刘菁菁
管理会计主要从事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规避经济风险,获取经济收益,对管理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与技术和会计课程体系方面进行说明,结合现有管理经验,重点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人才培养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成为高职院校工作重点。实践工作中,高职院校应分析目前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就业市场对管理会计人才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会计人才培养问题,设计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提升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导致教学能力未能获得提升,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基数少,教学技术和水平落后,未能对会计行业的最新理论进行研。加之,学校方面缺乏重视力度,致使师资队伍建设出现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经常存在,影响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
(二)教学设施与技术落后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用性课程,需要加强技术应用,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更新目前的教学设备和操作设施,提高教学效率。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培养中缺乏先进教学设备和器材应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影响学习效果。实践管理中,也存在教学技术方法问题,例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上存在推广和应用不足问题,不利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三)会计课程体系问题
管理会计人才是指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实用型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校会计课程设计上,应注重对管理会计实训课进行安排,提高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增加课时,促使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教学能力。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和会计就业市场变化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不利于发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优势,对最新的会计理论和行业政策缺乏解读,使得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不完善。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
虽然高校方面对管理会计教学进行了改革,管理会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然而,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确保健全的管理模式,使得人才培训欠缺合理性。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也体现在教学方法单一、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案与制度,使得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培养效果不足,影响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培养有限,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对相关的会计学理论知识不能做到活学活用。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是学校方面的无形资产,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实际教学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实践培训中,高职院校方面应加强思想认识,致力于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鉴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作用,需要对教师日常行为举止进行规范,通过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尚品格,加强对学生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培养。针对目前部分教师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应提高重视力度。学校应开展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参与统一培训方式,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形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技术方案,在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需要对相关方面提高重视力度。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会计账目处理与核算能力,也应具备一定的管理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致力于为企业发展规避风险,提升企业经济利益。
实践管理中,为提升管理会计培养效果,高校方面可聘请知名学者和业内专家,开展主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且研究讨论,切实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技术能力。高职院校方面也可利用先进技术,如信息网络平台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通过平台管理、模块化教育方法,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发挥优势。
(二)优化教学设备,推进产教结合
在管理会计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优化教学设备,加强校园与企业合作,落实产教结合教学理念,实现对管理會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基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的问题,需要在产教结合教育体系下进行改善,使得教学设备更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校园和企业应合作交流、协同设计并开发管理会计实训室、并且开发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将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进行线上结合,发挥先进技术应用价值。
新时期,管理会计培养工作内容更加全面,需要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融入到培养工作中,提升管理会计综合能力,满足人才培养具体目标。相关培养方案与措施应用,也能满足社会和人才市场对管理会计提出的具体要求,需要对培养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且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推动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
现阶段,产教结合的培养方式,是提升管理会计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措施提升教学效果。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做好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对接工作,善于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下,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更加合理,满足学校和企业方面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某高职院校的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产教融合方式进行应用,倡导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深入到企业落实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且对顶岗实习效果做出系统全面评价。实践表明,对产教结合、顶岗实习效果做出的评价,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技术方案,对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为提升实际教学成果,发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优势,需要对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使得教学技术应用更加智能化与现代化。
(三)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管理会计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质,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关注这一特点,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方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并且在技术与方法上进行了创新,然而,在管理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设计不全面,理论课与实践课程在比例和内容上存在失衡,未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为有效改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中存在不足,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综合利用智能化与网络化技术,对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对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得教学实践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发挥课程体系设计优势。同时,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对最新的人才结构需求和会计行业信息进行调研,分析管理会计需要具备的最新素养。通过对培养方案优化完善,融入最新会计政策和理论要求,使得管理会计培训更加科学有效,提高管理会计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与完善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管理会计学习基础和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层次性与差异化的教学培训方案,提升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能力。高职院校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注重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和完善,注重在管理会计课程中融入最新理论和实践操作内容,使得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满足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需求。同时,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计中,应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为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的应用价值,需要构建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考核机制,注重在课程设计方面对考核机制进行融入,使得管理会计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实践中,相关考核机制应涵盖学生会计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案例分析和实训课程等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并且应用相关措施进行改进,使得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健全管理模式,巩固人才基础
高职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应善于发挥制度与体系方面优势,通过对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应用,为行业人才整体质量提升贡献力量。新形势下,管理会计至关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可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发展。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制度发展,以往的财务管理会计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人才培训方式进行创新,注重完善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
2016年,财政部出台《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南》对管理会计实践应用做出系统全面安排,高职院校方面应在此框架范围内,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促使人员培训方案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满足企业最新要求。同时,在管理模式上,应善于利用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制度,对管理会计培训工作进行优化,使得相关培训内容更加先进完整。
隨着网络技术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整,变得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应认识到会计培养工作重要意义,在培训组织方案中,融入新内容,发挥管理会计培养制度应用优势。实践工作中,应考虑到管理会计人员自身情况,根据相关人员的实际需求,对高校管理会计培养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发挥会计培训工作的实践应用价值。
强化组织建设和制度管理是高校管理会计专业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起到关键作用。应认识到管理会计重要性,善于在管理会计培养实践中,对相关教学技术进行改造,巩固现有人才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培养过程中,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优化实践教学设备,并且推进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发展进程,注重完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会计培养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此外,管理会计培训中,还应融合新时期会计行业发展内容,更新理念、保持时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