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勇丽
一次政治公开课上,老师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因为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老师问:“如果我们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不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你就不爱我们这个国家了吗?”学生都摇摇头。
答案不言而喻,爱国应该是一种本能,就像爱家、爱父母一样,不管我们的国家贫穷还是富强、历史是否悠久,我们爱这个祖国,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某种意义上它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和我们息息相关。古往今来,一代代爱国志士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国家的安危鞠躬尽瘁,舍生忘死。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如同血肉至亲,保护只是一种本能反应,与生俱来,不容置疑。
当我们观看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时,我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一种骄傲,一种无法言说的喜悦,这种自豪、骄傲和喜悦就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当我们看到疫情影响国家发展时,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焦急、一些忧虑,一种想为国家做些什么的想法,這些心情和想法也是发自肺腑,自然而生的爱国情感。
正因为爱国是一种本能的情感,所以更需要我们理性地对待。本能不需要学习,怎样行使本能却是需要学习的。爱国不是惊天动地的口号,不是华丽优美的辞藻,而是理性的爱国心态、实实在在的报国行动。
冰心曾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当年,钱学森为了回国,遭到美国当局迫害,面对重重压力和困难,钱学森毫不畏惧,毅然回国,他用行动表明了“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的爱国誓言。对钱学森来说,爱国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祖国,心之所望,无畏无惧。在新时代,爱国对王继才来说,就是坚守和付出。32年来,王继才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神圣领土,诠释了一个新时代奋斗者的爱国情操。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祖国利益至上的信念,也正是这种伟大的坚守,激发了无数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爱国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有所成就,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坚定爱国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体,帮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将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理性爱国,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爱国是爱这个国家的伟大,也应该客观看待国家发展中的不足。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一个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国家的发展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个国民为之奋斗,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对于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承认,理性看待,用辩证的眼光系统分析矛盾,全面把握,防止以偏概全,也拒绝忌讳就医,回避矛盾。我们只有承认矛盾,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才能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自身技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我们的国家、完善我们的国家,保持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促进国家更好地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是教育学生高素质地爱国,用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来面对国际争端。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民众维护祖国荣誉和尊严的责任感也日益浓厚。在遇到“钓鱼岛事件”和“南海问题”时,就有一些不理性的爱国人士。他们公然游行示威打砸日货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这样的做法其实伤害的都是同胞们的财,扰乱的也是自己国家的社会秩序。更有人借着爱国发泄自己的情绪,还美其名曰“爱国,抵制日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视法律制度,肆无忌惮地破坏社会秩序,这样不是爱国,而是害国。所以,理性爱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爱国热情,在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守法的基础上,要有秩序地采用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真的爱国,就应该拥有理性平和包容的国民心态,提升自身的素质,为促进国家的完善去奉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大局发展做出贡献,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回击外界的各种挑战与挑衅。
所以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爱国,更要教育学生学会理性爱国,高素质地爱国。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爱国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去伤害自己的同胞;爱国不是看见别的国家疫情严重就幸灾乐祸,而是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负责任大国的国民心态;爱国是要先爱自己国家的法治,是要让我们公民得到尊重与捍卫。所以说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坚定爱国信仰、理性爱国,拥有宽容、平和的国民心态,学会正确的爱国。
中小学教育要采取多样的教育手段教会学生正确爱国。首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让爱国成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念,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其次,教师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实现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爱国教育的主渠道,国家大事、生活中爱国的感人事迹,都可以在课堂中讲给学生。为了国家发展,北斗系统研究耗费了多少爱国人士的心血;为了国家大局,疫情中牺牲了多少人的利益甚至生命……通过课堂上对爱国事迹的分析,不仅教育学生爱国,还要教育学生理性、高素质地爱国。特别是政治教师要响应国家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号召,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创新思想政治课堂,利用时政新闻丰富教学素材,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最后,学校要引导学生爱国主义内容的阅读,给学生推荐爱国书籍。有一年暑假,北京朝阳区教委给四年级小学生推荐了儿童小说《红星夏令营》,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除去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具体到一节课的感悟中、一本书的启发中,融入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日常生活中。
爱国是一种本能,是一生的情怀,是一个民族永远的灵魂,是引领我们国民奋勇向前的动力。我们要教育学生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共同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的爱国信念,也要有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附属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