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通识教育的体系化探索

2020-08-31 14:39郭明姬孙乐强张亮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郭明姬 孙乐强 张亮

摘 要:南京大学在国内外理论比较研究与本校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育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引导、经典文化阐释、批判性思维培育”为核心的哲学通识教育理念,打造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哲学通识课程体系,并自主编写了一套与课程相配套的哲学通识教材与读本,形成了本土化的哲学通识教育体系。

关键词: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材读本

一、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研究

作为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哲学教育,尤其是哲学通识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天然具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在主流价值观引导、咨政育人、文明传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充分地发挥哲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南京大学以境内外一流大学为比较、参考对象,对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展开比较研究,界定了哲学通识教育的一般理念,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哲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通过研究国内外哲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哲学通识教育的一般理念主要是指通识教育体系中以“哲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哲学教育模块,其注重逻辑思维、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塑造,强调心智的教化、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培育,追求人类智慧、崇高价值和人生境界的升华,使人真正成长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完整的人”[1]。

然而,国内哲学通识教育改革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说明,要在新时代的中国开展哲学通识教育,仅有一般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明确,中国特色的哲学通识教育之“中国特色”在哪里。通过一系列教改研究以及实践探索,我们明确,要实现“中国特色”,就必须要确立一个“本土化”的哲学通识教育指导纲领。这个“本土化”体现为:我国的哲学通识教育除了要注重逻辑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要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以传承中华民族的血脉,反映中华民族的意愿;必须要凝练世界闻名的哲学精髓,以博采众长,培育开放包容的豁达境界。因此,建设中国特色哲学通识教育体系至少应当包含四个核心理念——育人为本、核心价值观引导、经典文化阐释、批判性思维培育。

育人为本,即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地位,以“认识世界,学会做人”为宗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作为一种“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的教育,哲学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或技能学习,其更多是一种心灵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因此,在高校开展哲学通识教育,核心目标并非教会学生掌握多少哲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帮助其正确地认识世界、学会做人。在新时代的中国,即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教育其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核心价值观引导,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和塑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价值共识。任何一种哲学都不是理论家主观的虚构,而是包含了其所处时代的精神和价值,体现其所处时代和所属民族的价值观。因而,哲学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也是认识论与政治论的统一[2]。研究欧美各顶尖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主流价值观引导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哲学通识课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承担者[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国内意识形态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今中国开展哲学通识教育,应当而且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而不应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

经典文化阐释,即坚持以文化人的基础地位,引导学生研读经典、品味经典、傳承经典,塑造学生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人类文明的成果,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我们所要培养的现代公民的“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均可以从经典文化中习得。对于前者而言,就是要从当代中国的视域出发,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哲学与文化,从而把握中国人特有的哲学和精神世界,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旨趣,塑造中国灵魂。对于后者而言,就是要从关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视域着眼,去拓展国际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去了解异国的历史现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树立世界眼光。

批判性思维培育,即坚持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培育的轴线地位,充分发挥哲学的特色与优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哲学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反思性的批判精神培育和批判性的创新思维培育;逻辑思维、反思能力、批判精神等素养也只有通过哲学学习才能获得。这是哲学通识教育区别于一般通识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哲学通识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因此,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应当成为中国特色哲学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哲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

南京大学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层面:

(1)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课堂形态,开发以学生为主导的DIY(DIY,即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指自己动手、自主设计等,强调自主性)课程。为更充分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培育学生爱读书、勤思考的主体性,学校创新性地开设了全部由学生主导完成的DIY哲学通识选修课程。该课程是基于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中的“研读”育人版块开发出来的创新升级课程。相较于由学校主导开设的传统通识课程而言,这一课程的最大特色在于,从课程的内容征集到授课教师的邀请,再到教学方式的确定等,均是由学生主导、师生共同商议完成,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四重重构[4]。在教学理念上,课程倡导读、思、行相结合,以价值引导、人格养成为目标,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研读选题、自主构建学习内容、自主邀请校内外名师授课,既当经典阅读的受益者,又当阅读文化的建设者。在教学方式上,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课程采用15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同时依托学生邀请的名师配备组建“领衔教授+导师(骨干教师)+教师(青年教师/研究生)”的导师团队,以重塑“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寻求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共同探究。这种课程实施形式突破了旧有哲学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因人设课”困境,在开课思路上完成了从“教师想开”到“学生想学”的思维模式转换,极大地契合了哲学通识教育启迪智慧的本质,因而一出现即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目前,学校已成功建设该类哲学通识课程22门,如“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哲学专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学专题研究”“走近‘逻先生: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中韩日诗话选读”“犹太文明:经典与传统”等等。课程内容基本涵盖哲学各二级学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需要,打造了一套包含“哲学经典导读课—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课—通识课”在内的四级哲学通识课程体系。首先,“哲学经典导读课”依托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面向全校学生采用必修学分的机制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亲近中外哲学经典,涵育文化人格,提升哲学素质。课程分有“导读”“研读”“悦读”三大育人版块,设线上读书班、线下名师单元导读大课、学生DIY研讨小课等多种教学模式。比如,由唐正东教授领衔主讲,白欲晓、杨维中、王恒等知名教授参与的“哲学与宗教”单元导读课,就是选取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十部经典著作,结合线上阅读与线下名师上课的形式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开启人生在世的精神探索之旅。该类课程目前已开设11门,每门课程2个学分。其次,新生研讨课面向一年级本科新生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知识性学习”到“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入门转化,初步激发学生哲学学习、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该类课程均是由高水平教授担任主持人,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启发式小班教学模式,借助师生共同感兴趣的哲学问题,组织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目前已开设“我是谁:西方哲学的思想实验”“科学与文化: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反思”“人与城市”“哲学践行”共4门课程,每门课程2个学分,选修人数一般控制在15~30人之间。再次,文化素质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修,旨在普及哲学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因选修人数众多且普及性较广,该课程一般采用大课堂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比如“电影中的人生哲学”“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家”“犹太教与世界文明”“逻辑与辩论”“应用伦理学”等等,都属于哲学普及类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前,该类课程已开设15门,每门课程2个学分,选修人数在150~200人之间。最后,通识课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较之文化素质课又有进一步提升,旨在通过哲学智慧的启迪,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塑造完整人格。比如,同样是讲解科学技术哲学内容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课程,较之文化普及课中的“社会中的科学与科学家”,授课视野更广,要求学生的哲学思考也更深入。目前该类课程已开设13门,教学形式上强调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此外,通识课中还包含由国家级教学名师主导开设的高水平通识课程有2门,分别是“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人生在‘世: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思考”,每门课程3个学分,选修人数在200人左右。

(3)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形态,建设高水平慕课课程群。除了学校内部的线下课堂形态外,为拓展优质哲学通识课程的受益面,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南京大学还立足“互联网+”时代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和要求,积极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引入互联网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慕课是伴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受众规模大、注册无限制、随时随地可在线学习等特点,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场地、身份、技术等条件限制,助力优质哲学通识课程的线上转化与推广。基于此,南京大学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结合全球慕课发展浪潮,以线下优质课程为蓝本,积极推进哲学通识慕课课程建设。目前,南京大学已成功建设5门高水平哲学慕课课程,分别是“理解马克思”“近现代犹太在华散居”“学在南哲:哲学与人”“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哲学视野中的人与技术”,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以“理解马克思”为例,这是国内高校第一门在国际平台上讲解马克思主义的通识类慕课,2015年在美国Coursera平台上线后即引起国际国内社会广泛关注,累计选修人数逾2万人次,其中56%为境外学习者。2016年开始,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连续上线6轮,累计选修人数已逾15万人次。目前,“理解马克思”和“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分别被评选为2017年和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在接下来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南京大学将依托、总结慕课课程建设经驗,以“精品导向、特色导向”为建设原则,着力打造“金课”,进一步推动哲学通识课程“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全覆盖,以更好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转化与实施推广,切实提升中国特色哲学通识课程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三、哲学通识教育的教材读本配套

哲学通识教育体系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外,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尤其是教材、读本的建设,来保障其发展的连贯性、平稳性。针对当前国内哲学通识教育教材短缺、随意性大、本土化不足等问题,我们坚持以线上线下优质的哲学通识课程为蓝本,自主编写哲学通识教材和读本,以促进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的互益发展。

南京大学自主编写的哲学通识教材和读本分线下课程的配套读本与线上慕课的配套教材两部分。线下课程读本现已出版8本,分别是《天道与人道——中国哲学寻道之旅》《城市与人》《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科学和人文的冲突与融合》《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中国百年话语变迁》,均是以线下优质哲学通识课程为蓝本编写而成。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中国百年话语变迁》两本著作被翻译成英文,亮相伦敦书展,引起西方社会关注。线上慕课的配套教材现已出版2本,分别是《理解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核心著作导读》《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慕课教材的建设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哲学书籍的编写惯例,一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主题内容,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借用信息技术在书中插入“扫一扫看MOOC”二维码,以链接慕课短视频,增进线上线下双向互动。以《理解马克思》一书为例,为契合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碎片化、浅思考的阅读习惯,书中将马克思的生平与核心著作以问题为导向分成了近40个阅读片段,每个片段的阅读时间约为20分钟,这样既保持了单段内容阅读时的连贯性,又避免了全书内容间断阅读时的隔阂感。同时,书中穿插加入了50个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观看相应的线上教学短视频,轻松实现课上学习与课下阅读之间的无缝切换,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南京大学以现有的哲学通识课程体系为依托,建设的这一套与课程相配套的哲学通识教材与读本,是国内高校自主编写的第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哲学类通识教材,其在全面普及哲学知识、启迪智慧、系统强化哲学育人功能方面作用明显。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精品哲学通识教育教材的建设力度,以期为中国特色哲学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系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亮,孙乐强.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6.

[2]蔡颖蔚,施佳欢.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7(3).

[3]孟振华.哈佛大学新版哲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有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4]蔡颖蔚,邵进,郑昱.大学师生关系之重构——南京大学DIY研读课程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多元教学模式在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应用
1+x证书下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析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化融入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高职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