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华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两路口,1950年在原川东师范学校校址上动工修建,1952年落成,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宫名。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本部驻地。文化宫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广大市民群众在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技术技能培训、感受艺术文化熏陶,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文化宫的露天电影从建宫之初开始放映,当时很有名气。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放电影。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视还未进入普通家庭,人们精神生活太过贫乏,能看一场电影便是莫大的享受。
到文化宫看露天电影的人,大多是市中区的市民。也有一些是从观音桥、大坪、谢家湾等当时还是郊区的地方赶来,最远的来自南岸。那时重庆城没有长江大桥,因此从南岸到市中区,只能坐轮渡过河。尽管交通不便,但并不影响人们观看电影的兴致。
文化宫放映的露天电影都是好看的影片。银幕正面有人看,反面也有人看。有时人太多,一个场地装不下,就要用两个场地。一般选取相距两三百米的中心广场和露天舞臺。放映时,中心广场先放一部影片,然后由专人送到露天舞台接着放。如果中心广场的机器坏了,耽误了时间,露天舞台这边就要等着工作人员送来下一部影片。
我记得有一年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城里数家电影院连映半个月,每天六七场,场场爆满。后来,文化宫要在露天放映这部电影的消息传出,人们极为兴奋。
文化宫在中心广场和露天舞台两个地方错时放映该片。原本错开一部影片的时间十多分钟,按理两个地方送片时间足够。但实际是,露天舞台这边放完一部,经常要等下一部送来。原因是人太多,传送片子的人从中心广场取了片子挤不出来,到了露天舞台又挤不进去。最后,中心广场电影放完了,露天舞台还没有放到一半,结果中心广场的观众又到露天舞台接着看。
尽管在两个地方放映,仍然有很多人只能“听”电影。因为人多离得远,看不清银幕。每天到底有多少人观看,没有统计。但从晚上售出的门票钱,可以推测观众之多。
文化宫当时有两种门票,其中普通票是四分钱,工会会员票是两分钱。像《卖花姑娘》这样的电影,一晚上的门票收入在1300元左右。由此可知,有三四万人观看此片,还不包括白天就进文化宫占位子、没买票趁人多挤进去、翻围墙进去的人。
每到傍晚,文化宫的票房窗口就排着几路长队,人们提着小板凳买票。门票很小,只有火柴盒的一半大。收的门票钱大多是分、角,硬币最多。为便于清点,文化宫专门做了木盘。木盘上面刻有一分、两分、五分字样,分别对应长短大小不一的槽,卡满一槽就是五十枚或一百枚。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如今电视已是家家必备之物,看露天电影的人微乎其微。但文化宫并没有放弃露天电影这一传统,坚持放映。不过现在也是鸟枪换炮,用的是放映车、投影电影了。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