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双喜
(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上海200082)
羽绒服装因轻盈柔软、保暖性强、易护理,既可作为冬季日常穿着的外套,又可作为滑雪等户外冰雪运动的专用服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羽绒服装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羽绒品质是影响羽绒服装质量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修订时,对羽绒品质方面的要求作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基于大量的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羽绒品质的整体水平,对羽绒服装中羽绒品质要求的确定进行了解析,以便为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原料厂商以及检验检测机构在生产和评估羽绒品质的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依据。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在原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的基础上,参考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的考核要求,要求对“标称绒子含量”“绒子含量允许偏差”“绒丝+羽丝含量”“蓬松度”“耗氧量”“浊度”“残脂率”“陆禽毛含量”“鹅毛绒含量”“异色毛绒”(仅考核明示为白鸭/鹅绒的产品)、“杂质”“气味”等12 个方面进行考核,并突破性地增加了针对羽绒填充物的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限量值的考核要求(注:以下文章中所提的“质量分数”均指原标准中的“含量”)。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统一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间接地提高了对绒子质量分数的最低要求(由原标准的45%提高到50%),可以进一步保障羽绒品质。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1],而绒子含量为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质量百分比[2]。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的总称,绒丝指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1]。以绒子含量考核,更能直接反应羽绒品质的优劣,且朵绒含量越高,蓬松度越好;反之,绒丝含量越高,蓬松度越差。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绒子质量分数允许的偏差由原标准的“≥-3%”放宽至“≥-5%”。而在羽绒原料标准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中,针对标称绒子质量分数≥50%允许的偏差仅为-3%。
在羽绒原料的包装、运输、储存以及羽绒服装生产的充绒等过程中,可能会对羽绒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最终导致绒子含量的降低。此外,在羽绒服装的绒子含量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实验室测试方法也存在一定的试验误差,也会导致绒子含量数据值的波动。中国服装协会、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国内羽绒检测实验室进行羽绒成分分析能力的比对,其中一组白鸭绒比对结果能力为满意的38 家实验室,绒子含量检测结果值详见表1。
利用minitab 软件工具对表1 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各实验室所测的绒子质量分数均值为83.557%,标准差为2.05%,将绒子质量分数允许偏差规定为≥-5%,则能力满足的实验室数据有95%的概率落在允差范围内,同时也可以与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中绒子质量分数为50%及以上的羽绒绒子质量分数允差≥-5%的规定保持一致,统一了中国羽绒制品中50%以上绒子质量分数的允差。
表1 实验室绒子质量分数测试结果比对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在对绒子质量分数进行考核的同时,对“绒丝+羽丝”质量分数的考核要求并未降低,考核要求与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的标准要求保持一致,即:绒子的质量分数在50%~95%范围内,要求“绒丝+羽丝”质量分数≤10%;当绒子的质量分数≥95%时,要求“绒丝+羽丝”质量分数≤5%。
绒丝和羽丝的质量分数对羽绒服装的钻绒性能影响显著。有研究表明,当绒丝和羽丝的质量分数<3%时,缝线钻绒(包括布面钻绒)的数量显著减少,这也是缝线防钻绒的有效控制措施[3]。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对绒丝和羽丝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严格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羽绒服装钻绒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引导企业向高品质羽绒转变。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对蓬松度的考核要求与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保持一致,增加了对绒子质量分数为55%和65%时对应的蓬松度值,但对蓬松度的测试方法与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却存在差异。此外,修订后的标准对蓬松度的测试采用蒸汽还原法(比烘箱还原法的还原性好)。经对比,发现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与IDFB国际羽绒羽毛局关于蓬松度的测试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对检测机构测试的146 件样品分别按GB/T 10288—2016 标准和IDFB 2019 手动法进行蓬松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详见表2。
表2 GB/T 10288与IDFB 2019方法测试蓬松度的结果比较
由表2 可知:采用IDFB 2019 Part 10-B 方法所测羽绒的蓬松度的平均值比按GB/T 10288—2016(已充分喷湿和吹干)方法所测蓬松度的平均值约高1.5 cm。通过对146 件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第4 章表1 的羽绒羽毛质量的要求,采用GB/T 10288—2016(已充分喷湿和吹干)方法测试结果的合格率为34.25%,而采用IDFB 2019 Part 10-B方法测试结果的合格率为95.2%。因此,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要求羽绒蓬松度的测试参照IDFB 2019 Part 10-B 方法执行,但考核指标仍然按照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执行。该方法的修订,在提高企业产品合格率的同时,也与国际接轨。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的耗氧量测试方法与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一致。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要求耗氧量的测试方法直接引用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而技术指标引用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对检测机构选取的4 408 份样品耗氧量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详见表3。
表3 耗氧量测试结果比对分析
由表3 数据计算分析可知:在测试的4 408 个样品中,95.7%的样品的耗氧量≤5.6 mg/100 g。因此,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要求羽绒的耗氧量限量值≤5.6 mg/100 g是合理可行的。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的浊度考核指标引用了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但要求检验方法参照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执行。对检测机构选取的35 个样品进行试验,结果详见表4。
由表4可知:按GB/T 10288—2016方法测试35个羽绒样品的浊度均高于500 mm。因此,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引用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的浊度考核要求是适宜的。
表4 清洁度(浊度)测试结果比对分析
残脂率是衡量羽毛羽绒重要的理化指标之一,它是单位质量的羽绒羽毛内含有的脂肪和吸附其他油脂的质量百分比[2]。油脂量的高低对于样品的保暖度、清洁度和潜藏的气味等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油脂含量过低,会影响羽绒的外表结构,且易破碎、降低韧性而影响羽绒的保暖性能,但残留脂肪含量过高,又有可能导致样品的清洁度不好、滋生细菌或者产生异味[4]。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对羽绒残脂率的考核指标要求提升,指标值严于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规定的羽绒残脂率的限量值(≤1.3%),与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规定的指标值保持一致,即:要求羽绒残脂率的限量值≤1.2%。
对检测机构选取的2 117个羽绒样品中陆禽毛质量分数(含量)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 073 个羽绒样品的陆禽毛质量分数符合GB/T 14272—2011 的要求,结果详见表5。按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要求判定陆禽毛含量限量值,发现其合格率高达98%。而在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标准中,对绒子质量分数在50%~75%范围内的陆禽毛含量限值要低于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的要求。为确保羽绒服中羽绒品质,修订后的《羽绒服装》要求陆禽毛质量分数(含量)限量值仍按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的规定值执行,这样可以满足行业的高品质发展需求。
表5 2 117个羽绒样品中陆禽毛质量分数(含量)测试结果统计
异色毛绒指白鹅毛绒或白鸭毛绒中的有色毛绒,一般不作为必检项目,仅对明示为白鸭/鹅绒的产品进行考核,且要求异色毛绒的质量分数≤1.0%。这是为了避免不良商家在标注白鸭/鹅绒时弄虚做假,误导消费者。同时,也意味着羽绒行业将不以白/灰颜色区分羽绒种类,而是将羽绒种类分为鹅绒、鸭绒、鹅毛、鸭毛。羽绒的品质并不在于颜色,而在于绒毛内部结构空间和羽绒纤维的细度。其中,颜色浅的白鹅绒适用的面料颜色较多,而灰鹅绒则更加适用于深色面料。
修订后的《羽绒服装》,对羽绒填充物增加了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的限量要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是一种重要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性质稳定、耐酸碱和成本低等特征,主要用于生产高性能洗涤剂,是印染助剂中最常用的原料之一[5],但APEO本身具有致癌性和致变异性,且自然降解速度缓慢,若其降解产物NP和OP进入人体,会产生类雌性激素的作用[6]。试验对检测机构选取的280个样品的(NPEO+OPEO)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详见表6。
表6 280个羽绒填充物样品的(NPEO+OPEO)测试结果分析
由表6 可知:在所测280 个样品中,符合(NPEO+OPEO)<100 mg/kg 样品的 合 格率为70.36%,(NPEO+OPEO)<500 mg/kg 样品的合格率为93.93%。
目前,国内外对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限量值有明确要求的标准主要有:欧盟EU 2016/26 法规,对REACH附件XVII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限制要求进行修订,且规定自2021年2月3 日起,若可水洗的纺织品所含NPEO 限量值≥0.01%,则不得投放至市场;2018 版OEkO-TEX Standard 100中附录4和附录6的规定,详见表7;在GB/T 21295—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中,壬基酚(NP)+辛基酚(OP)≤100 mg/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nEO)≤1 000 mg/kg。
综合上述分析,修订后的《羽绒服装》对羽绒填充物的考核指标规定为:壬基酚(NP)+辛基酚(OP)的总限量值<100 mg/kg,壬基酚(NP)+辛基酚(O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nEO)的总限量值<100 mg/kg,是合理可行的。
表7 OEkO-TEX对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限量要求
此外,修订后的《羽绒服装》标准还有其他改变,即:增加了对鹅毛绒含量的考核要求,这与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的考核要求保持一致;规定对羽绒羽毛所含杂质及气味的考核要求,这与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的考核要求一致;取消了对微生物的考核要求。
此次《羽绒服装》标准的修订,在羽绒品质要求、蓬松度测试方法等方面均做了重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羽绒种类只区分鸭和鹅,不分灰和白;将原标准中“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虽然含绒量和绒子含量均是评价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为顺应国际市场趋势,统一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用蒸汽还原法测试羽绒的蓬松度更准确。
此次《羽绒服装》标准的修订将对整个羽绒服装行业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产生深远地影响,对进一步提高羽绒服装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