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是以专业知识及岗位技能为主。随着电力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对电力检修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为企业发展助力,本文以AA电力企业为例,从分析企业培训现状入手,结合近年来培训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探讨了改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措施对策,目的在于通过对培训模式的研究,拓展途径、提升质量,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培训;问题;分析;对策
电力生产企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装置性产业,主要特点是技术装备先进、工艺过程复杂,员工技术素质要求高、劳动生产率高,设备和员工是电力企业的两大资源,专业从事电力检修的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获取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电力检修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现状
1.企业对教育培训管理的认识。面对高度竞争、知识密集的经济环境,员工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重要手段,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电力检修企业培训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1)培训疏于规划,前瞻性不足。目前的员工培训往往是员工先到岗后培训,没有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相结合,缺乏总体规划,尤其是管理理论方面的培训,通常是按照社会热门安排培训项目,为了培训而培训。目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员工观念更新,但对员工行为转变和个人绩效提升却十分有限。(2)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谁、培训什么、如何培训未建立于完整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培训部门征求建议简单化处理,导致培训内容与企业的期望脱节,培训效果与实际绩效应用关系不大。(3)培训方式方法简单效果欠佳。大多数情况下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导师带徒模式,培训模式单一。如果利用标准作业方法集中、成批地培训,则不仅可保证受训者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还可提高培训速度和效率。(4)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在实施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未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绩效结合在一起,没有形成长期有效激励机制,企业内部形同止水没有流动,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缺乏相互促进。
二、员工培训在电力检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从生产技能角度看,电力检修企业需要高素质技能员工的支撑。电力检修企业拥有许多特种技能工种,安全管理要求高,所以要不断地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水平,实现企业的目标。
2.从专业技术角度看,电力生产安全要求高且有一定风险,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检修过程动态工作多,这是由生产设备特性决定的,因此加强员工的生产技能培训,是企业保持稳定生产的基础。
3.从承担的社会责任看,电力供应关系千家万户,相关电力生产、供应设备的检修质量决定能否安全、连续、稳定地向用户输送电能,所以加强员工的培训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三、解决电力检修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着眼企业发展战略,强化员工培训规划的顶层设计。企业应在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培训师的指派、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作出统一安排,制定长期、中期或短期培训规划。
规划着眼于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人才梯队建设,开展人力资源环境与企业未来岗位要求、员工素质分析,建立关键指标体系,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规划,达到系统性、标准化、有效性、普遍性的要求。
系统性就是要求培训规划从目标设立到实施的程序和步骤,从培训对象的确定到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培训师的指派,乃至评估标准的制定都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标准化就是要求整个培训规划对培训谁、培训什么、何时培训、如何培训、用何种方式方法培训、要达到什么目标、取得何种结果、采用何种培训标准、下一步如何进行等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有效性就是必须体现出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的四个基本特点。普遍性就是要求必须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不同的培训需要。
2.准确把握真实的需求,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电力检修企业的工作过程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在生产岗位上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是经过专门的知识学习,然后再经过岗位实习,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熟悉现场和设备,最终达到符合岗位工作标准,因此,分析培训需求尤为重要。应从企业战略、组织、任务、人员、员工职业生涯等几个方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全面客观地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同时培训应围绕为企业培养能力、增加价值和竞争优势开展工作,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需求分析,一般包括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生产技能人才培训。
3.正确处理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关系,完善激励机制。为员工设计良好的职业生涯,是企业避免沦为员工学校的保障。培训好人才、留住人才,就必须为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者培训略超前于事业发展,让员工看到通过培训,提升能力后个人发展的美好前景。为此要制定绩效测评机制,推行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机制,把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员工职位晋升、职业生涯挂钩,使“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真正实现上岗、晋职与素质、能力、待遇挂钩,提高员工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内训和外训均是较好的培训方式,除了传统的培训形式如知识讲座、实操讲解等,还应视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组合。比如,针对机组点检、检修维护工作的特点,可多采用现场教学模式。近年来,利用网络通信系统,采取虚拟课堂培训方式颇受青睐,虚拟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无法承载巨大的知识量和培训对象需求量的弊端,使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可选择性更强;对企业而言,虚拟课堂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避免了时间、精力、经费的浪费。
5.建立全面系统的培训评估体系。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检验培训成效的重要手段。员工培训评估应遵循客观性、综合性、灵活性原则,建立衡量培训项目成果的标准模型,效果评估应按照一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和运用,才能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针对性,将培训结果转化为竞争优势。
评估体系应从不同等级、不同角度开展评估。包括反应评估,即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学习评估,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行为评估,即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结果评估,即从企业或学员关注的且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考察,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断培训成果的轉化情况。对员工工作态度、知识、技能方面的适应性培训,应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对于着眼未来发展中员工知识技能的前瞻性培训,应以长期发展的观点建立定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
电力检修企业要紧跟培训理论研究与培训实践活动的前沿,不断从培训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创新突破,高度重视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使员工成才的同时,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霞,李一萍.浅谈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教育培训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2] 宋凯.致力企业培训变革深度追求培训价值[J].中国电力教育,2014(10).
[3] 李大鹏.现代企业培训方法和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作者简介:刘富强(1979-09-),单位:大唐四川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