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对于完成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运动式”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运动式”治理
引 言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传统的治理方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运动式”治理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将其应用在建筑安全监管领域,对于实现监管能力的提升,实现建筑安全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运动式”治理问题
目前,基层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阻碍。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采取适当措施丰富政府的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基层的安全监管队伍而言,由于原有的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新进的人才数量较少,阻碍了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落实。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的安全意识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重视速度,加之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使人们逐渐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会对工人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当,因此,现阶段做好对工人安全意识的提升工作十分必要[1]。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运动式”治理对策
(一)完善制度建设
在完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做好对问题的整理、分析、总结,进而做好对相关内容的完善。在正式落实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要做好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做好对与法律相关知识的普及,提升法律意识,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工程中,相关单位和个人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有序的推进。相关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对制度的完善,保证工人能够遵照规范制度完成工作的落实,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的效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
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单位所接受的项目数量和种类也在日渐提升,工程建设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操作中所使用的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因此,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要更好的完成建筑安全监管,做好对人员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以此来提高工作进行的效率。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做好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监管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基层工作者,并处于执法一线的相关人员,其工作的执行效率和质量反应着政府的形象和执法水平,同时该队伍也承担着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监管任务,其执法的能力和效率对于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有着较大影响。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执法队伍的建设之间有着较大关联,做好人员素质的建设对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如果该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就会影响到监管工作的进行,致使安全隐患的出现,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对人员队伍的建设:第一,要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员工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实现其知识水平的提升,进而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二,要不定期对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进行考核,以此来激励员工更加积极的学习,进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第三,要加强各个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进行合力治理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只依靠政府完成治理工作,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对于部分社会问题而言,多次使用“运动式”治理并不合理,也会对长效机制的建立带来阻碍。对此,要充分调动群众力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有力保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并鼓励其积极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对工作的方向做出调整。第二,要提升企业的自我反思意识,督促其在工作中提升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监管,为工作的顺利落实打好基础。通过对各方力量的合理利用,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保证[2]。
(四)做好安全培训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施工人员是由农民工组程度,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等方面的需求日渐提升,建筑行业人才的变动更为普遍。大多数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可能因为一个操作的失误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所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借助互联网、报纸等多样化、先进的媒介,对施工安全重要性进行宣传,对农民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安全意识的提升。同时,定期开展与施工安全相关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使其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了解,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证。第二,要做好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保证其落实好监督管理职责,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良好保证。第三,要做好对作业人员的资格审查,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保证其工作的专业性。如果在工作中发现其有不按规定操作的现象发生,要对其证书实施暂扣处理,并进行培训,在确保其符合从业资格以后再让其回到岗位当中。
結 论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当中,“运动式”治理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对其过度依赖,会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安全治理方面仍旧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湛公正.建筑工程安全监管中的“运动式”治理分析——以河南省L县为例[D].河南:郑州大学,2019.
[2] 李兆昕.E市城市管理领域运动式治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作者简介:林资倚(1985.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温州苍南;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