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论”中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2020-08-28 10:37李玲玲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仁义孟子

摘 要:孟子充分肯定了自然界和世间万物存在的意义,并提出“养心论”以仁义对待自然万物。孟子的养心论,内尚志,外养吾浩然之气,通过反求诸己,以寡欲之心抵挡诱惑,达到仁民爱物的效果。体现了孟子对一切生命的重视和价值的尊重,并最终使整个社会、自然达到共生,得以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孟子;养心论;仁义;重视生命

一、“养心论”的由来

人类如何正确与自然相处?人类世界本就是自然界衍化发展而来的。这一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为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发展问题。

从孟子学说中可以看出,其充分肯定自然界的价值,肯定世间万物存在的意义,并了解到人类生存所需资源都是自然界予以提供的。在供与取的关系中,由于人类无限制的向自然界掠夺资源以满足自身的欲求,因此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但孟子提倡人性本善,因此人类向自然界掠夺资源的活动与人之本性不符,故有“陷溺其心者然也”之现象,是人违背了道德之本性,超出正常生理所需而有的贪欲,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关系,因此孟子提出“养心”,即:心性修养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认为“性”是上天赋予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也是人得以为善的基础前提,而“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则是孟子所言之“心”。孟子将“心”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及“是非之心”。乍见之时,即有此心,随见而发,因缘而生,非思而得,非勉而中,是之天理之自然也。由此可见,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人之本性也,是人自发的道德意识,且人若无此四心,不可谓之人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为情也;仁、义、礼、智,皆为性也;端为绪也,心乃统性情者也,因情而发,源其性也。性者,内存于心,隐而不现,由四端之心显出,仁义礼智皆为善性,由上天赋予,将这些先天的善性由人的四端扩充显现,便可以通天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养心在孟子学说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为人者,须有仁义之心,且仁义之心需要人去滋养,才得以壮大,即养心。心之所存,為仁义之心,且人人皆有仁义之心,但会因贪欲而逐渐变少,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养心,是由于人相较于自然生物,贵在有仁义之心,但仁义之心会因贪念,因无端索取,因掠夺资源、戕害生命而丧失,所以需养心,存养善心,以爱万物,实现与自然界的和平共处,若丢弃善心,则于禽兽无异。孟子曾举例:言牛山之木,往昔美不胜收,但如今成为大国之郊,伐之者众,渐失其美状。虽日夜更迭,雨露滋润,仍有新芽萌发,但经牛羊放牧,便又成秃山。以此比喻人心,始为善,不善之行为出现后,善心便会逐渐泯灭。牛山之秀美需要人去守护,人之善心更需要不断的修养,才能彰显其仁义价值。

二、养心之法

人性本为善,之所以在后天生存发展中出现了善恶之分,是因为心性不加修养,欲望膨胀,占据个人所思所做的主导地位,仁义良知受到了抵制,而并非天生如此,所以养心对于常人保持本性的意义便显得格外深刻,孟子亦相应的提出了一系列养心之法。

一是尚志。此乃养心的基础前提,对个人的成长,价值观的树立有着引导作用。人之本心没有恶的源头,人之所以为恶乃是由于志向的错误而导致善心的流失。孟子志于仁义:非仁义之事,虽小不为,所居所行,无不在于仁义。孟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此之谓孟子所尚之志也,所尚之志,不会因穷达而改变,得志之时,恩泽天下,失志之时,修善其身,以自身品性感染他人。这是使仁义成为自身信仰,以义理来规约物欲,保持内心的清净空明,因此孟子希望人们树立正确的志向,无欲无求,为善除恶,继而达到养心的目的。当然,空有志向而不行之,岂非荒诞。修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而非朝夕之功。处事之道,若不能专心致志,一日滋养也不能抵十日之寒,到头来终是落得失败一场空,只有坚定自己的志向,加之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存仁且行仁,循序渐进,便能达到预期目标。”尚志“,为自身确立修养心灵的目标;致志,将修养心灵的行动一以贯之,由内出发,达到养心的效果。

二是养吾浩然之气。若要养心,还应做到不动心,具备应对各种外部环境的坚韧的道德意志,坚守自己的心志,不为外界的任何力量动摇,对外在的“道”与“义”有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心之所到之处,气就随之而发。因此,孟子得出“持其志,无暴其气”的论点,这就需要“养气”,于孟子处,便是“养浩然之气”,这也是君子所行之道。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解释即得天地之正气以为生,配以人心之义理,自然之天道,辅之以持之以恒的锻炼修养。得之气者,行事合乎道义即可为之,勇决果断,无所忌惮,并将私意以蔽之。孟子并没有给出“浩然之气”的明确定义,但从其解释中可以看出,此气至大至刚,虽是身体所故有,但却能冲破内外之限制,盈乎天地之间,刚乃勇敢之义,再配义大无畏之精神,便可在整个天地自然之间无限的发挥其精神力量。但需要通过道义的修养,才能将此气,发于心,外于行,继而存乎天地。

孟子说到养浩然之气需注意在长期修养的过程中,必以集义为事,而勿预期其效果,在于过程,而不能只想着好的结果,应该做到顺乎天理,集义是养气的关键所在,将天道义理渗透到身体各部位及一切行动当中,再任其自然生长,既非无所作为,舍之全然不顾,也不能操之过急,揠苗助长。且由“心勿忘”可以得出,养浩然之气需以心养之,而不能借由他途,由心而发,行义久之,浩然之气必可油然而生。待自我成为义理的承担者,为人处事存乎义理,浩然之气根植于心,也必反馈于心,继而使道义存于心中,行为处事只关乎义理,不为欲望而动心,自然起到养心的效果。

三是反求诸己。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中国哲学是直接地在人心之内寻求善和幸福,既不是通过信仰上帝,也不是通过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而寻求幸福。反求诸己,通过省察自身以修养心灵,是孟子养心论中的又一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早先由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即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遇事首先检讨的是自己,而小人遇事却是先想着责怪他人,以推脱责任。且孔子自省的方式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身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一脉相承,认为所谓幸福、仁义并非以外在的物质为衡量标准,而是通过内省自身,使精神与心灵达到高洁的境界,以此为愉悦。

孟子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扬。爱人而人不亲善于我,则反求诸己,君子需反躬自问,自己是否无礼,是否不忍,是否不敬,是否不忠,若皆是诚心诚意,恭敬礼至,那其人必定蛮横无理,与禽兽无异,那作为君子,又何须与这样的人相计较,因此无需责怪。自我的省察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是为终身之忧,而通过自身的不断省察而逐渐完善道德境界,遇事便无忧患可言,其身正,天下亦归心。这也告诉我们,遇事之时先从自我找原因,而不是立刻转向它处,从客观层面找理由去推卸责任,通过个人的反思,来评断是非曲直,若是他人过错,便但求无愧于心,若是自己过错,便加以改之,切勿使个人善心陷落,孟子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求放心。仁者,心之所向也;义者,行事必由之径也。人们连鸡犬丢失都要去寻找,心之放矢却不知求,本末倒置,实乃悲哀。而君子学问之所在,除求己放心,再无端口,体现反求己心的重要性。

四是寡欲。寡欲有助于存养忍心,“寡欲”亦是孟子养心论的重点所在,孟子提出“寡欲”的行为主张,意味着对欲望的自我限制和对健康人性生活的追求。上文提到,人心本为善,恶念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社会各样的物质对人们产生诱惑,继而使善念逐渐丧失,才有了恶。因此,寡欲对于抵制诱惑,维持人生之善性,保持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生而为人,欲望亦是人存在之本性特点,追求欲望本身与养心之念并无必然冲突,但求之过多,无所止境,人之内心必会受欲望蒙蔽而丧失善念,更遑論修养善心,因此我们需要减少不合理的欲望,以寡欲之心抵挡诱惑,使内心空明澄澈,知足常乐。但人相较于动物而言,既有声色之自然欲望,又有仁义之社会欲求,欲望之所在杂乱繁多,若人只顾追求声色物欲,便会丧仁义之善端,蒙蔽善心。因此,人修养善心最好的办法便是合理的限制自身欲望,存养善心,必会照亮心之本性。且孟子说“寡欲”,而非“禁欲”,因此孟子并不反对人的正常欲望,因此,如何才能做到寡欲?耳司听,目司视,各有司职,却皆不能思,不能思考便容易受外物蒙蔽,自然接受诱惑,而心的功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便可以取得收获,反之一无所得。心为仁义之端,以心来驱使耳目之欲,便可做到寡欲,由内而外皆为义理,内心的善性便可由此得到修养。

三、养心之果

孟子向我们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养心,而通过养心,我们要达到何种境界?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心者,乃人之神明是也;性者,心之理也。养心所以能知性,知人之善端为何也?知性才能知天,知善性之本源乃天理也,知天理才能顺应天理,方知无论寿命长短,唯有存善心,才可安身立命也。所以,存心养性,继而事天立命乃孟子养心所欲达之境界,这一境界落到生态伦理层面,又可体现为仁民爱物。

从“仁民”角度看,孟子认为,仁乃是人善之本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并基于性善论的角度,指出“仁者无不爱也”,人皆有善心,孟子又将这样的情感推至万物,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既是对万物表达仁爱之情,又体现了爱有差异,君子爱护草木,仁德民众,亲爱家人,孟子认为爱有差异是自然原则,是根据仁德的对象与自身的生命关系亲疏而产生的,因此家人最为亲近,所以给予最大的仁爱,即“仁之实,事亲是也”,事亲所以能体会仁的价值,而家庭的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一道理是君子养心而事天的体现。

“爱物”观念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一切生命的重视和价值的尊重,将养心之仁德突破了人类的界限,扩充到自然界中,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体现了仁德之人,对一切生命的仁爱之情,恻隐之情,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忧伤是有共鸣的。表达了孟子对山野草木的爱护之心,充分肯定了自然界的价值,对自然万物表达了敬意。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89-350.

[2] 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6-199.

[3] 蔡仁厚.孔孟荀哲学[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253.

[4] 田启波.“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湖北:湖北社会科学,2010(1):100-101.

作者简介:李玲玲(199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9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

猜你喜欢
仁义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久假不归
磨刀不误砍柴工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三国演义》的社会理想与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刘员外买“福地”
结果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