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
摘 要:事业单位工作中,档案管理对于其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为解决现存问题,管理人员要结合现实背景,融入“互联网+”的相关内容,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将结合现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利用“互联网+”的思想,优化具体工作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引 言
“互联网+”思想理念的提出符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对于解决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和安全性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予以重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其发展十分重要,应用信息技术将完善现有管理办法,提升管理效能,准确解决现存问题,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程度。
1 “互联网+”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1.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完备的管理办法,登记数据信息仍采用原始的办法,录入效果不佳,造成信息缺失的问题。出现此种问题的原因是领导部门对于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形式重视程度不够,在人才和设备方面的投入不满足准确应用的要求,整体监管力度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不匹配,缺乏考察制度,难以满足“互联网+”环境的基本需求,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是种阻碍。
1.2信息要素较少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要符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而实际工作缺少信息技术要素,现代化的管理特点难以体现。我国现有技术已日趋完善,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所应用的技术内容相对浅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没能在日常作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大数据处理和统合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仍需要继续深化信息整合的要求,确保数据内容的安全性,提升防范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开展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但目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仍需要继续扩展,从而确保信息要素得以准确利用[1]。
1.3人员普遍素质偏低
目前事业单位很难形成专人专职的局面,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并非高校中专门学习管理知识的人才,其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以及可应用信息技术的部分了解不深,尤其在数据精密处理等方面,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无法保证实际工作的效果,对于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起到制约的作用。
2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办法
2.1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逐渐形成有机整体,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现实情况,因此要强化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提升其对信息技术内涵和应用方面的认知程度。“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可作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子技术涵盖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存储平台构建等方面,管理人员要能够结合自身工作要求,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领导部门可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保证人才输送通道的畅通效果,利用高校这一专业的机构,提升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聘请技术人员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讲解有关电子档案建立的过程,明晰各个流程中可融入信息技术的部分,拉近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使用多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2]。
增加云平台创建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保证在后期应用中能够将过去的档案管理流程转化为带有数据信息色彩的电子材料,强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从业人员信息技术培养要满足常态化的要求,针对技术革新的内容,逐渐渗透到现实工作中,提升从业人员队伍的科学水平。
2.2创建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智能化和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要在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同时提升的基础上开展,目前领导部门对于此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要想满足信息技术的融合要求仍有一段空间,为保证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决策人员要强化工作体制建设的思想内涵,在满足“互联网+”的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里需要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精密程度,因而决策人员应当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提升数据录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切实践行国家对于“互联网+”服务型行政工作的相关意见,各负责人做好数据审核和导入方面的衔接工作,秉持着公开透明的思想,完善档案管理的数据处理工作。事业单位公信力的提升與其档案管理的效果密不可分,技术发展的迅猛态势促使管理部门提升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依赖多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解决管理系统构建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决策人员要设定部门工作目标,结合网络化服务的特点,鼓励从业人员从自身行为出发,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提升工作效率,满足信息化社会服务效能的需求。
2.3增添信息技术管理要素
信息技术管理要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要结合服务功能,为广大人民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加强对文献记录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精准管理数据资料,保证业务水平。事业单位是服务于群众生活的重要机构,其档案内容对于解决日常生活纠纷和权责归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在数据库中得以准确显示,对于理顺事件发生的整体过程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增加信息化设备,提升共享信息的真实性,确保在后续的工作中,针对群众的需要直接给出解决办法,提供原始资料。行政单位要认真履行自身发展职能,加快构建符合“互联网+”背景的档案管理体系,增加数据防火墙系统,保障数据信息的完整程度。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企图突破网络安全防线,窃取事业单位档案信息,面对此种挑战,事业单位要积极引进具备防火墙建立能力的人才,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切实提升服务水平,研究管理工作中可加入信息技术的部分,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对内部人员信息安全和数字化档案工作内容的培训力度,针对现存问题充分反思,给出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同时关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构建的办法,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完备程度,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行政部门的公信力。“互联网+”背景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提供发展和革新方向,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切实履行自身责任,推进革新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婧.论互联网+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J].智库时代,2018,48:1+20.
[2] 吕明.“互联网+”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9,03:88-89.
[3] 王晓丽.“互联网+”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