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基层;党建;问题;对策
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
(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
(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不规范不严肃;有的党务工作者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缺乏力度。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没有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党员干部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
(二)综合素质不到位。有的干部对政策掌握不多,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个别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机制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党务经费不足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四)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周到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中时可能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对策及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中心业务工作为主”的思想,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二是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深化认识,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克服和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摆正党务与经济行政业务的关系。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管党的政治责任,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同行政、业务、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配齐党务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同志放到这个岗位上来,要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干部的行家;三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使支部活动经常开展起来,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 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
(四)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一是抓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二是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導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要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激发他们的活力。三是抓党员的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技能,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