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企业中的控制价值

2020-08-28 10:25张颖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

张颖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信息资料,制定科学化的造价成本控制模式,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具备科学化、精准化的预算能力,具备预算管理在造价控制上的实施效果保障。工程预算无疑能提升施工造价控制能力,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发挥显著的管理指导作用。要能提升预算制定和实施能力,发挥工程预算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工程预算是在施工之前科学规划,施工过程中科学指导的预算管理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更加突出的施工造价控制优势,就要重视工程预算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工程预算能力提升的措施和方法,提升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竞争优势。

2、工程造价预算原则和建筑预算概念

建筑预算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中,能预期估算有关成本费用,包含项目的部分有材料、物力和人员等投入。在实际工程预算中,主要是从施工图设计到正式施工两方面开展工作,从而实现准确估算建筑施工投资。建筑预算为工程项目提供参考数据,在工程造价预算中,只有预算清晰准确,方可对施工方获取建设权越有利。一般情况下,通过量价分离完成预算编制工程,即开展量化编制。在预算中不但能保证各环节施工合理,同时也可保证后期的预算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在项目工程中预算属于主要的环节,可以健全方案设计,让资金投入更合理。工程预算能让建设成本费用得到合理控制,同时让技术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项目预算能评判施工图和其他环节,在市场竞争下,如果想让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则需要重视工程造价,根据行业标准更合理地开展建筑工程,让投资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建筑行业发展。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特征是经济性和实用性,工程造价预算是在不损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材料损耗,提升施工科学性的前提下,提升实际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力。比容通过构建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识别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造价不良增加问题,有效的执行科学化的应用模式,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较为突出的施工造价主动控制效果。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形成的造价不良增加问题,既有可能分布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要能提升實际的施工效果,就要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更加突出的人员全面造价控制能力,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科学管控,有效传递造价控制的概念和意义,提升全员造价控制的能力,提升最终的造价控制效果。

3、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3.1设计时期和决策时期

设计和决策阶段往往对于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影响较大。在设计和决策阶段,具体的设计方案对于最终的施工造价影响较大,而施工过程中,要能做到对于基本施工造价的控制,就要做好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比选,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实际的施工技术水平能力进行分析,最终选择最符合施工建设目标需求,具备施工造价控制的保障。因此,在设计和决策阶段,要能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提升其实际的施工能力,提升工程预算的精确性,更加具备有效的施工控制效果。决策阶段要能具备较为突出的决策依据,积极应落实科学的工程预算文件要求,能发挥出良好的施工参考效果,在施工层面上,以科学的决策依据,制定可靠的决策方案。要能做到基本工程造价控制依据资料的搜集,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能提升对于潜在参考决策资料的丰富度控制,参考资料要保障丰富、准确,比如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材料价格、工艺造价、施工成本付出方面的可靠信息获取和计量。

3.2施工时期

施工过程中,存在需要造价影响因素,比如人员不良的施工成本预算管控意识、不合理的施工作业方式、效率地下的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等,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具备较为突出的施工成本控制特点。施工过程中,要能做到精细化施工成本管控,实现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更加突出的施工造价成本管控能力。做好施工技术方面的造价预算控制,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具备比较突出的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技术方面要能提升其实际的技术能力提升,主要是落实科学化的技术实施效果,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实际手段,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造价影响问题。

3.3招投标时期

招投标时期施工单位应充分做好招标文件的科学研读,识别招标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于合同中存在的争议内容,要能及时的澄清,对于招投标时期的各项投标要求深入的研究,避免出现废标问题,导致企业受到较大的人工和时间精力损失,提升工程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招投标时期要能对于施工项目现场有效的识别,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较为突出的施工造价评估控制能力,做到在施工层面上能具备盈利保障。通过招投标时期的科学深入分析和研究,施工单位能大体上完成对于施工项目基本情况的科学认识,优化预算目标内容,便于后期执行科学施工造价控制方案手段。

3.4结算时期

工程结算时期,主要是能做到对于实际施工项目的竣工核算,提交各种施工资料、文件,协作进行工程验收,避免结算阶段,出现不良的工程建设范围识别不清等问题。

4、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实施策略

4.1合理配备人才

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造价管控,需要有关的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突出的专业也造价管理技能,主要是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能落实各项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要求,具备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切实的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管理工作开展中,能以落实科学造价控制目标为工作行为准则。因此,人才优势的建立,是施工企业在造价管控优势发挥上的必要建设之处。要能落实企业科学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设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提升实际的施工造价控制优势。

4.2实行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要能获得做到对于预算管理的科学控制,实现在管理过程中,能具备较为突出的管理控制能力。预算编制要能具备较为突出的管理优势,比如其能具备细化管控优势,提升预算管理编制内容的细节指导优势,能给予造价管控人员更加突出的管理工作依据性保障。工作开展中,应能落实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校核机制,主要是能深入的分析其存在的不良问题,不断的调整优化,使其更加具备设计指导施工造价控制的管控效果。一般要能根据现场实勘资料、合同文件、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目标等科学的分析。

4.3预算编制精准性控制

在现代化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解决计算机辅助手段,提升了预算编制的效率,同时能实现多种预算编制能力的提升,做到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具备良好的精确性保障能力。落实各种审核、校核机制,也是控制其精确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多级校审机制,以不同的校审视角,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编制文件实施之前,解决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升其实际的作业指导效果,避免存在错误性、不合理性的预算问题。

4.4施工中的工程预算管理

施工过程中,落实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模式,能提升预算优势,根据预算阶段性目标和各种预算管理要求,能提升资金运转的能力,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造价控制问题。工程预算机制的实施,主要是能做好执行层面的科学控制,做到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能具备较为突出的预算审核能力,实现在预算层面上具备比较突出的监督能力,及时的识别存在的问题,在不良的造价问题发生前识别和解决有关问题。施工中要能做点做好材料物资的管控,施工项目中的材料物资所占用的造价成本,往往能打造总体造价水平的一半以上,因此,落实好有关的造价控制优势,能提升其实际的工程预算目标的实施效果。比如能螺丝必要的限额领料机制,其就是根据实际的预算文件,在不同的材料施工使用阶段,提出不同的材料进场使用控制,同时能避免材料的浪费,提升材料的科学使用率。施工过程中,要能形成技术优势,主要是能避免不合理的技术行为,造成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上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后期的返工、返修处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很多造价不良增加问题的发生。因此要能落实科学的技术交底机制,同时配合必要的技術培训工作,提升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5、结语

施工企业在工程预算方面,要能具备思想认知以及管控能力上的提升,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具备比较突出的造价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晏.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132.

[2] 黎莉.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773.

[3] 杨文萍.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1192.

[4] 吴转转.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2):213–214.

[5] 杜文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7):173–174.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