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日,老年女人正对着一扇窗,窗外是一片海,海上空无一物,连着她的心也是空荡荡的。
挪威国宝级大师约恩·福瑟Jon Fosse笔下曾有过一个夏日,那个夏日里满是秋天的回忆和现时的虚空,生长在荒芜的海岸边,坚硬的像一块巨大的岩石,石上的纹路是海浪拍打后的“伤痕”。
《一个夏日》里有一个年老女人,自从年轻时她与丈夫阿瑟搬离城市来到一栋远离喧嚣的寻常海边小屋时,她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阿瑟是《一个夏日》中唯一一个有名字的角色,也是死去的人;他喜欢大海,所以总愿意乘着一艘小船到海上放空自己,即便在风雨飘摇、家中有客人将至的时候,他也选择去海上消磨时间。但他的妻子也就是年老女人却对海没有任何心动的念头,北方海的冷冽总能打消她陪丈夫去看一看的想法,她宁愿独自在家等候出海丈夫归来,也不迈出脚步陪同丈夫出海。
海如一个屏障一般挡在两个人的中间,将各自的孤独投影其中,一个不敢靠近、个尽情沉迷,孤独是话剧《一个夏日》的锚点,死死的驻扎在剧中男女的心门上。在舞台上,我们看不到那片海的深邃,也无法体会阿瑟离世时那个惊涛骇浪的秋日,这一切的情绪都攀附在夏日这个特定时间点,空空如也。年老女人日复一日地过着日复一日的虚空生活,轮回在漫长的夏日回忆一个萧瑟的秋日,满目全是一种无法抽离、无法脱身的孤独。
临近北极圈,有着“雨城”之称的卑尔根Bergen,坐落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峡湾线上,即便处于夏季,也有被冰雪覆盖的山川,福瑟就来自这里。福瑟带有冷酷特性的“夏日”区别于在炎热基础。上的夏日,但这种冷调之下其实也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冲击,对应着欲望、漫长、压抑等词汇,同夏日意境的“热”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以《一个夏日》为窗口,在一个夏日的雨夜,翻译家邹鲁路也再次讲述了剧作家约恩·福瑟冷、热交织的創作特色。
“约恩·福瑟?谁是约恩·福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约恩e福瑟其人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他既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公众人物和写作者。作为普通人的他与芸芸众生一样,有着自己卑微的,或快乐或不快乐的人生;作为公众人物的他,为某些人所知,但也有人从未耳闻;而写作,则只属于写作本身一与其说这是一种身份,毋宁说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既不与作为普通人的他,也不与作为公众人物的他相重叠。可是那么,我到底是谁呢?约恩.福瑟,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约恩.福瑟自述)
来自夏日的联想
关于夏日,我最先联想到的戏剧作品是莎土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我有幸在多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看到奥地利的某个演艺学校一群大二学生在户外演绎了一个全本的环境戏剧《仲夏夜之梦》。当时我蹲在湖边的草丛旁,看了三个小时的戏,被蚊子咬了一腿的包,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夏日也是一个与戏剧活动紧密相连的时节,在欧洲其实很多的戏剧节和艺术节都是在仲夏时分举办,比如挪威的卑尔根艺术节,萨尔斯堡艺术节等。夏天是躁动的,冲破热度的季节,夏天有它存在的意义。约恩福瑟《一个夏日》就是最好的证明,剧名来自莎士比亚最美的第18号十四行诗,《一个夏日》既有季节的氛围烘托,也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夏天,一个年老女人和她的老友正在聚会,开始回忆起在一个清脆透明的初秋,和丈夫阿瑟刚搬到海边的老房子里,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和憧憬,后来直到阿瑟突然消失在大海上的那天,屋外已是寒冷的深秋,冷冽的冬天即将来临。跨越了整个回忆的秋日,成为了一个更具有重量感的存在。秋天有一种快要结束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欧的深秋和冬天,随着季节的深入,在日照时间短,雨雪不断的自然生存条件下,日子变得空虚、平静、漫长,与内心的深海和悸动,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秋天是会令剧中人物非常有触动和更加难以逃避面对自己的内心的一个季节。大概是五六年前我去了挪威的一个小镇利勒海蒙,正在举办一个文学节,在那里我人生第一次明白了“Nothing Happens"的含义。看着房屋稀少,缥缈的云雾,连绵的森林,随处可见的山脉,坐在庄严肃穆的墓园里,你完全感受不到热闹的节日氛围,就只剩下空虚平静的内心,在无人交流时,只能被迫审视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它充满了挫败感。
约恩福瑟不只是一个戏剧家,小说家,还是一个全面多产的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风格是+分鲜明的,在他的舞台上现实跟梦幻交织在一起。他笔下的舞台充满了冷和荒芜,机械重复的话语,但其实在这些表面之下,隐藏着非常强烈的、狂暴的、具有张力的东西,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像是表面之下的静水流深,正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如果你能真正感受到,接收到福瑟先生强烈的、鲜明的艺术语言,你会非常热爱他的文学。福瑟先生另外非常吸引我的一点,是他身上这种诗人气质,戏剧中极具诗意的语言,对白中强烈音乐性和节奏感,独特的戏剧风格和美学艺术,像《秋之梦》、《我是风》里那种无处不在的诗意。
与人生紧密相联
约恩福瑟作品中的人物一直在追寻着虚空的欲望,自我安慰,自我诘难、自我拷问着,因为他剧中人物的欲望是没有一个宣泄出口的,像《而我们将永不分离》里焦急等待丈夫的女人,她的对手应该是她一直在等待的丈夫,但其实她的丈夫已经放弃这段感情了,没有得到回应的女人,交流是无效的。在《一个夏日》里,年老女人主动把自己的生活交付给了命运,自从丈夫走后,本可以选择重新开始新生活,但她却选择抱着回忆度过余生。《而我们将永不分离》等待丈夫的女人也可以选择打开门走出去,但她没有,这是一种与自己内心的对抗的结果,有被动,也有主动。
读者阅读福瑟的作品是困难的,把他的剧本呈现在舞台上对剧组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导演、演员、舞美在内的创作者也是一种考验。比如《有人将至》、《一个夏日》、《名字》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幢饱经风霜的老房子里,这是一个封闭式空间,但在福瑟的作品中经常有一个窗的存在,窗在舞台设计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装饰和概念。从物理空间上它形成了连接室内和室外的一个通道,从象征意义上讲它是打破禁锢和压抑人物内心的一个出口。在《有人将至》的作品里也有一个面向花园的窗,男女主透过窗户看到第三者,对他们的世界来讲第三者是一个入侵者,也是一种威胁的存在。在《夜晚在歌唱》中,一个失业的作家经常猜疑自己妻子对自己不忠诚,妻子总是望向窗外想要逃离这个不幸的家。《名字》里未婚先孕的女孩,站在窗口不断观望父母的归来。窗户作为一个连接外部的通道,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可能性本身也是一种压力。
约恩.福瑟生活在北欧挪威的一个小镇,尽管美丽得像一片仙境一样,但特殊的地利位置和气候环境,一片荒芜的山脉,一望无际的大海,极昼极夜的天气变化,风雨飘摇的外部环境,这些好像把时光拉长了,在物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越发的凸显出精神上空虚和挫败。世界上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逃避个人生活经历带来的影响,人生多少会在我们的文字中留下痕迹和烙印。福瑟的童年是在他祖父母的农场里度过的,他跟他母亲的关系就像他剧中的很多角色一样,存在疏离感。他与祖父母关系亲密,像《秋之梦》的人物关系。福瑟的少年时期是狂野的,在摇滚乐队玩吉他,还画画,尝试了很.多东西,从他的婚姻,到和妻子孩子女性之间的关系,再到他职业生涯的成功和挫败,这些都会投射在他的作品里,最终他才成为了一个作家。
我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如果有个平行宇宙,他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很可能会做一个老师。研究福瑟的文学这么多年后,我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我仍在执着,是因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对他的作品都有新的感悟。他是一位宝藏作家,至今影响着一批人,我想福瑟先生在执笔的时候,也没有预设过某天会如此成功,对我来说他是一位宝贵的作家,一个宝藏男孩。
约恩·福瑟(Jon Fosse)
当代欧美剧坛最富盛名
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在世剧作家
其作品迄今已被译成
四十多种文字
并多次获得各类国际艺术大奖
邹鲁路
当代欧美戏剧研究者及译者
中国戏剧界第一个对约恩福瑟
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