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智模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0-08-28 11:20王岩杨晓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创新

王岩 杨晓萍

摘要:现阶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一项棘手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利用教育手段构建长效机制,通过转变贫困家庭成员思想观念,对其进行常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参与实践的各项本领和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改变贫困家庭艰苦的生活状况,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从当前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出发,探讨了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之间的关系,并对精准扶贫格局下的扶智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扶智模式;贫困;代际传递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12-0201-05

D01:10.1408 8/j .cnki.issn043 9- 8114.2020.12.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贫困代际传递”不仅是阻拦贫困家庭顺利脱贫的障碍,亦是造成“返贫”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的顽疾。文化精准扶贫需以教育为抓手,增强帮扶对象自身造血机能。教育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战略的重要内容,能起到对贫困人口的素质改造,提高其脱贫致富的知识与智识。据此,创新扶智模式,消解贫困入口参加、参与经济活动的智力、智能障碍,通过教育,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 贫困代际传递基本理论

1.1 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一系列条件因素,从父辈传递给下一代,下一代再次传递给子女,造成子女在成年后重走父辈艰难困苦道路的恶性循环过程,也指这些社会特征在一定社区或阶层范围内不断遗传延续的恶性循环现象[1]。对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的解释存在2种假说:一是政策贫困假说。美国经济学家米德认为福利政策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由于社会长期无偿地给贫困家庭提供救济,导致这些家庭产生依赖的惰性心理,坐吃山空,从而陷入贫困陷阱的恶性循环。二是经济结构贫困假说。此说认为劳动需求结构的变化反应迟钝,跟不上与时俱进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从而引起结构性失业,再加上贫困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子女再次陷入贫困陷阱[2]。

1.2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特征

1.2.1 传递路径具有双向性 以上关于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与解释均未对传递路径的双向性有所表述。但实际上,贫困代际传递有2种表现形式,父母对子女的正向传递、子女对父母的反向传递。前者是指父辈自身贫困,在培养子女时主客观无力投入更多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导致子女成长过程中在生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育层面所获得的各类养分不足,其成年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大延续父辈贫困的可能性。这些成年子女即使能够脱离贫困,也总在贫困线附近浮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就业竞争能力只会越来越差,难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后重蹈祖辈覆辙成为必然趋势。后者是指子女贫困可能会拖累父辈并使父辈家庭也陷入贫困境地,形成贫困代际间的反向传递。

1.2.2传递过程具有长期性奥斯卡·刘易斯在1998年提出贫困亚文化,主要是指贫困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无力改变时,就必然会形成一种独立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并在长期贫困过程中不断强化,在一定环境下代代相传[3]。具体表现在:受贫困亚文化影响的家庭,主观上无意识也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贫困,而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政府和社会救济;客观上习惯于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行为模式固定。这种贫困亚文化的形成必然会对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发生产生重大影响,加之本身的长期稳定性特点,要想消除也将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1.2.3 传递形成具有复杂性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产生受社会许多方面的影响。宏观上来讲,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以及教育水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贫困代际传递过程;微观上来讲,家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习俗等因素都对产生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1.2.4 传递方式具有隐蔽性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在贫困家庭内部是不易察觉的,贫困家庭以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处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出生伊始就缺乏更多选择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会重走父辈封闭僵化、艰难困苦的老路,在无形中延续着父辈的贫困状态,陷入贫困陷阱难以自拔。

2 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的关系分析

2.1 教育与经济资本的关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经济资本是指家庭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转化为金钱资本,主要包括职业收入、金钱拥有以及花费支出等方面。家庭经济资本的多少直接影响教育的投入,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才有更大可能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支出,让子女在宽松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本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进而促进家庭经济资本的良性循环。相反,经济拮据的家庭,花费支出囿于物质生活的改善,难及子女教育投資,加大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更易使后辈再次陷入贫困陷阱。可见,教育与经济资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产生,是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因素。

2.2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人力资本通常是指劳动者在接受常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实践、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健康的积累,主要包括劳动数量、劳动能力和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劳动者的数量对家庭的收入、支出、职业性质以及家庭整体素质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必然引起人们把焦点放在人力资本中与市场关系密切的教育水平上。在贫困家庭中,由于父辈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思想僵化,对子女的教育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重视,因而导致子女在接受常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受阻,在缺乏知识、劳动技能的条件下,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延续父辈贫困艰难生活在所难免。因而,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对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可以说贫困代际传递的直接原因是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2.3 教育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有学者从个人层面将社会资本解释为个人在网络或某些社会结构中获得短缺资源的能力[4]。基于“救急不救穷”的社会认识,贫困家庭在社会关系上较多呈现出亲属关系疏远、邻里之间缺乏互助。这类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长期处于孤立无援、等待救济的状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能获得的国家救济与社会救助较多,但获得的有助于个人在社群中发展的关系性资源有限,争取社会资本的能动性和能力较弱。此外,大多数贫困家庭子女无法接受或完成更高层次的良好教育,不利于其成长期得到外界的物质和精神帮助,社会资本始终处于稀缺状态,使其始终笼罩在社会资本贫困的阴影之下,进而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十分不利。究其根本,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资本匮乏。

2.4 教育与心理资本的关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某些心理品质如乐观、希望、韧性能够帮助困境家庭过上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并有效缓解甚至消除不利环境带来的困扰。心理资源保存理论(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认为[5],个体在资源不足时会变得相对脆弱,从而体验到较多的心理压力与负性情绪;资源充足时个体拥有更好的应对能力,其自我价值感与能力感也较强。长期处于贫困的家庭很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反易滋生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消极心理以及不思进取、读书无用的悲观狭隘心理,这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家庭的致贫因素若包含家庭成员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类家庭的子女体验到的多为负性情绪,与客观存在的贫困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无法接受良好教育,反而自身易沾染并形成相似不良行为模式。心理资本负向驱动因素对贫困代际传递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教育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也可能会对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产生间接影响。

3 中国贫困代际传递现状

2012-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 899万人减少到4 33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近1 400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7%.2016年达到8 452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高2.7个百分点[6]。这一显著成效必将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继续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在“精准扶贫”“扶贫先扶智”的战略思想指引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减少,许多农民家庭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许多表面脱贫的农民家庭仍然较长期地处于贫困与非贫困的边缘地带,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代际传递。

这一类群体的“表面脱贫”,完全建立在政府一手推动的扶贫攻坚政策运行及相关组织保障和社会救助综合运作的基础上。基于这类群体参加、参与经济活动的智识、智力、智能较低,个人与家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非常脆弱,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引发一连串困境导致上辈或后辈也陷入贫困陷阱之中。具体表现在:基于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大多数贫困家庭以务农为生,在农业方面单纯的种植、养殖取得的经济收入极其有限。基于贫困人口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仅在农业种植、养殖方面缺乏增产增收的技能,更缺乏种植、养殖业以外增加经济收入的知识与技术。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社会环境相对闭塞,贫困农民家庭客观上无力对子女在接受常规教育与技能培训方面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主观上也缺乏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以提升其智力与智能的社会危机意识和家长责任意识。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影响,广大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有一种共识,即教育投入仅仅是政府、社会和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智力投资,成年人接受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差,导致成年子女帮助贫困父母参与经济活动方面存在智力、智能的障碍,更是缺乏社会认知。中国贫困地区仍然集中在农村,基于农村仍广泛适用家庭型养老模式而非以市场为主体的社会型养老模式,这决定了贫困地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成年子女发展状况呈正相关。贫困的成年子女无力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反过来拖累原生家庭,使得原本脆弱的“表面脱贫”的父辈家庭“返贫”,若子女生活不富裕,父母也有可能陷入贫困境地。

以上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可能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2种局面:一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子女走向成年后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劳动技能竞争力,从而重复父辈的贫困状态无法自拔。二是贫困的成年子女无力承担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反而会拖累原生家庭,使得原本脆弱的“表面脱贫”的父辈家庭“返贫”,形成上下代之间往复的贫困代际传递。

4 精准扶贫格局下的扶智模式分析

4.1 现有扶贫成效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扶贫先扶智”的指示精神,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程。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级政府认真学习并探讨这些扶智方式,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重点施策,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许多贫困地区生存条件得到改善,贫困县相继摘帽,不少贫困家庭顺利实现了脱贫。

4.2 现有扶智模式存在的不足

良好的教育能够启迪民智、增强自身能力和本领,是贫困家庭摆脱貧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过上幸福生活的长效机制。只有重视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本领,提高其内生动力。目前,在脱贫攻坚取得绝对性进展的关键时期,2018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当前,中国的扶贫工作主要以党委政府主导、扶贫总书记帮扶为主,一些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7]。

出现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贫困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不够,与教育相关的投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投资。现有的扶智模式更多地集中在基础教育资源扶贫领域,更加深了多数贫困家庭的片面认识,即投资教育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下,在接受高层次常规教育和良好劳动技能培训的成本相对高于家庭经济资本时,其中一部分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会主动或被动放弃教育机会;处于贫困中的成年子女基于早已脱离学校,更缺乏接受知识、技能培训以摆脱劳动能力不足的主动性。这使得举国上下均在扶贫扶智,但贫困人口参加、参与经济活动的智力、智能始终存在障碍。

5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新扶智模式的重要途径

5.1 摒弃落后思想,加强教育宣传

政府应以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的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彻底摒弃落后封建思想、移风易俗人手,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群的教育观念,使“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植入人心。可以利用公告宣传栏、村务活动橱窗,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受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列举真实生动的具体案例,让贫困家庭意识到只有让子女接受完整的教育,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提高自身本领,改变贫困命运。厚植“惟有教育能有效避免陷入以及再次陷入贫困陷阱”的观念。

5.2促进常规教育公平,推进城乡常规教育一体化

将常规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实现扶智全覆盖。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劣势,不少农村贫困家庭避免不了会出现“教育鸿沟”,即便具备相同的教育优惠政策,也会与城市产生一定差距。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尽量做到免收其高中阶段学杂费,确保其完成高中学业,为贫困家庭子女进一步深造拓宽道路,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农村贫困家庭平等公平地享受与城市相同的教育资源,才能有效解决“乡村弱”“城市挤”的问题,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5.3 推动各类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上下功夫

教育行政系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府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学校和企业、社区深度融合、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联盟机制,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各地高职高专、中职中专院校以及地方性大学应当转变人才培养思路,立足于本院校优势特点,着力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与就业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

5.4 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活力

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不但与贫困人口的智力、智识、智能提升密切相关,而且也关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贫困家庭成员只有经过一系列职业培训,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实实在在增强自身本领,才能在社会平台上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由于生活条件较差,贫困家庭成员身心承受比同龄人更大的压力,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学习生活。另外,不少贫困家庭子女利用课外时间勤工俭学,与同学交往变少,不利于和同学搞好关系,缺少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学校在评比发放奖助学金时,一定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选择更加人性化与规范化的最优方式[8]。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活力,集聚社会各界力量加大教育救助力度,搭建多層次、多维度的教育扶贫平台,通过扩大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使贫困家庭得到及时教育援助的支撑点与辅助面,完善职业培训学校奖励资助管理体系,提高人性化和规范化水平,是助力教育扶贫的有效举措。

5.5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贫困人群各类资本短缺现状

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旨在着力解决贫困家庭的温饱问题,使其有精力和能力提高子女受教育水平。政府在扶贫财政投入时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发放扶贫资金时要考虑经费细化,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将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严格分开,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二是建立及时、连续的救济制度,每月按时向贫困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并预留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其子女接受常规教育。三是在贫困人口尤其新生代贫困人口的健康心理塑造与维护方面,加大关注与投入力度。通过各种平台,采取多样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自立顽强、自信进取的意志,培养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和明理感恩的情怀,建立宽容友善的人际关系,塑造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政府的扶贫财政投入更加有效,实现贫困家庭从物质到精神的脱贫。

6 小结

综上所述,贫困代际传递不仅是阻拦贫困家庭顺利脱贫的障碍,亦是造成“返贫”,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顽疾。从教育与各项资本关系的视角来看,贫困代际传递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资本短缺,直接原因是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重要原因是社会资本匮乏,间接原因则是心理资本的负向驱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必须创新扶智模式,改变贫困群体封闭僵化的思想观念,将常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在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校(机构)建立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奖励、激励、资助、扶助的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支出,致力于消解贫困人口参加、参与经济活动的智力、智能障碍,从而有效通过教育激发贫困家庭成员的内生动力,遏制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当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静观,提高教育水平成为永恒的任务和话题。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包容性增长[J].中国国情国力,2015(9):8-10.

[2]张瑞.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J].人民论坛.2018(4):74-75.

[3]祝建华.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3):36-44.

[4] 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sllsctual. captal and1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10(3):213-251.

[5] HOBFOLL S E.Conservation of resource: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EJl.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44(3):5 13-524.

[6]黄华周,中国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7.

[7]刘成军.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原因与破解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1):199-204.

[8]梁瑜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N].吕梁日报,2017-12-22.(上接第113页)芳樟醇具有青甜的玫瑰花气息;芳樟醇有鲜爽的铃兰花与玫瑰花香;B一大马烯酮、壬醛具有玫瑰花香;葵醛具有甜香;柠檬烯主要体现出果香[9,20];上述几种香气成分是构成鄂茶1号红茶花果香、甜香的主要物质基础。生化成分、香气成分与品质的分析表明,鄂茶1号红茶滋味甜醇,汤色橙红明亮,具有特殊的玫瑰香气,具备高档优质红茶品质特征,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本研究对鄂茶1号制作的红茶样品滋味物质和香气品质进行分析,明确了其生化成分含量、香气总量、香气物质种类、主要香气组分及其OAVs值,并进一步探讨了其香气类型,这对开发鄂茶1号红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续将开展鄂茶1号与其他茶树品种的拼配试验,稳定红茶品质,使得红茶的色、香、味都调和到最理想的状态,为区域内红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杨亚军,梁月荣.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2014.

[2]崔宏春,黄海涛,张建勇,等.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品系(品种)红茶适制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58-162.

[3]马林龙,金孝芳,曹丹,等.湖北引种黄金茶l号主要生化特性及绿茶适制性分析[J].茶叶学报,2016,27(1):34-41.

[4]金孝芳,马林龙,刘艳丽,等.6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系)主要生化成分分析[J].茶叶学报,2017.58(2):58-62.

[5]傅博强,谢明勇,聂少平,等.茶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J].食品科学,2001,22(11):69-73.

[6]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曾亮,王杰,柳岩,等.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6. 37(20):51-56.

[8]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郑鹏程,刘盼盼,龚白明,等湖北红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J-茶叶科学,2017. 37C5):465-475.

[10] JOSHI R, CULATI A.Fraction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norand aroma-active constituents in Kangra orthodox black tea EJl.Food chemistry, 2015, 167: 290-298.

[11]孫宝国,食用调香术[M].北京:化学T业出版社,2016.

[12] CAPONE S,TUFARIELLO M,SICILIANO P. AnalYt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negroamaro red wines by "aroma wheels" [Jl. Foodchemistrv, 2013, 141(3):2906-2915.

[13] NARBONA E, GARC A-GARC A E,ARAU JO L V. et al.Vola-tile composition of functional 'A la Piedra' turron with propolis [J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 2010. 45(3):569-577

[14]贺州市8种红茶香气成分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49( 12):190-196.

[15] FENG Z,LI Y. LI M.et al Tea aroma formation from six modelmanufacturing processes [J]. Food chemistry. 2019, 285: 347- 354.

[16] LIU C,CHENG Y. ZHANG H. et al. 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wildcitrus mangshanyegan( citrus nobilis lauriro) peel oil[J] 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 60( 10): 2617-2628.

[17]刘登勇,周光宏,徐幸莲.确定食品关键风味化合物的一种新方法:“Roa"法[J].食品科学,2008, 29(7):370-374.

[18]竹尾忠一.乌龙茶和红茶香气的食品化学研究[J].茶业试验场研究报告,1985,20(9):175-180

[19] SAMANTA T,CHEENI V. DAS S,et al.Assessing biochemicalchanges during standardization of ferment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for manufacturing quality black tea EJ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52(4): 2387-2393.

[20]雷攀登,黄建琴,丁勇,等不同区域祁门红茶品质特点分析[J].食品科学,2015( 10):144-149.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8BSH087)

作者简介:王岩(1991-),男,河南滑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电话)15538058236(电子信箱)2280271180@qq.com;通信作者,杨晓萍(1976-),副教授,主要从事法治政府研究,(电子信箱)467215020@qq.com。

猜你喜欢
贫困创新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