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钢
1940年,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得到消息,有人手中有方志敏烈士的遗文,经验证系真品,于是花重金买下。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便是《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
6月,叶剑英读罢,感慨良多,挥毫写下七绝《读方志敏同志狱中手书有感》:“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诗中交织着对方志敏爱国精神的敬佩和对他壮烈牺牲的痛惜,深沉而真挚。叶剑英将此诗题写在方志敏的遗照上,并附记:“时在抗日第三年,作于重庆。”
关于诗中“秦淮”二字作何解读,曾令研究者困惑。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秦淮”系指方志敏生前活动过的地方。然而笔者以为,“秦淮”指南京。这种理解可以从该诗的意境得到印证。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是总体评价方志敏光辉的一生。作者高度赞扬方志敏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立下的不朽功勋。“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文山”即文天祥的号。文天祥曾写《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诗中有“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之句。叶剑英将此句化入《有感》中,赞颂方志敏是继文天祥后又一个时代英雄。
然而,倘若把“秦淮”理解为方志敏生前活动过的地方,那么,“又照秦淮一叶枫”这句诗就与“死”无关,从而无法与“文山去后南朝月”形成对应。再有,“秦淮”作此理解,会与诗中的“东南”在语意上发生重叠,这不符合诗词的规范。
方志敏的堂弟方志纯也认为“秦淮”指南京。他在一篇怀念文章中写道:“1937年,‘西安事变后,我在福州从报纸上看到成立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和叶剑英同志为办事处主任的消息,便立即写信给叶剑英同志,和他取得联系。”“叶剑英同志接到我的信后,很快就回了信,并给我寄来50元钱作路费。于是,我从福州来到南京,找到了叶剑英同志。在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叶剑英同志拿着一张照片告诉:‘方志敏同志牺牲了!”“‘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这是叶剑英同志在赠方志敏被捕的照片两年之后,在志敏又一张被捕的照片上题的诗,叶剑英同志在这里又提到秦淮河,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在南京就萌发了诗意。”
笔者所知,方志敏生前活动过的地方,无论是赣东北还是闽浙赣苏区,从来没有人以“秦淮”来统称。那么,叶剑英为何要写“又照秦淮一叶枫”呢?笔者认为,他误以为方志敏是在南京牺牲的。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秘密处决,時年36岁。其时,党中央与中央红军正在长征途中,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党中央获悉方志敏已经牺牲,但对其被关押以及牺牲的情况了解甚少。
当时,南京是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有江苏第一监狱、第一陆军监狱、中央军人监狱等。国民党在各地抓到中共重要干部后大都押往南京,将其囚禁在各个监狱。正因为此,叶剑英很可能认为方志敏是在南京而非南昌就义,因此写下“又照秦淮一叶枫”的诗句。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