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荥经黑砂器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设计

2020-08-28 17:20胡海玲
工业设计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传统工艺

胡海玲

摘要:荥经黑砂器是一种沿袭了千年传统工艺的黑砂器,固有它自身的文化体系与社会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砂器本身具有的品质和功能如何适应现代人的居家生活方式,它所传承的传统技艺如何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形成了两组矛盾。本文探究了黑砂器的传承过程,探讨了砂器在现代居家生活中的创新应用,论述了传统工艺的发展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才能使荥经黑砂器在发展中顺应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荥经黑砂;传承文化;传统工艺;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TS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7-0123-03

1荥经黑砂器概述

荥经黑砂器源于秦汉时期,它主要分布在荥经县严道古城,从古至今常以作为饮食炊用之器而存在。荥经黑砂器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延续,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过程,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荥经作为曾经的古城遗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考古价值。根据考古专家对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砂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该时期陶器的原料、配料、器型、制作工艺已具备了荥经黑砂器的主要特征。千年以来,砂器一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炊饮之器的角色,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饮食文化,这对研究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也有着重要的价值。荥经黑砂器随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走出小镇,成为该地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伴随着砂器地输出,它也成了该地区文化输出的载体。黑砂器作为这里的特色产品,泥土原料特别,烧制工艺特殊,具有地方得不可复制性。黑砂器从其造型、功能、材料等方面所具备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民族性的特色,使得黑砂器成为这一地区的代表产品。

1.1荥经黑砂器历史

荥经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作为古代蜀国边陲重镇、商贸集散地、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驿站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当地泥质的特殊性,该处是全国唯——处坑烧生产黑砂器的地区。荥经黑砂器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砂器,其历史远在宜兴紫砂之前。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曾家沟发掘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陶罐、陶豆(图1),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荥经黑砂器就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荥经黑砂器拙朴简约、粗犷豪迈,以夹砂陶最为典型,荥经黑砂器也是夹砂陶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当今的荥经黑砂器享有“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的美誉,传承了两千多年前的工艺,其烧制工艺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荥经亦成为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坑烧黑砂产业基地。古有西坡和尚《咏砂锅》诗云:一排江水二排潮,才得温和气便高。器小不能成大用,两三溪水起波涛。1931年本乡刘俊之先生、也步原韵,曾咏《砂锅订一绝》:江西瓷品美思潮,难比砂锅耐热高。没谓器微无大用,和肠平胃免波涛。

1.2荥经黑砂器的发展

荥经作为古代蜀国的边陲重镇,经历了经济繁荣以及春秋战乱。砂器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时代经济、技术条件、文化思想及民俗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古至今,砂器都是这里独特的代名词之一。荥经黑砂器在80年代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地激烈,砂器一成不变的造型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在90年代后期,黑砂器市场一度低迷,仅剩几家以家族为单位的作坊还在勉强支撑。近幾年,黑砂器的发展在政府扶持、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开启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产业的发展开始渐渐回暖。

1.3荥经黑砂器的材料与工艺

1)材料的分析。荥经黑砂器的材料因地取材,千年来亘古不变。当地小坪村的黏泥土,是一种黄白色泥土,在当地又被称为“白善泥”。白善泥质地细腻,无泥沙等其他杂质,黏性强,且合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烧制前混合一定比例的无烟煤和独连碳二道煤的煤渣作为助燃剂,以达到烧制所需温度。白善泥与煤渣的混合烧制同时增加了砂器的耐热急变性、透气性,烧制的饮食器具产品无毒无味,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养身的诉求。

2)工艺的分析。荥经黑砂器的烧制方式仍然延续了土坑烧窑的传统形式。烧窑的土坑形如馒头,在当地被称为馒头窑(图2)。技工师傅通过一个巧夺天工的杠杆设计,撬动一个笨重的馒头窑盖子,使之能够在烧制坑与还原坑上进行移动。在烧制时,窑内温度高达1300℃,近乎达到了瓷器的烧制温度。荥经黑砂器经过高温烧制,其坯料充分燃烧,混合在里面的煤渣燃烧后成为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作为饮食器具,起到净化、抗腐蚀、耐酸碱的作用,同时不产生化学反应,无毒无害。出窑时,工人会将周身烧透,通红的器物勾入还原坑中,再撒上杉木、松木屑。用天然植物的油脂通过高温氧化为砂器上釉,在砂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结晶,待其冷却后,表层自然呈现出银色的金属光泽。

2荥经黑砂器的现状

千年以来,当地人使用砂器烹饪食物的饮食习惯多以即煮即食为主,砂器很好地满足了炊具即为餐具的功能要求。目前,市场中砂器产品缺乏创新、功能单一、形式简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从而限制了砂器更好地发展。从80年代后期“荥经黑砂锅”成为其砂器产品的代名词可以看出,荥经黑砂器主要以砂锅、砂罐、中药罐等生活器具为主。直到现在荥经黑砂器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与战国时期釜、鍪等器物也是极其相似的(图3)。市面上所售卖的器型大都还是延续了千年以前的造型特征,例如烹饪砂锅仍然是“釜”的造型。日常生活中煲汤砂锅与当地春秋时期出土的陶釜大体相似,仍然是鼓腹、卷唇。药罐与当地战国时期单耳陶鍪造型基本一致。

荥经当地的黑砂器传承现状主要是以传统传承方式,如家族传承、子承父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以口传心授来延续。90年代之后中国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受到教育的年轻人更愿意去条件好的城市工作。当地的人们经济来源也不断拓宽,相当多的年轻人有更多其他从业选择。目前,黑砂器的制作人户不足五十,直接影响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其次,还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接触外来艺术的信息较少,创新创造的能力不足,从而致使其作品陈陈相因、模仿守旧,重形式而轻内涵。尽管在这类传承人中不乏技艺娴熟的人,但多已年过半百,缺乏设计创新的能力。这些技艺人没办法再依靠该行业去养家糊口。这种不断的恶性循环致使黑砂器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3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荥经黑砂器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设计意义

荥经黑砂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的意义在于延续其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此外,通过创新设计从黑砂器的触感、视觉感受,和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黑砂器,感知其地域文化内涵和文化哲理,进一步增强器物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推进传统工艺的发展。荥经黑砂器作为传统产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它的发展不断受到新材料、新技术的挑战。荥经黑砂器也尝试着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经济价值和突出自身文化价值。

4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荥经黑砂器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设计策略

4.1注重“材美”

荥经黑砂器的创新应以满足现代居家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依托品质,多样化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砂器产品从其功能、造型、审美等分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使用场景。荥经黑砂因时因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材美”就是荥经黑砂器的优势之一。

荥经黑砂器独特的“材美”是其优良品质的基础,其黑砂养生淳朴的自然属性正好契合消费者崇尚养身、亲近自然、慢节奏、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传统材料在新时代工艺的支撑下也迸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现代化的机械工艺大大缩短了人工成本,打破了传统砂器在产品制作上的局限性,融合更多设计方式,辅以创新制作出更加精美且符合现代生活家居的产品设计(图4),如茶壶、工艺品、墻面装饰、雕塑作品等。

材料,是依附于产品而言的,“材美”是人们在使用产品功能时候的体现。“功能变则器型变”,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以满足现代居家生活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为切入点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打破当下一如既往的产品形态。现代的铁锅、陶瓷锅基于居家生活方式的创新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突破传统造型,符合现代居家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挖掘出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空间中的多角度应用实践,拉动地方经济,给传承工艺带来良性循环。

4.2注重“工巧”

我国最早的手工艺技术文献《考工记》中有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关于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应牢牢把握住古学中的总结,“工巧”是传统工艺所必须保留并且继承的部分,也是活化传统的关键点。立足于此,荥经黑砂器的创新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的延续,实现技艺与创意的结合。

立足于传统,基于“工巧”的创新设计,在现代化的机械技术配合下,砂器的制作可以达到一个非常精细的程度,可以满足更多不同类别砂器产品的生产。第一,可通过与不同材料的组合进行创新设计,如:金属、木材、竹材等结合去扩展砂器产品发展的类型,从而拓宽砂器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的空间与价值(图5)。设计师创新设计的一组“天净砂”砂器。通过材料组合的方式,丰富外观造型,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天然材质与朴质的砂器结合进行设计,土与木的融合,产生刚柔并济的视觉效果和不一样的触觉体验。第二,以砂器功能组合的方式为指导,“工巧”的特质可以使得砂器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砂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在继承了砂器绿色环保、良好的透气性、耐高温的特性同时,满足了人们更多生活需求(图6)。设计师廖烨对荥经黑砂器的再设计系列作品——《桦》,产品包含了灯具、扩音器、果盘等,设计融合材料搭配、多样化功能组合的方式。

4.3注重传承方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发展并延续,而传承人的发展决定了该手工艺的存续。目前,传统手工艺发展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这是阻碍传统文化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黑砂器的传承属于传统传承方式,还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多元化的集体传承方式,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企业培训等进行联合培养。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当地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保护工作深入引导之下,曾氏砂器开始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在当地建立起了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模式的教育培养出大批具有砂器艺术的潜在人才。一些来此实习的年轻人由开始的喜爱到热爱,以成为新一代砂器技艺传承人为职业。当地文化教育中,将砂器的教育发展逐渐融入中小学,以参与砂器制作体验为载体了解当地砂器文化的发展、以及当地传统文化和历史,让广大的青少年感受到精湛的传统技艺和砂器文化的魅力。荥经黑砂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企业进行合作,与“宝马汽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之旅”的项目,扩展了人们对荥经黑砂器的认知,开展群体性传承。学员们能够面对面与师傅或者传承人交流并接受指导,极大地推动荥经黑砂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性传承(图7)。

保持荥经黑砂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专业化的传承人进行培养。当地几家形成产业化的砂器企业可以联合培养,并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之下开设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带动其他作坊中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可外派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砂器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可借助外部力量,与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专业设计师进行合作。在与优秀技艺工作者的合力推动下,扩展传统砂器的品类,开发出新的功能、元素、形式等,使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传承中进行多元化发展。

5结语

中国拥有悠久的制陶史,发明了各式各样的陶器。但是如今仍然活跃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且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却屈指可数,荥经黑砂器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一部分,荥经黑砂器继承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前的工艺,是一部黑砂陶工艺活化石。它既承载着古老文化,又体现着现代文明。传统黑砂器的现代化发展应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以满足现代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创新设计作为切入点,挖掘砂器在人们生活中存在的空间与价值,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智慧。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基层刑事技术的现状与创新探索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传承·融合·再创造——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