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在一档公开的电视节目里,男主持窦文涛询问女明星俞飞鸿的情感状况,后者1971年出生,已经47岁还没结婚。
这事虽然不算稀松平常,但窦老师的反应令人吃惊,他先是下了判断:人总得有一个家庭。随后又用手指了下脑袋说: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果然好涵养,依然侃侃而谈:其实一个人过的单身男人也很多。难以想象窦文涛这样的文化人,在节目上表现得像隔壁二大爷一样,看到单身女人,总以一种过来人的态度,一边唏嘘一边感慨:一个女人家,不结婚不要小孩,那能像话吗?
我原谅这些二大爷,因为《单身社会》这本书里做过统计,在 1957年美国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不婚的人们是“病态的”或“神经有问题的”。想想看,所有二大爷的出生年月日,他们保持这种偏见,不过是因为心智没有随着身体一起成长,人带着小时候的偏见顺利跨过了21世纪。
但我不能原谅窦文涛说这种话,一个知识分子,说单身有病,显而易见,是最近书读得太少了。
窦文涛持有的观念依然是传统社会的,认为即使选择单身,也是男人的特权,女人怎么可以悠闲笃定到47岁?他似乎完全没意识到,传统社会正在逐渐改变。
窦文涛在另一期节目里,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婚姻制度,认为婚姻是他人对一个人的绑架。男性一旦选择不结婚或者不生小孩,都能给自己找到一面大旗。
说实话也没多少人真的会很认真地问他们:会反悔吗?男人的反悔成本很小,六十岁那年忽然想要个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单身女性只要超过三十岁,不管是不是刻意选择单身,没事就能被周围人询问:真的不想结婚吗?真的不想生小孩吗?
我翻看《单身社会》这本书,得出的结论是这样,人类之所以越来越选择单身,原因很简单,单身更能保障个人利益。
在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比如日本,一人住,一人食都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事实。
在北京,大部分餐厅都需要一桌人才能吃好点,而香港几乎所有餐厅都有针对单身食客的午市套餐,一人例汤。
城市正在单身化,每个大城市都会有属于青年人的时髦社区,以前单身太苦了,女人只能凑合跟别人结婚,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人,都在问:结婚是为了什么呢?
即使是我这样的已婚妇女,也觉得结婚太不划算了,伴侣和孩子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就没办法把自己塑造得更好。
單身主义越来越流行,无非是因为人类越来越爱自己,没办法牺牲自己去爱别人。
询问单身人士,你后悔吗?这都是一种违背人性的问题,单身人士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他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会怎么样,只要做好规划,全然不是问题。倒是已婚人士,未来那么不可预测,你能预测枕边人的态度吗?你能预测小孩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吗?
当单身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选择,就不该提出单身会不会有病这种问题。只能说,城市发展太好了,人终于可以勇敢做自己。
应该提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为什么放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