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少华 江 遒(芜湖市科学技术局)
2018 年4 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芜湖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近年来,芜湖抢抓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 科创走廊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在下好创新“先手棋”上走在前列,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名列第29 位,城市创新力名列长三角第9 位。2019 年5 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和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在芜湖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了一市三省科技创新的突出成就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芜湖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精心制定建设方案,明确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瞄准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先行区、中部地区影响广泛的创新要素集聚地、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全市构建了“1+5+6”政策体系,支持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兑现2019 年度奖补资金2.35 亿元。在政策资金引导下,芜湖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强势崛起,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3.0%,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2.2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850 家,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41 家,其中国家级8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件,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
芜湖聚焦重点发展的微电子(汽车电子)、机器人、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设立每年10 亿元的产业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太赫兹工程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产业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激光产业研究院等42 个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2018-2019 年兑现绩效考核奖补资金4.94 亿元。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23 家,其中国家级43家。拥有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14 家,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与芜湖合作共建平台的大院大所有一半左右来自长三角地区。
近年来,芜湖面向全球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21 个,其中市重点扶持团队149个,扶持资金14.25 亿元。省重点扶持团队36 个,扶持资金2.37 亿元。团队企业成长迅速,已有5 家实现年销售收入超亿元,28 家实现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45 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3 家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氛围,出台了《关于建立人才工作防错纠错容错的实施办法(试行)》。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构建了《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1+5+6”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团队可叠加享受相关政策。探索建立了人才团队评审“三评”制,芜湖的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加强大院大所合作,芜湖市政府与中国科技大学等10 余所高校院所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每年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0 余次,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在芜湖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 科创走廊和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芜湖与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省科技大市场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在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上,奇瑞星途新概念车、钻石飞机CA42、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埃夫特舞龙机器人等31 项创新成果(产品)在芜湖产业创新展区集中亮相。全市34项创新成果获2019 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4 个项目斩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历史新高。
虽然芜湖在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市创新发展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如创新要素供给还不够优化,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创新资源集聚还不够快,高层次科技人才依然紧缺;产业创新支撑能力还不够强,高水平研发平台数量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等。下一步,芜湖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实现公共财政科技支出、研发投入占比、人才保有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核心指标进入长三角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一是科学谋划“十四五”创新发展,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依托优势创新主体,积极创建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率先突破一批前瞻性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西部创新增长极。二是奋力抢抓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建设和商合杭高铁通车机遇,全面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加速导入优质创新资源,呼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承接沪苏浙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安徽省承接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带。三是深入推进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芜湖国家高新区扩区,聚焦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超前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培育若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