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Ⅱ):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

2020-08-28 08:00李禾尧何思源闵庆文朱会林吴连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遗产地江苏文化遗产

李禾尧, 何思源, 闵庆文, 朱会林, 吴连勇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Ⅱ):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

李禾尧1,2, 何思源1**, 闵庆文1,2, 朱会林3, 吴连勇4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江苏省兴化市农业农村局 兴化 225700; 4. 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 南京 210017)

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识别与评估, 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其核心价值分布, 了解其重要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 并促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 以促进其价值实现。本文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系列文章的第2部分, 基于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 针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选择可行指标, 以2016年调查与统计数据为基础, 结合客观与主观评价方法, 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16年,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总价值为685.81亿元, 其中载体价值为363.09亿元, 服务价值(即年度流量价值)为322.72亿元。服务价值中品牌价值111.74亿元, 生态价值102.40亿元, 产品价值72.57亿元, 科技、社会、审美、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36.00亿元。显然,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多类型的价值载体, 其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能够反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复合功能与全球重要性。以载体价值为基础,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产品价值, 更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与突出的品牌价值, 值得管理者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品牌价值提升。该案例研究过程及其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能够适应具体遗产地系统特征, 反映遗产地价值构成与价值分布, 有助于遗产地基于价值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 进一步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相衔接, 并能够通过指标选择与动态监测评价其价值变动, 以服务于遗产的可持续管理。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价值评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自然保护地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农耕历史悠久, 农耕文化深厚, 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对世界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以及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 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 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1]。2005年, 我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之一, 截至2020年6月底, 列入GIAHS名录的项目有62个, 其中中国有15个。农业农村部于2012年开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发掘工作, 截至2020年6月底已发布5批118个项目。

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给出的定义, GIAHS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要素, 既包含物质方面的景观、农具、动植物等, 也包含非物质方面的农业知识、技术、民俗等, 具有鲜明的复合性; 这类遗产中农民参与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推动系统演化, 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活态性的系统; 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遗产, 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 蕴含其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技术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 随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范化, 如何认知、阐释和发挥其功能与价值, 既是保护工作的基础, 也是遗产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而识别其关键价值并对其进行评估, 是面向未来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使用的基础。

研究者已经从动态性、多样性和复合性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进行了探讨[3-5], 采用层级结构模型构建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专家和公众打分方式赋予权重[6], 但少有关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货币价值评估, 特别是对具体遗产地的固有价值及其区域带动价值的评估[7-8]。本文基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和评价方法, 以GIAHS“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进行实证研究, 选择评价指标进行核算, 分析其核心价值分布。一方面验证价值体系框架应用与量化方法在具体遗产地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为案例地开展基于价值的威胁因子识别、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为发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作用提供支持。

1 研究区概况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是人们应对水患威胁, 顺应水、利用水, 因水而宜形成的典型的湖荡地区湿地生态农业系统。在沼泽高地垒土成垛, 有效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 独特的垛田景观与“垛-菜/林-沟-渔”立体湿地农业体系,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 具有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产品多样性供给、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具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图1)。这种对水土资源的适应性利用以及立体多样的种植模式, 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9]。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地理范围为32°56′00.46″~33°07′11.87″N, 119°43′04.72″~119°55′ 49.46″E, 处于里下河平原最低洼处, 涉及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缸顾乡、李中镇、西郊镇、周奋乡等5个乡镇(2018年5月兴化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复), 总面积312 km2, 核心区40 km2。

2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包含存在价值和潜在价值两部分[10]。存在价值即已知价值, 是指农业文化遗产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对当代人具有的多样化意义, 表现在农业文化遗产地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 多样化的科研、教育、宣传、游憩服务, 其生态结构和功能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 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潜在价值则主要表现在农业文化遗产在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与代际平衡的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的存在可以为后代带来不同效用, 而有些效用在现实利用条件下尚未充分体现出来。

图1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位置(a)及其农-林-水复合系统结构(b)

本研究对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规划范围的存在价值进行评估, 评估项目包括载体价值与服务价值。载体价值主要是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物理基础——历史时期形成的传统农业系统中土地的价值, 作为资产存量的农业用地, 在价值估算时不考虑时间维度。服务价值则表现为载体存在的基础上持续产生的产品和服务, 分为9大类, 25小类,根据2016年价格进行评价。

价值评估是将所评价的功能纳入市场交易中以市场价格体现其价值。依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研究成果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等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与模拟市场法进行测算。根据统计资料, 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以及未利用土地。其中, 耕地和湿地面积最多, 均占到总面积的40%以上; 乔木林面积共计1 990.84 hm2, 其中针叶林78.01 hm2, 阔叶林1912.83 hm2。因此, 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 将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农田、草地和湿地4类。由于草地面积比例低, 在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农-林-水”复合系统中不占主导地位, 未进行评估。其他需要说明的是: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来自统计部门数据, 该指标值直接取用统计结果; 2)农田、森林和湿地都具有景观游憩价值, 将遗产地范围内各类景观游憩作为一个整体统计; 3)湿地固碳释氧作用是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 研究区域尚未查到合适的浮游植物调查资料, 无法满足核算要求, 因此该指标不做估算; 4)每类价值的具体评价指标基于该价值内涵针对案例地提出,其参数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在下一节集中说明。

3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存在价值评估

3.1 载体价值

3.2 产品价值

3.2.1 直接产品价值

参照兴化市统计资料, 2016年评价区域共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7.94亿元。

3.2.2 间接产品价值

3.3 生态价值

3.3.1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3.3.2 气候调节价值

据2010年泰州市(辖兴化市)林地资料, 评价区域有林地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0.2 t∙hm–2∙a–1。据此估算, 森林年固定3.32万t CO2, 释放2.42万t O2。根据《兴化统计年鉴(2016)》, 评价区域粮食、棉花(spp.)、油料作物和蔬果平均单产为7.2 t∙hm–2∙a–1、1.5 t∙hm–2∙a–1、2.5 t∙hm–2∙a–1和46.3 t∙hm–2∙ a–1。根据各乡镇播种面积, 估算农田年固定70.8万t CO2, 释放51.7万t O2。根据2016年瑞典碳税价格约为794.4元∙t–1, 工业制氧成本为1 000元∙t–1, 得到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森林固碳释氧价值为5 054.10万元∙a–1, 农田固碳释氧价值为10.80亿元∙a–1。

湿地水面率为0.112[13], 根据《兴化统计年鉴(2016)》水体面积为13 783.7 hm2, 夏季水面蒸发量为856.1 mm[14], 水汽化热为2.26 kJ∙kg–1。据此估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湿地夏季蒸发吸热量为2.99× 1013kJ。根据兴化2016年电费单价0.528 3元∙kWh–1, 湿地夏季蒸发降温价值为43.84亿元∙a–1。

3.3.3 水源涵养价值

兴化2016年降水量为1 536.7 mm, 蒸散量以占年降水量的55%计算, 得到森林年蒸发散量845.2 mm。根据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地表径流与降雨的关系得到针叶林与阔叶林林下径流分别为31.3 mm和8.4 mm[15]。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森林年涵养水源量1 311.83 m3。参考江苏省相关信息, 水库价格为8.73元∙m–3, 净化水质价格参照兴化农村水价4.08元∙m–3, 得到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68亿元∙a–1。

据《2016年泰州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兴化市当年水资源总量18.17亿m3, 其中地表水资源16.11亿m3, 地下水资源2.21亿m3, 重复计算量0.15亿 m3。参考江苏省相关信息, 水库价格为8.73元∙m–3, 得到兴化市湿地涵养水源总价值为158.50亿元∙a–1, 根据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所占区域湿地面积占兴化市湿地总面积比例10%估算, 得到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涵养水源价值为15.85亿元∙a–1。

农作物截留率一般取5%[16],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为16.76%, 土层厚度根据水田特征一般取0.6 m, 据此估算1.48万hm2农田可以涵养水源2 619.5万m3。参考江苏省相关信息, 水库价格为8.73元∙m–3, 得到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农田涵养水源价值为2.30亿元∙a–1。

3.3.4 环境净化价值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7], 阔叶林吸收SO2年均288.65 kg∙hm–2∙a–1, 针叶林为215.60 kg∙hm–2∙a–1; 阔叶林吸收氟化物4.65 kg∙hm–2∙a–1, 针叶林为0.5 kg∙hm–2∙a–1; 阔叶林吸收氮氧化物6 kg∙hm–2∙a–1, 针叶林为0.6 kg∙hm–2∙a–1; 阔叶林滞尘能力为10.11 t∙hm–2∙a–1, 针叶林33.2 t∙hm–2∙ a–1。森林年吸收SO2568.7 t, 氟化物8.9 t, 氮氧化物11.5 t, 滞尘6.43万 t。参考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实测数据, 负氧离子水平在4 000个∙cm–3左右, 按照水上森林估算(平均树高20.3 m),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内森林负离子水平在4.60×1020个。

由于研究区域尚未进行相关研究, 参考《北京市地方标准》建议的参照价格[18], 削减SO2成本为1 200元∙t–1, 削减氟化物成本为690元∙t–1, 削减氮氧化物成本为630元∙t–1, 削减灰尘成本为150元∙t–1, 可估算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森林每年吸收空气污染物价值1 034万元; 目前市场空气清新机性能为1.8×1014个∙台–1, 日运行费用为0.43元∙台–1∙d–1, 得到森林释放负离子价值为4.00亿元∙a–1; 森林的环境净化总价值为4.10亿元∙a–1。

农田植被对空气污染物吸收滞留作用原理与森林植被相同, 因此农田净化空气污染物实物量与服务量估算采用同上方法。

由于研究区域尚未进行相关研究, 参考北京地区研究[19], 农田吸收SO245 kg∙hm–2, 吸收氟化物0.38 kg∙hm–2, 吸收氮氧化物33.5 kg∙hm–2, 滞留灰尘0.95 kg∙hm–2。据此估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范围内农田可吸收SO2664.5 t, 吸收氟化物5.6 t, 吸收氮氧化物494.7 t和滞留灰尘14.0 t。按照削减SO2成本为1 200元∙t–1, 削减氟化物成本为690元∙t–1, 削减氮氧化物成本为630元∙t–1, 削减灰尘成本为150元∙t–1, 得到农田吸收污染物价值为111.50万元∙a–1。

湿地环境净化首先表现为水域水面能释放负氧离子, 测算公式同森林, 其中树高替换为水面上空高度。据此计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水面年释放负离子1.04×1021个; 按目前市场空气清新机性能为1.8×1014个∙台–1, 日运行费用为0.43元∙台–1∙d–1, 得到湿地释放负离子价值为9.10亿元∙a–1。

参考兴化饮用水源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COD含量取16.2 mg∙L–1, 湿地平均水深2 m, 每年湿地可以净化水体COD为6 570.2 t。参考2007年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单位COD处理成本5 800元∙t–1, 使用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到2016年为7 238.6元∙t–1, 据此估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湿地水质净化价值为4 755.90万元∙a–1。

3.3.5 防护减灾价值

根据兴化市林业局数据, 2016年评价区域内防护林面积40.5 hm2, 参考2010年北京防护林林地价格平均为2 247元∙hm–2, 根据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到2016年为2 612.2元∙hm–2, 据此估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森林防风固沙价值10.60万元∙a–1。

3.3.6 土壤保持价值

参考中国土壤侵蚀研究中无林地中等程度侵蚀的土壤侵蚀模数为150~350 m3∙hm–2∙a–1, 取中间值200 m3∙hm–2∙a–1, 根据兴化土壤容重1.33 t∙m–3, 得到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为266 t∙hm–2∙a–1。我国有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阔叶林0.5 t∙hm–2∙a–1, 针叶林7.8 t∙hm–2∙a–1。据此估计,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森林减少泥沙淤积量为9.5万m3, 根据江苏省2007年工程人工成本信息, 调整到2016年价格为20.8元∙m–3, 森林减少泥沙淤积价值为198.20万元∙a–1。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耕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9.70 g∙kg–1、全氮1.69 g∙kg–1、全磷0.45 g∙kg–1, 参考里下河流域土壤全钾含量18.60 g∙kg–1, 森林每年减少有机质流失2.66万t、氮892.32 t、磷237.60 t、钾 9 799.65 t。磷酸二铵化肥价格2 750元∙t–1, 含磷235.0 g∙kg–1、含氮212.0 g∙kg–1; 氯化钾化肥价格2 250元∙t–1, 含钾523.5 g∙kg–1; 有机肥价格400元∙t–1。因此森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为5 996.60万元∙a–1。

参考国家统计局林业平均收益数据(2005年), 调整到2016年为367元∙hm–2∙a–1。据此估算, 森林减少土地废弃价值为2.91万元∙a–1。综上,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内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6 197.72万元∙a–1。

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的功能与森林相同, 价值测算方式类似。在农田土壤保持量测算中, 耕地潜在土壤侵蚀模数与现实侵蚀模数分别为56.83 t∙hm–2∙a–1与11.41 t∙hm–2∙a–1[20]。据此估计,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农田减少泥沙淤积量为12.1万m3, 农田减少泥沙淤积价值为251.70万元∙a–1。农田每年减少有机质流失1.99万 t、全氮1 133.5 t、全磷301.8 t、全钾1.24万 t。据此估算, 农田减少养分流失价值为7 617.12万元∙a–1。农业平均收益依据《兴化统计年鉴(2016)》为8.46万元∙hm–2∙a–1。据此估算, 农田减少土地废弃价值为853.40万元∙a–1。综上,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农田土壤保持价值为每年8 722.22万元∙a–1。

3.4 科技价值

3.4.1 科学价值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自然、社会、人文等多学科研究对象,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具有国际研究和对比价值; 遗产地具有公益性, 是进行公众教育的场所。采用替代成本法, 以国内外研究项目预算经费以及中小学参观宣传教育费用、高等教育教学实习费用和图书图片论文出版费用进行测算。因参访费用包含在旅行费用中, 故不再重复计算; 出版费用一般纳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故基于科研项目预算经费进行估计。通过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查询明确标有研究资金来源的论文, 从2010到2017年约有校级到国际级科研项目18项, 以每个项目平均20万元估算, 基于科研项目的科学价值为50.00万元∙a–1。

3.4.2 技术价值

技术价值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工艺、操作和技能, 以替代成本法估算, 即达到现有产品产量和质量所需的现代技术成本(元∙a–1), 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现代机械等投入, 以及如果没有使用传统技术需要额外支付多少成本(元∙a–1)来购买相应产品。根据在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遗产核心区域进行的300余户家庭生产成本与消费成本调研, 技术价值为5 267.84万元∙a–1。综上, 研究区科技价值为5 317.84万元∙a–1。

3.5 社会价值

3.5.1 宣教价值

实地调研发现, 文化教育、环境教育等与科学教育难以分开, 一般都包含在游憩产品享受或科学调研过程中, 不再单独测算。

3.5.2 示范价值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对于展示农业在现代条件下所具有的生计重要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其管理对于充分发挥传统农业优势也具有示范意义。示范价值以费用支出法进行核算, 即其他地方到兴化以学习遗产管理为目的参访的总体费用, 邀请兴化遗产管理者到当地进行指导的费用以及兴化遗产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相关管理会议的费用。经过实地调研, 示范价值约为20万元∙a–1。

3.5.3 社会稳定价值

目前, 社会稳定价值中乡规民约带来的管理成本节省尚无可行的测算方法。综上,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社会稳定价值为5 137.60万元∙a–1。

3.5.4 社会发展价值

社会发展价值体现农业文化遗产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带动具有外溢效应。遗产地的运行和管理能够为当地社区和居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 具有就业安置价值; 能够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具有产业带动价值; 能够推动遗产地内和周边联通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3.6 审美价值

3.7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体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特质, 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传承性。文化多样性价值由支付意愿法和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文物保护等投入进行测算。其中, 根据兴化市提供的部门经费数据, 政府和社会保护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科普、生态修复等方面约7.67亿元。根据在遗产核心区进行的300余户家庭调查, 支付意愿下的文化多样性价值为5 104.84万元∙a–1, 据此得到文化多样性价值为8.18亿元∙a–1。文化特色价值由支付意愿法进行测算, 根据在遗产核心区进行的300余户家庭调查, 文化特色价值为4 625.19万元∙a–1。文化传承价值由支付意愿法和政府、社会对推广农业知识的经费投入进行测算。其中, 根据兴化市提供的部门经费数据, 政府开展农技培训和农业补贴中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方式传承的经费为198.00万元∙a–1。根据在遗产核心区进行的300余户家庭调查, 支付意愿下的文化传承价值为5 396.06万元∙a–1。据此得到文化传承价值为5 594.06万元∙a–1。综上,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文化价值为9.20亿元∙a–1。

3.8 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农业文化遗产中人地关系变迁信息所具有的帮助人类传承、反映、证实和补全一地农业历史的作用。传承价值由市场价格法测算, 即产品价值, 不再重复计算; 反映价值、证实价值和补全价值, 主要表现在遗产地作为历史证据的价值, 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评估, 基于各类出版物的年平均价值。从2013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2017年, 相关出版物(仅限图书、地图等, 期刊文献在科学价值中已经测算)共计12种, 以每种图书印数10 000册, 平均定价40元。据此估算,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历史价值为104.00万元∙a–1。

3.9 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是农业活动中形成的个人信仰和群体意识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限制和推动作用, 包括宗教信仰、文化认同、情感表达和思想价值。主要以支付意愿法进行测算。宗教信仰价值可以分解为对宗教文化的认同和支持以及在这种认同下的行为导致的生产行为的延续, 分别在文化价值和产品价值中予以测算。情感表达具象为对景观的塑造、记录、描绘等行为及其产出, 在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中予以测算。思想价值是对遗产地整个农业发展历史中人地关系动态的认知和理解所表现的价值观, 目前尚无合适指标进行单独价值测算。

文化认同价值以补偿意愿法测算, 即垛田作为最为典型的文化符号, 遗产地居民对于保留这个符号来体现其文化认同的支付意愿。根据在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遗产核心区进行的300余户家庭调查, 文化认同价值为5.23亿元∙a–1。

3.10 品牌价值

遗产品牌价值主要表现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品牌使农业系统整体和组分可以产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引起消费者对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及其产品品质的信赖, 对旅游服务的满意, 对垛田文化的认可等, 使得消费者更愿意到地参访并为其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在本研究中,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价值可被认为间接产品价值[21]; 对直接产品增值价值采用品牌增值系数测算, 遗产地品牌价值=直接产品价值×品牌增值系数[22]。这里对品牌增值系数以经验化方法得到, 基于前人对国内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遗产标识的代表性产品与周边同质产品的价格差异[23], 得到一个平均品牌增值系数为5。以此为基础, 根据报告测算的产品直接价值27.94 亿元, 可以得到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GIAHS品牌价值为111.74亿元∙a–1。

4 结论与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总价值为685.81亿元(2016年), 其中载体价值为363.09亿元, 约占52.94%, 这表明土地的存在是作为GIAHS为本地与区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关键。世界范围内对于GIAHS的研究已经发现, 务农人口老龄化、农业人口流失、城镇化等因素导致的农业用地流失, 已经成为威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因素[24-25]。因此,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保护首先必须保障农田土地性质不变。

年度流量价值, 即服务价值为322.72亿元, 约占总价值685.81亿元的47.06%(图2a)。其中品牌价值111.74亿元, 占总服务价值的34.62%; 其次是生态价值, 为102.40亿元, 占31.73%; 再次为间接产品价值, 为44.62亿元, 占13.83%; 最后是直接产品价值, 为27.97亿元, 占8.67%。作为农业系统多功能性代表的体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非常高的生态价值, 集中体现在湿地水体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及其服务价值, 湿地生态价值占系统总生态价值的78.89%(图2b)。对其价值测算得到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达58.60万元∙hm–2, 高于我国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平均约41.85万元∙hm–2)[26], 为人们提供可观的生态环境福利。湿地内还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和鱼类, 也是水稻()、茭白()、荸荠()等主要农蔬作物的生长空间, 湿地水源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是实现巨大的直接产品价值的基础; 此外,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农-林-水”立体景观中湿地水面是主要组成部分, 其景观特征及其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 直接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景观作为一种资源, 有机会成为丰富农业人口收入, 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切入点[27]。调查表明, 遗产地所位于的里下河流域, 其天然沼泽湿地面积较1988年下降75%, 严重威胁湿地内栖息和觅食的鸟类。因此, 作为生产、景观和生态服务基础的湿地, 对其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26]。同时, 从生态价值评价过程看, 目前对系统的基本生态过程的研究仍显不足, 部分生态价值评价的关键参数由于缺乏研究、时效性弱等不够精准。

本研究也发现, 当前,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地的农产品上, 源自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结果的信任。这种基于产品的品牌理解和推广虽然主流且有效, 但也相对限制了品牌的辐射和影响力, 淡化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28]。对品牌价值在遗产保护与利用上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议题。借鉴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研究[29-30],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应当更多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 体现GIAHS所在空间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既有农产品、景观游憩产品、科普教育和旅游设施等有形产品, 也包括无形产品, 如基于农事时令的游憩体验、服务态度、服务标准化等, 全方位塑造品牌形象, 从而对进入这一空间的人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得到他们行为上的认可。

图2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年服务价值构成(a)及其生态价值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分布(b)

同时,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还具有较大的社会文化价值, 包括科技、社会、审美、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 约占总服务价值的11%, 达每年36.00亿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一直是学者和保护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不但因为它们体现了农业产生和发展中蕴含的人地深层关系, 保留了历经历史考验的传统智慧, 而且对于启示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31]。但研究也发现由于指标确定与数据获取难度大, 目前学界对该部分价值存在低估。结合品牌效应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 应当考虑通过全方位的挖掘、认定和宣传将该类价值具象化、品牌化; 同时, 对无法进行货币评估的价值, 如思想价值等, 可以进行层次分析, 以专家打分的形式, 为同级价值设定相对价值系数, 依据同级可量化价值进行赋值。

这一案例研究表明, 所建立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较为全面地囊括了传统农业系统丰富的要素与功能, 能够在景观尺度上指导识别传统农业系统的关键价值, 有助于管理者挖掘和整理其系统特征和保护对象。同时, 对价值体系内不同价值丰富而清晰的内涵说明能够为研究者针对研究对象特征与数据获取条件选择具体的价值核算指标提供支持, 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核算指标的细化与核算方法的优化。因此, 在空间上, 将其他案例地广泛地对标这一价值体系可以揭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价值, 通过价值评估可以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帮助明确其脆弱性和威胁因子, 寻找价值增长潜力, 将潜在价值不断转化为现实价值, 形成有针对性的遗产可持续管理体系, 进而全面提升遗产地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时间上, 基于价值体系寻求核算指标、参数并对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 能够动态追踪遗产在生态维持、经济发展、社会维系、文化传承等功能上的变化, 为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32]。

不过, 这一实证研究也表明, 对涉及到人类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价值存在直接评估的困难。一方面, 可以寻找更完善的模拟市场方法进行定量化的价值度量; 另一方面, 可以寻求上述价值的实体载体, 将其转化为产品价值等进行定量化度量。相比于前人进行的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尽管在具体数值上因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无法做到精准, 但可以为政策决策者、保护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以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区域内其他社会经济价值进行比较的依据, 帮助做出更好的遗产保护管理决策; 为进行区域内自然保护地的归并优化与整合管理提供依据; 为管理决策者在区域保护与发展协调决策中提供科学基础。

[1] 闵庆文.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文名称及其他[J]. 古今农业, 2007, (3): 116–120 MIN Q W. Explanation of GIAHS and other related questions[J].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2007, (3): 116–120

[2] 闵庆文, 孙业红.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 资源科学, 2009, 31(6): 914–918 MIN Q W, SUN Y H.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of agro-cultural heritage[J]. Resources Science, 2009, 31(6): 914–918

[3] 闵庆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 资源科学, 2006, 28(4): 206–208 MIN Q W. GIAHS: A new kind of world heritag[J]. Resources Science, 2006, 28(4): 206–208

[4] 吴江洲, 李映辉, 熊礼明.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9): 302–306 WU J Z, LI Y H, XIONG L M. A research review of study on agri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2, 28(9): 302–306

[5] 李明, 王思明. 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J]. 中国农史, 2015, 34(2): 123–130 LI M, WANG S M. Research on the value com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J].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15, 34(2): 123–130

[6] 刘启振, 王思明, 胡以涛. 略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划分及评价体系[J]. 古今农业, 2015, (1): 75–83 LIU Q Z, WANG S M, HU Y T. The valu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o-cultural heritage[J].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2015, (1): 75–83

[7] 张灿强. 推动乡土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5): 53 ZHANG C Q. Promoting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ive agricultural heritage[J]. Rural Work Newsletter, 2017, (5): 53

[8] 崔峰, 李明, 王思明.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12): 156–164 CUI F, LI M, WANG S M.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gro-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Xinghua’s Duotian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12): 156–164

[9] BAI Y Y, SUN X P, TIAN M, et al. Typical water-land utilization GIAHS in low-lying areas: The Xinghua Duotian Agrosystem example in China[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4, 5(4): 320–327

[10] 何思源, 闵庆文, 李禾尧, 等.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Ⅰ): 价值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DOI: 10.13930/j.cnki.cjea.190881 HE S Y, MIN Q W, LI H Y, et al. Value typology and evalua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0, DOI: 10.13930/j.cnki.cjea. 190881

[11] 王兵, 郑秋红, 郭浩. 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的中国森林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21(2): 268–274 WANG B, ZHENG Q H, GUO H. Economic value assessment of forest species 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hannon-Wiener index[J]. Forest Research, 2008, 21(2): 268–274

[12]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等.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8): 1243–1254 XIE G D, ZHANG C X, ZHANG L M,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ased on per unit are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 30(8): 1243–1254

[13] 李菲菲. 平原圩区水体生态服务功能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8: 44–58 LI F F. Study on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water bi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in polder area[D]. Yangzhou: Yangzhou University, 2008: 44–58

[14] 万晓凌, 马倩.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J]. 江苏水利, 2005, (7): 29–30 WAN X L, MA Q.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aporation capacity of Jiangsu Provice[J]. Jiangsu Water Resources, 2005, (7): 29–30

[15] 龚诗涵, 肖洋, 方瑜, 等.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调节特征[J]. 生态学报, 2016, 36(22): 7472–7478 GONG S H, XIAO Y, FANG Y, et al. Forest ecosystem surface run-off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 36(22): 7472–7478

[16] 吴松钦, 雷军成, 汪金梅, 等. 五马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45(10): 151–155 WU S Q, LEI J C, WANG J M, et al. Evaluation on farm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Wuma River Watershed[J].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7, 45(10): 151–155

[17]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 北京: 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8: 191–210 Editing Group of National Condition Reseach Report of China Biodiversity. National Condition Reseach Report of China biodiversity[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1998: 191–210

[18]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T 659—2009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技术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0 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DB11/T 659—2009 Specification for 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Assets[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0

[19] 杨志新, 郑大玮, 文化. 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4): 564–571 YANG Z X, ZHENG D W, WEN H. Studies on service valu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in Beijing region[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5, 20(4): 564–571

[20] 孙新章, 谢高地, 成升魁, 等. 中国农田生产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4): 156–159 SUN X Z, XIE G D, CHENG S K, et al. Services for soil conservation and its monetary value of Chinese cropping system[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5, 19(4): 156–159

[21] 谢泽氡, 马遵平. 基于品牌权益法改进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评估[J]. 企业经济, 2015, (1): 17–22 XIE Z D, MA Z P. On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brand value based on the improved model of brand equity method[J]. Enterprise Economy, 2015, (1): 17–22

[22] 郭倩倩, 宋敏, 周元春, 等. 基于Interbrand模型的山西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估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3): 450–455GUO Q Q, SONG M, ZHOU Y C,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brands with geographical indic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5, 36(3): 450–455

[23] 田志宏. 农业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C]//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产品研讨会. 北京: 2017 TIAN Z H.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s in China GIAHS: An economics perspective[C]//Workshop on GIAH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Beijing: 2017

[24] QIU Z M, CHEN B X, NAGATA A. Review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romotion, i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Japan[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3, 4(3): 231–24

[25] 胡伟芳, 张永勋, 王维奇, 等. 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特征与景观资源利用[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12): 1752–1760 HU W F, ZHANG Y X, WANG W Q, et 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utilization in agro-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Lianhe Terrace[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7, 25(12): 1752–1760

[26] 张翼然, 周德民, 刘苗. 中国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71个湿地案例点为数据源[J]. 生态学报, 2015, 35(13): 4279–4286 ZHANG Y R, ZHOU D M, LIU M.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 research of Chinese inland wetlands based on case study[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 35(13): 4279–4286

[27] 赵联远, 苏杰, 刁猛, 等. 水上森林、湿地资源、生态旅游一体化建设与保护浅析[J]. 江苏林业科技, 2011, 38(1): 55–57ZHAO L Y, SU J, DIAO M, et al. Analysis on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aquatic forest, wetland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tourism[J]. Journal of Jiangsu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38(1): 55–57

[28] 成广军. 依托世界旱作农业文化遗产打造小米品牌[J]. 世界遗产, 2015, (10): 71 CHENG G J. Building millet brand by relying on global dryland agricultural heritage[J]. World Heritage, 2015, (10): 71

[29] 陈晓芳. 旅游景区品牌建设探讨——以泰宁大金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 科技和产业, 2012, 12(6): 43–46 CHEN X F. The br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scenic spot is discussed — taking the scenic area of Big Golden Lake as an example[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ry, 2012, 12(6): 43–46

[30] 朱瑞平. 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8(2): 63–65 ZHU R P. A tourist experience-based research of the brand value-related factors in geopark tours[J].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2011, 28(2): 63–65

[31]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991–994 SUN Y H, MIN Q W, CHENG S K. Value of the GIAHS-China traditional rice-fish 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4): 991–994

[32] 焦雯珺,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11): 57–60JIAO W J, MIN Q W. Analysis on the key issues in the monitoring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J]. Study on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2019, 4(11): 57–60

Evaluation of the Xinghua Duotian Traditional Agro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LI Heyao1,2, HE Siyuan1**, MIN Qingwen1,2, ZHU Huilin3, WU Lianyong4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Xinghua City, Jiangsu Province, Xinghua 225700, China; 4. Jiangsu Station of Seeds Southern Propa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Nanjing 210017, China)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AHS) hinges o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complexity, reflected in multiple values. These value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ecolog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thus entailing an integrated value typology and possib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es, focusing on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agro-systems wit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human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is value typology to specific cases so that certain evaluation indices can be proposed and valuation methods tested to confirm their practical feasibility, and to identify any gap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this in mind, an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the Xinghua Duotian Traditional Agro-system (XDTA) in Jiangsu Province,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GIAHS), this research assessed its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value typolog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value of a GIAHS site was assessed, and as a second part of the two-part series of value typology and evaluation of IAHS, this paper presented a core value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multi-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i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eritage site.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value system of the IAHS, this paper selected indices relevant to the land use and ecosystems of the XDTA, and collected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cluding the literature,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social survey. The existence value of this GIAHS in 2016 was assessed following appropriate calculation approaches based on previously proposed evaluation methods, which covered a direct market approach, alternative market approach, and simulated market approach. Most of these approaches were widely used and proved feasible in the eval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XDTA in 2016 was 68.581 billion RMB Yuan, of which the carrier value was 36.309 billion RMB Yuan and the service value was 32.272 billion RMB Yuan. For the service value, the brand value was 11.174 billion RMB Yuan, the ecological value was 10.240 billion RMB Yuan, the product value was 7.257 billion RMB Yuan, and the value of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esthetics, culture, history, and spirit summed up to 3.600 billion RMB Yuan. Therefore, as a GIAHS, XDTA is a multi-type value carrier, the value system of which can reflect the multiple functions and global significance of GIAHS. Carrier value is the base for other product and service values, and a wide range of ecological values and outstanding brand values were also identified. These results could be regarded as basis for targeted conservation and brand value promotion for local governors.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aforementio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value typology system is applicable to certain heritage sites, with their specific features reflected and evaluated by carefully selected indices and a combination of evaluation approaches. Valu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an be manifested to support targeted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to further integrate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However, more accurate evaluation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selection of indices and their evaluation, which is achievable by deeper research into the expla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non-materialistic values. Through index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dynamic monitoring of heritage sites, it is possible to generate a consistent value database to assist in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heritag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AH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Value evaluation; Xinghua Duotian Traditional Agro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Natural protected area system

, E-mail: hesy@igsnrr.ac.cn

Dec. 15, 2019;

S-1; [S-9]

10.13930/j.cnki.cjea.190882

何思源,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生态系统动态与保护地社区协同发展。E-mail: hesy@igsnrr.ac.cn

李禾尧,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文化遗产与社区参与。E-mail: lihy.16b@igsnrr.ac.cn

2019-12-15

2020-01-28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7YFC0506404)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22000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404)和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2200020)资助

李禾尧, 何思源, 闵庆文, 朱会林, 吴连勇.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构建及评估(Ⅱ):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价值评估[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28(9): 1370-1381

LI H Y, HE S Y, MIN Q W, ZHU H L, WU L Y.Evaluation of the Xinghua Duotian Traditional Agro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0, 28(9): 1370-1381

Jan. 28, 2020

猜你喜欢
遗产地江苏文化遗产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数读江苏
与文化遗产相遇
数独江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数读江苏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