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形人研究现状及相关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0-08-27 12:59张炜捷王健英尹相宜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黄帝内经

张炜捷 王健英 尹相宜

[摘要] 五形人思想源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书中对五形人的体质辨识及发病倾向给予了基本阐述,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完整且重要的中医体质分类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中五形人的论述及其现代系统性研究进展,提出可参考现有的中医体质辨识技术,并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共同为构建五形人体质辨识技术奠定基础,从而为中医养生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五形人;黄帝内经;中医体质学说;五行学说

[中图分类号] R22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7(b)-0038-04

[Abstract] 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people originated from the Spiritual Pivot:Twenty-five Types of People Divided According to Yin and Yang. The book gives a basic exposi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isease predisposition of five elements people, which is the most complete and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in the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ussion of five elements people in the original text of the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and the progress of modern systematic research,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can be referred to and combined with modern biological research to jointl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peopl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 maintenance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Five elements people;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theory; Five elements theory

中医体质学说于1978年由王琦[1]确立,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方法,首次明确了中医体质的概念,即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不同类型体质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体质一词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相关的内容记载,《黄帝内经》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的体质分类方法,其中中医五形人体质学说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依据划分人体体质,构建五形人体质体系。五形人体质分类法依据人的外形、性格、适应季节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等维度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再根据五音的不同属性,在五形的基础上各推演出五种亚型,由此构成阴阳二十五人[3]。虽然五形人分类法经典并且分类条目详细,但是至今为止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4],临床运用较少,普及度不高。因此,本文通过对五形人原意及研究现状的归总,基于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机制相结合的角度,期望构建更为客观可行的五形人体质辨识技术,共同为构建五形人体质辨识技术的推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1 五形人学说的原文论述及现代研究

先秦古代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医朴素的认知观和方法论,中医学汲取古代哲学的象思维、天人合一、中庸、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等思想,与古代哲学之间存在着紧密深刻的关联[5],五形人体质划分法正是中医学与古典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之一。

1.1 五行

1.1.1 五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阴阳五行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尚五文化及古代先民以象隐喻为主导的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成就了五行学说的发生发展[6],后来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加工后形成了如今较为成熟的五行理论,它系统地阐述了世界万物阴阳位与度的自然规律。

最初的五行名为五材,诞生于殷商时期[7],有明确文献记载的第一次把五行作为方法论来解释哲学问题的是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8],随后人们在几千年间的时间里不断赋予了五行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五行第一层朴素的哲学含义正如《尚书大传》所云:“五行即五材也,谓之行者,谓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则世所行用也”,这时的五行不仅包含单纯的“五材”含义,更代表世界万物包含“天道”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此时应从整体系统角度解读五行才具有清晰的意义[9]。之后五行的意义逐步得到完善,进而衍生出更深一层的哲学含义,人们利用五行阐述自然界的规律,对五行的认知从表象深入到它的内部结构与交互作用[10],实现了五行从形而下的物质到形而上哲学的抽象[11],为日后对五行哲学意义的不断丰富打下了基础。

1.1.2 中医五行思想的基本内涵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整个学术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因此了解中医阴阳五行思想可从以道家为主的古典学派着手[12]。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总纲,“一”指天地精元、元气,“二”即指对立统一的阴阳二气,而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创造了世间“万物”,万物的产生、变化、发展均来自于阴阳二气的相生互化、升降开合。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提出的“五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13],范崇峰[14]也认为五行是阴阳位与度的不同所形成的物象。因此,笔者认为五行从属于阴阳。

单从五行思想本身来看,五行学说包含了抽象的、表意的逻辑符号[15]和动态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两大类内涵。抽象表意的逻辑符号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各自的特征,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木德周行,其用曲直,其类草木”“木曰敷和,其藏肝”,阐明了木具有能屈能伸、刚柔兼济的特征,同时《黄帝内经》还将五行与藏象学说相结合,将肝对应于木,利用五行理论阐述脏腑特征[16]。深一层含义是五行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转化关系,这是对五行功能的抽象化,用以阐述人体自我调控,各脏腑机动制衡的规律[17],主要包括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规律[18],而《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五行生克规律较其哲学本意更加深入复杂,张登本等[19]认为《黄帝内经》在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解释各脏腑间生理病理关系时,并未受五行哲学理论的约束,《黄帝内经》发现并阐述了任意两脏之间均存在相生相克的关联,这种关系是互相的、多向的,更多情况下是一脏对多脏,多脏对多脏的生克关系。

1.2 黄帝内经原文中五形人的论述

纵观《黄帝内经》,书中虽未明确提到“体质”二字,实际上处处皆可体现体质的重要性。《素问·刺法论》中提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了平和的体质是决定是否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外,《黄帝内经》共论述了4种体质分类法,而以五行理论为核心的五行分类法是最系统及详细的一种。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一章详细讲述了五形人体质分类法,开篇即强调五行思想是指导五形人体质划分的重要思想,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基于五行哲学理论,原文将人体的体格、肤色、形态、性格、四季发病倾向等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五色五音属性及气血盛衰的不同层次分出五种亚型,由此构成阴阳二十五人。除此以外,原文还针对五形人体质提出相关体质调理方法,比如应注重“年忌”,文中认为年忌之年人体易感受病邪,应当注重休养;又如在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针刺治疗时,应依据患者的气血顺逆和通滞情况辩证施针[20]。

五形人体质分类法是以五行为主线的分类法,因此扎根于五行哲学思想,其体质特征与五行特征相符,同时遵循五行之间动态的相互转化。例如木形人的体质特征与“木”的秉性相似,由于“角”音为木的声音,因此“木形之人,比于上角”;又因木主东方,苍帝为东方,因此“似于苍帝”;木在春夏季发芽生长,秋冬季凋零,因此“能春夏,不能秋冬”。除此以外,五形人无论从声音、地域、肤色、形体外貌、行为举止、心理特征、性格特点还是对疾病的易感性等方面均符合其对应五行属性的秉性特征。

1.3 五形人的现代系统性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中医界部分研究者从很多方面对五形人原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也有人对《黄帝内经》中未提到的发病倾向以及养生调理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同时五形人理论也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对于《黄帝内经》原文的研究,金浩埈[21]采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阴阳五态人和五形人体质的形成因素、分类方法,明确了体质划分的理论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调理方案。刘佩东等[20]则系统剖析了《黄帝内经》原文中的体质学思维,同时提出现代体质学研究应更加着眼于经典的研究,应当在传承并保留《黄帝内经》体质学思维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予以创新。

在临床应用方面,刘艳霞等[22]发现木、火形人多秉木火之气,属阳,其生发之性易导致阴虚火旺等症候,故临床可用滋阴降火之品调和阴阳,而土、金、水形人多具收敛收藏之性,属阴,多阳气不足,易导致痰饮、淤血等,故临床可用补阳之品调和阴阳。庄红艳等[23]在五形人体形类型与抗精神病药致椎体外系反應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木形之人在服用精神病药后更易出现椎体外系反应,而椎体外系反应多表现为震颤,从中医角度解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木,符合木形之人的发病特征。《黄帝内经》首次从外貌性格等方面对五形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谓中医体质学说之渊源,然而由于其尚未普及,临床应用较少,因此日后可更加着眼于五形人体质划分的研究,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指导。

2 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的建立

2.1 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构建的现状

关于中医阴阳五形人体质划分的研究较少,相应的体质辨识技术的构建也尚处起步阶段。根据检索现有文献,较为系统完备的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是由崔迪[24]设计的,崔迪采用文献研究法、量表法、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手段,并结合文献整理,立足于中医理论,归纳总结出阴阳五行人的内涵要素和分类标准,从而设计出以五行为纲、阴阳分目、类分体质的辨识量表。

此量表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中不够通俗、难以理解和难以应用的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生理体质与病理体质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并详细描述其生理及临床表现,有利于进一步指导日常养生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5]。

2.2 现有的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五形人体质分类法的辨识技术处于萌芽时期,尚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客观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操作性不强,应结合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探寻其存在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共同建立更加完善的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

2.3 从现代生物学机制的角度完善

随着现代九型体质分类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探索其现代生物学机制,以辅助辨识,正如逯敏等[26]在《证候-体质-基因组学研究模式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的,“体质学说与基因组学都具有遗传本质,都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而存在某些变化,这些相似性又决定了体质与基因组学的相互关联”。到目前为止,利用生理生化病理以及免疫学指标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27],于2009年4月第1次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就应用了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因此,在研究如何完善五形人体质辨识系统过程中,同样可以将流行病学、人类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学科结合到体质辨识技术中来,目前也已有少数研究对此有所涉及。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出发,一些临床调查发现疾病的易感性与五行体质存在相关性。胡新菊[28]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200例患者中木型体质及金型体质人数最多,同时研究发现不同体质对不同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发病倾向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体质还将对证候的形成与演变产生关键性影响。而蔡东林[29]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五行体质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体质为金型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土、木型,证型方面肝郁脾虚型患者比例最高,其次为肝肾阴虚型及淤血阻络型,这从五行体质的角度揭示了体质对于疾病易感和发病倾向的重要性。

学术界部分学者从分子机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医五形人亦初见成果,孙淑娴等[30]在分析Th17细胞分化的自稳调节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时,发现Th17分化的自稳调节现象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且初步的实验也证实了Th17在人体内的分化水平某种程度上应证了中医体质学中“体质可分”和“体质可调”的理论。赵蔚波等[31]在探讨中医体质可分问题时,提出可运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不同体质人群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从而探索不同体质人群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发现相关体质类型的基因标志簇,为体质划分提供依据。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微观角度阐述体质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并结合对《黄帝内经》原文的研究,完善现有的体质辨识技术,可增强其客观性、科学性,从而减少主观意识产生的偏差。

3 总结

五形人体质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完整系统的体质分类方法。然而现代研究更集中于九型体质分类法,有关五形人体质的研究挖掘较少,并未完全继承《黄帝内经》中体质思维的特点及优势。同时,与五形人有关的中医体质辨识技术尚处于萌芽阶段,且多为主观的描述,缺乏客观化及标准化的研究,操作性不强。因此日后可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在对原文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五形人体质学说在五行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五行属性及其相生相克原理来阐述人体体质奥秘,为中医养生及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指导,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应当更加着眼于对中医经典的研究,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共同为促进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國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6-15.

[2]  张梦醒.“王琦气郁调体方”干预气郁体质效果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70-72.

[3]  路漫漫,鞠宝兆.《黄帝内经》五形人体质类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3910-3912.

[4]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5]  董艳,姚魁武,刘咏梅,等.论中医的古代哲学内涵[J].中医药导报,2019,25(9):15-18.

[6]  温世伟,贾春华.基于象隐喻的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建构作用[J].中医杂志,2019,60(3):181-185.

[7]  陈德述.略论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2):1-5,11.

[8]  李林贤,袁淑琴.《洪范》五行的本义[J].西部学刊,2018(7):5-11.

[9]  高先华.论五行起源[J].人文论谭,2017:345-353.

[10]  李国祥,鲁明源.《黄帝内经》中四时五行的起源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99-3102.

[11]  李艺.浅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五行学说的原理[J].北方文学:下旬,2017(1):143.

[12]  李雪锦.从自然辩证法浅谈中医五行学说的合理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9):112-113.

[13]  刘哲.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35.

[14]  范崇峰.从《黄帝内经素问》看阴阳五行实质[J].中医学报,2018,33(12):2362-2365.

[15]  王忠,武嫣斐.从五行思维模式探讨中医五行学说实质[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6):5-7.

[16]  佘燕达.基于知识发现的《黄帝内经》肝藏象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18-20.

[17]  韩诚,郭蕾,张俊龙,等.《黄帝内经》五行学说的源流及应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486-4490.

[18]  刘艳丽,韩金祥.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468-471.

[19]  张登本,孙理军,李翠娟.论《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J].中医药文化,2018,13(6):39-45.

[20]  刘佩东,安琪,史丽萍,等.《阴阳二十五人》《通天》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框架[J].世界中医药,2018,13(2):312-316.

[21]  金浩埈.《黄帝内经》五形人与阴阳五态人辨识与调理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58-66.

[22]  刘艳霞,孙欣,任红艳.《内经》五形人特征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0):138-139.

[23]  庄红艳,尹冬青,杜渐,等.五形人体形类型与抗精神病药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6):2732-2735.

[24]  崔笛.中医阴阳五行人体质辨识方案方法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28-123.

[25]  崔笛,杨殿兴,殷海宽,等.中医阴阳五行人体质分类法的建构[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5):1173-1175.

[26]  逯敏,賈妮.证候—体质—基因组学研究模式的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3-4.

[27]  王睿林.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13-1614.

[28]  胡新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19):2793-2795.

[29]  蔡东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五行体质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初探[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18-20.

[30]  孙淑娴,倪诚,王济,等.Th17细胞分化的自稳调节及其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36(3):603-605.

[31]  赵蔚波,王琦,郑燕飞,等.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9,36(10):942-945.

(收稿日期:2019-12-02)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下)
黄帝内经 灵枢·始终(上)
《黄帝内经》对老年颤证论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