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的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20-08-27 08:09梁双陆刘林龙崔庆波
当代经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贸区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梁双陆 刘林龙 崔庆波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自由贸易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制研究》(15CJL051);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区域合作理论创新高地》(C1762401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梁双陆(1970—),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博士,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刘林龙(1989—),男,满族,河北唐山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崔庆波(1981—),男,云南昆明人,博士,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摘要]文章从理论上对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5个区域自贸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并可以通过相应安稳剂检验,南美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又验证了自贸区通过投资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5种路径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欧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洲地区,自贸区的成立还可以通过投资结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关键词自贸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合成控制法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731[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3-0461(2020)08-0036-11

一、问题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自由贸易区是在多边贸易体制规则下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重要动力,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潮流。在世界各个自贸区之间进行的跨国贸易总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50%。近年来,各国、各地区之间将自贸区的合作商谈作为经济合作商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贸协定已成为大国开展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的重要手段。世界自贸区格局的这些新的变化使我国下一步签署自贸协定面临更多压力,截止到2019年9月,我国已经签署了17个自由贸易协定,贸易额已经超过我国贸易总额的40%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规模也有限[1]。为了确保我国在全球自贸区格局调整中不被边缘化,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会议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自贸协定的签署,是我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考量,这也表明与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建设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自贸区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来看,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减弱,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體的部分指标增长出现回落,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2019年10月,通常用来衡量国际贸易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即BDI指数,每日均值比9月份低了585个点,一些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PMI等先行指标,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对外贸易也进入低潮期,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内部需求增长未能发挥出较大作用,生产要素成本又不断上升(毛胜勇,2018),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世界各区域特别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增加,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成为迫切需求,而此时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不断成立起来的自贸区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自贸区的成立是否能够真正的推动世界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自贸区成立推动产业升级的路径又是什么?本研究拟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自贸区成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利用合成控制法对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自贸区的成立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关系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通过模型验证自贸区的成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以便为我国乃至世界自贸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各种自贸区成立数量的增加,很多国内外学者对自贸区相关问题,特别是自贸区成立后的影响效应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但针对自贸区成立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来看,以往研究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贸区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

自贸区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从短期来看会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会对地区的投资、贸易、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来看,还可以对地区的产业与经济转型产生影响[2](曾定茜,2015)。在规范的法治环境下,自贸区的成立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资,加大本国市场中外资企业的投资力度,通过对上海自贸区的研究,可以发现外资企业通过自贸区内的股权交易投资平台,境内企业获得了外资股权的融资,境外企业则通过这一平台采用定向增发方式扩大了东道国境内的资本流入[3](陆晓扬,2014)。成立自贸区可以对外商的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建立配套的制度以降低金融风险对市场冲击,是未来大力发展自贸区建设、健康引导投资的重要举措[4](左思明,2018)。自贸区的成立可以为贸易带来较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型,推动一般进出口贸易和创新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5](王鹏、郑靖宇,2017)。从技术创新的影响来看,自贸区的成立能够给各个成员国技术创新都带来好处,且影响能力要强于区域一体化组织,但对成员国内部各国家技术水平影响程度会产生差异[6](黎绍凯、李露一,2019)。

(二)有关自贸区的定量研究

随着数理模型与计量方法的不断成熟完善,许多学者打破了对自贸区进行政策层面定性研究的方法,采用了较为前沿的“范式框架”下的准自然方法研究自贸区政策效应,并逐渐将这一方法发展完善成熟。Thomas[7](1997)、Achterbosch[8](2005)等通过动态GTAP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i Project)分别对日本-新加坡自由贸易区与印度-欧盟自由贸易区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显著促进国家之间贸易的发展,但可能会不利于经济落后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的出口。Lee [9](2005)等采用贸易指数方法分析了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发现如果签订自贸协定的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互补性高,则它们带来的净贸易效应较高。金缀桥和杨逢珉[10](2015)等通过对中韩自贸区10年以来的贸易、投资等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韩自贸区经过不断地推进与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薛敬孝[11](2004)等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样本,采用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发现自贸区的成立可以使各成员国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通过贸易产生的利益与福利也会增加。陈虹和马永健[12](2015)等以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现状为基础,采用SMAR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欧盟自贸区的成立能够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也能产生一定促进作用。钱进[13](2017)运用引力模型,探究了亚太地区中国的多重自贸区协定,发现中国与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国家的自贸区成立具有积极的推动效应。

(三)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研究

关于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国外学者首先较早地从产业优化升级角度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衡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产业水平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程度更高[14](Chenery,1989)。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体现了社会生产率的变动,表明生产要素从低效率向高效率的产业转移[15](Peneder,2002)。这其中制造业的升级是体现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方面[16](Marc D.& Greg S.,2015)。对于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以Hirshman为代表的乐观论者认为,自贸区的设立可以打破贸易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空间自由流动,以达到降低贸易成本的目的,进而显著影响区域内产业分工及区位选择[17]( Krugman,1979)。自贸区建成后,金融建设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会发挥出重要作用[18](廖永泉,2016)。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以往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自贸区对宏观经济、贸易、技术创新等影响效应方面,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分析较为少见,且鲜有从国际角度对自贸区进行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采用合成控制法,以北美自贸区、欧洲自贸区,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南美自贸区为样本,分析自贸区成立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以便进一步丰富自贸区理论,对现有研究作进一步补充。

三、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路径分析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自贸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自贸区成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实际上也推动了对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自贸区通过国家之间一系列的政策打破了原有国际秩序下的传统分工与利益均衡,使社会上的微观主体为实现收益最大化而对生产产品的原料、人工、中间品进行重新选择,对生产区位进行重新考量,最终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改变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原有的产业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已经从国际分工中以被动型的要素禀赋参与为主转向了区内外主动型的产业博弈和再调整为主[19](崔庆波,2017)。具体来说,本研究认为地区之间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路径来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投资结构

自贸区可以改变各个成员国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的边际收益,使生产要素与中间品在市场流通中的方向与规模发生改变,由于生产中各厂商与企业采用的技术与人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产业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动态变化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Kindleberger,1966)。通过中心-外围、自有资本等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等核心要素,都是因为各自的价值不同才在市场上进行流动。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可知,在资本等要素所投入的成本以及所得到的利润相等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各种要素才会停止流动,其中,资本是不同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必须要素之一,不同的资本价格也就产生了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又进一步推动资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也就产生了不同投资结构,自贸区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改变生产要素、中间产品等要素的流动规律,进而推动新型产业格局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贸易结构

在两国贸易过程中,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贸易过程中运输成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成本与时间和距离相关的间接成本,这些成本具有较强的不对称性。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对不同成本的反应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这也会造成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体积较大的高值产品天然气,由于需要特殊管道,受运输成本制约非常明显,在实施零关税的条件下,也很难实现较低的贸易,这些商品在贸易过程中并不能对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但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变化会做出较大反应,而自贸区的成立更多地会影响到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通过刺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反应较大商品的贸易,创造出新型的贸易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经济增长

自由贸易区的成立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贸区成立后带来的规模经济(Helpman and Krugmanl,1985)。自贸区成立之后,各成员国内部各自的小市场之间进行的贸易会由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打破变成各成员国之间自由化与便利化程度更高的联合大市场,自贸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行业中同一类别的企业数目增多,带来了产业规模扩大,促进产业升级。另一种是内生增长理论(Romer,1986)。自贸区成立后,由于竞争压力增加,区内企业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会采取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等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本国生产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技术作用的发挥还会使经济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四)消费需求

[JP2]Krugman(1979)在他的新贸易理论中证明,自贸区各成员国会在签订自贸区协定后,相互开放更广阔的市场,自贸区内的商品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购买,在新贸易理论模型中,消费需求数量由L增加到L+L*,此时,如果进行自由贸易,则根据PPZZ模型,ZZ曲线向左移动,进一步,单位消费者对某一种需求品的消费量将会由c缩减为cc*,如果实现长期均衡,这时只有增加产品种类才能维持均衡状态,产品类别也就由n增加到n*,具体变化如式(1)与式(2)所示:

由式(1)与式(2)可以看出,n>n,这说明两个地区或国家成立自贸区后,消费者的需求欲望会受到产品种类增多的刺激,进而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自己的福利,这一点也符合萨伊定律中关于供给能够创造需求的论断。消费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消费总量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增长动力更加优化与合理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根据以上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投资、贸易等路径在理论上确实存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可能,为进一步验证理论路径的可靠性,根据理论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两个命题做进一步验证。

命题1:自贸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命题2:投资结构、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是自贸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四、研究设计、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一)研究思路

[JP2]本部分选用合成控制法研究自贸区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本思想如下:分别选取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区域(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南美)为处理组③,然后对比其合成的控制组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差距,以此得出自贸区成立对各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根据合成控制法的基本原理[2022],本部分将各自贸区作为政策干预单元,其中,欧洲自贸区由于成立较早,缺乏该时间段的大部分数据,所以仅选取法国来代表欧洲地区,作为一个处理组;而中国-东盟自贸区中,东盟在之前已经作为处理组,分析整个中国-东盟自贸区以没有太大意义,故选取中国代表整个地区,作为一个处理组。相应地,政策控制對象则挑选到干预时间之后五年为止,范围是世界上还没有签订过任何自贸区协定的部分国家④,在结合世界各个国家相关数据可得性,本文分别在北美自贸区挑选出90个国家、欧洲自贸区挑选出18个国家、东盟自贸区挑选出72个国家、中国-东盟自贸区挑选出58个国家、南美自贸区挑选出62个国家作为相应控制组。[JP]

(二)变量选择

1结果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鉴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数据的可获取性,本部分主要借鉴史恩义等(2018)的做法,用各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占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的结果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测度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rodyi,c,t为c地区i产业在t年份的技术复杂度⑤,Outputi,c,t表示t年c地区i产业的产出。

根据公式(3),本部分绘制了1986—2017年美国、东盟、南美、中国4个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趋势图(欧洲自贸区成立时间较早,本图未做统计),具体如图1所示。图中东盟、南美、中国3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用主坐标轴来表示,北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用次坐标轴来表示,可以看出4个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20多年来都呈现出了上升趋势,这其中自贸区成立是否发挥了相关作用,有待进一步地计量验证。

图题图11986—2017年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变化

2评估变量

为得到自贸区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净”影响,本部分选取了一系列变量作为评估变量,来表示自贸区设立以后影响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根据理论部分分析,本部分用各区域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投资结构(fdi)、各个国家的进口贸易总额占总贸易额百分比(imp)、出口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百分比(exp)作为自贸区设立后的贸易结构。根据赵勇和魏后凯(2015)、赵永平(2016)等的认识,经济发展程度与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行为在要素流动、地区经济差距、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自贸区的成立与经济增长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因此引入经济增长变量,用GDP(gdp)来表示通过经济增长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用各个区域人均国民收入(consumption)作为衡量消费需求的指标。

3数据说明与来源

根据各个区域自贸区成立时间,以及尽可能长时间地反映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北美、东盟、中国-东盟、南美自贸区均采用的是1986—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欧洲自贸区采用的是1968—1980年间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EPS全球数据库。同时为了准确反映数据的基本发展趋势,增强可比性,降低异方差,本部分对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数处理。

五、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在构建合成控制模型中,本文将上述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Y)定义为结果变量,同时将所有的评估变量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合成控制法的计算,从而可以得到构成合成权重的组合。

(一)实证结果及分析

1合成结果分析

表1反映了合成控制法下,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盟与南美5个区域合成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权重比例,这些控制组国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对照组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情况。

图2—图6分别显示了北美、欧盟、东盟、中国-东盟与南美的合成产业升级的合成图,其中实线代表了这一区域的真实值,虚线代表控制组国家的拟合值,可以看出,在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各个区域的拟合效果都比较好,说明拟合区域[JP2]基本可以反映对照组相应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综合全球5个区域来看,自贸区的成立在北美、欧洲、东盟及中国-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均比较显著,对南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则不是十分明显。北美、欧洲自贸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之所以会产生一年左右的滞后,可能与两个自贸区成立后,政策规则执行的力度有关,两个自贸区在全球来看成立的都比较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一些滞后效应。

2差值结果分析

为了更清楚表明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本部分分别计算了北美自贸区、欧洲自贸区、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4个合成结果较显著地区的真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合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差距。图7显示了北美自贸区的差值,可以看出在1995年以前,差值波动较平稳,1995年以后,差值显著提升,与合成图中真实北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化趋势大体[CM(21*2]一致。图8显示了欧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差值

在1973年欧洲自贸区成立后,欧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差值到1974年保持平稳,之后开始急剧上升。这两个自贸区的差值全部都在0以上,但在自贸区成立前,相对差值均很小。图9与图10分别反映了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差值,可以看出,在自贸区成立之前,两条差值曲线都在横轴上下波动,也就是在0值左右徘徊,说明拟合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与实际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曲线几乎重合,拟合效果较好。在各自的自贸区成立之后,相应的差值曲线显著上升并持续扩大。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具体数值来看,北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上涨幅度达到了40 000左右,欧洲的上涨幅度在100左右,东盟上涨幅度在6 500左右,中国的上涨幅度在25 000左右,说明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欧洲差值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经济体量较小造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数值较小。北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差值较大是因为这一地区包含了美国、加拿大等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

(二)稳健性检验

根据Abadie,et al.(2010)提出使用“安慰剂检验”(placebo test)方法,本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慰剂检验,依次将控制组中的每个区域作为假想的处理地区,对北美、欧洲、东盟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进行稳健性检验(南美自贸区由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不显著,故未作检验),[CM(21*2]然后使用合成控制法估计各自成立自贸区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慰剂检验,即可得到安慰剂效应的分布,并将4个区域的处理效应与之对比,结果如图11—图14所示,其中,黑线表示北美、欧洲、东盟与中国-东盟的处理效应,而灰线表示其他控制国家或地区的安慰剂效应。显然,4个处理地区与其他控制地区的安慰剂效应相比,4个处理区域的处理效应特别大。假如4个处理区域成立自贸区无任何效应,则在各自所有的试验国家或地区中,北美的处理效应最大的概率仅为1/90 = 0011,欧洲的处理效应最大的概率仅为1/18 = 0056,东盟的处理效应最大的概率仅为1/72 = 0014,中国-东盟的处理效应最大的概率仅为1/58= 0017,也就是分别通过了5%、10%、5%、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稳健性检验效果较好,自贸区的成立确实能够推动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六、进一步研究:自贸区的中间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为进一步测度出北美、欧洲、东盟、中国-东[CM(21*2]盟与南美自贸区成立后通过各条路径对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本部分拟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借鉴李会[23](2019)、王伟龙[24](2019)等的做法,以虚拟变量(fta)来表示自贸区的成立,以评估变量作为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中介变量,以此来表示中间路径,并加入控制变量,分别用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占[CM(21*2]总产值比重)、政府干预(政府财政支出占GDP[CM)]比重)来表示,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回歸模型设计如下:

式(4)中,UPGc[BF],[BFQ]t代表地区c在t年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系数c为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效应,式(5)中的系数a为自贸区的成立对投资、贸易等影响路径的效应,式(6)的系数b是控制了自贸区成立的影响后中介变量Mc[BF],[BFQ]t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包括投资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Cc[BF],[BFQ]t表示控制变量,包括工业化水平、政府干预程度,系数c 是在控制了中介变量M的影响后,自贸区的成立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p1—p3为常数项,e1—e3为残差项。

根据模型,得到结果如表2与表3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首先,在基准回归中,除欧洲自贸区与南美自贸区外,其它几个自贸区的成立可以显著影响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欧洲自贸区可能因为样本量较小的原因,未能产生显著影响。其次,在自贸区成立对各中介变量影响的回归中,除南美自贸区外,其它各区域自贸区的成立显著影响到了进出口贸易变量,除欧洲自贸区与南美自贸区外,其它自贸区的成立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北美自贸区与欧洲自贸区的成立还显著影响到了消费需求,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还显著影响到了投资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除东盟自贸区外,其它各自贸区的成立均未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量产生影响,这可以说明中介效应模型适用于5个区域的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具体来看,北美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所有路径产生影响。而南美自贸区成立只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其它中介效应均不显著,且进出口贸易结构系数相对于其它区域来说较小,说明南美自贸区的成立通过各条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弱,这可能与南美经济发展形势有关,南美洲自贸区中阿根廷等主要国家在2005年左右产生了较大的债务危机,这场危机给南美的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产业结构也遭受到较大波及,最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负向作用抵消了自贸区成立通过各条路径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正向作用,最终影响了自贸区作用的发挥。

从各中介效应的影响情况来看,出口贸易结构与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在5个区域基本通过5%或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进口贸易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的系数均较大,说明自贸区主要会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通过贸易路径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无论在哪一个区域,自贸区的成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先通过减少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影响到进出口商品数量以及种类变化,这种影响具有传导速度快的特点,即使各个区域投资、消费等因素有负向波动,也不足以快速影响到贸易结构的再次变化,最终贸易结构的改变又会较快地使新的产业结构形成。

经济增长路径中,只有北美地区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他区域均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在各区域自贸成立前后,北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市场化程度较好,自贸区的便利化使这一区域有更多企业进入,形成规模经济,加快这一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加剧了这一区域的竞争,也加快了这一区域的技术创新,最终推动这一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东盟自贸区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结构系数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北美与欧洲消费需求均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在欧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更偏向于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在亚洲地区,自贸区的成立更偏向于通过投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可能与自贸区成立前后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相关,在欧美地区,自贸区成立前后,区域内经济增长结构较合理,国内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力甚至高于投资与净出口,因此消费需求路径成为欧美地区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而在亚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晚,自贸区成立前后投资仍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自贸区的成立主要通过投资结构路径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P]

从控制变量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通过政府干预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显著影响,而在其它区域并未产生相应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制度因素导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政府经济调控方面效率较高,因此自贸区可以通过政府干预产生显著的影响。工业化路径在北美、欧洲与中国-东盟分别通过1%、5%、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系数分别为2503、1147与78,影响程度由强到弱,而在东盟地区则不显著。说明自贸区的成立可以通过提高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影响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且工业化水平越高,影响程度越深。这可能是由于欧美地区、中国成立自贸区时,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东盟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北美、欧洲与中国-东盟通过工业化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较显著,而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后通过工业化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显著。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JP+1]本文利用合成控制法,验证了北美自贸区、欧洲自贸区、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南美自贸区成立以后,5个地区与国家的產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结果发现,以自贸区成立的年份为界限,自贸区成立之前,实际北美自贸区、实际欧洲自贸区、实际东盟自贸区、实际中国-东盟自贸区与相应的合成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曲线基本重合并趋于稳定;自贸区成立以后,实际北美自贸区、实际欧洲自贸区、实际东盟自贸区、实际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曲线迅速上升,而相应的合成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曲线仍然保持稳定,没有较大的波动。南美自贸区成立后,实际南美地区与合成南美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这表明自贸区的成立在多数情况下确实会影响到相应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这些结果显著的国家与地区全都通过了相应的安稳剂检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我们又验证了自贸区通过投资结构、进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消费需求5个中间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合成结果显著的国家与地区会通过多种中间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合成结果不显著的南美自贸区成立只能通过进出口贸易结构效应影响到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与地区,自贸区的成立更偏向于通过消费需求路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亚洲国家,自贸区的成立更偏向于通过投资路径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P]

通过本文研究的结果,可以在以下方面为我国提供一些政策参考。第一,要确保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不出现较大的外力冲击,尽力避免出现南美债务危机之类的经济危机;第二,要加快我国同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区的步伐,鼓励更多企业进行区内投资,并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增加自贸区的数量同时,努力打造已签订自贸区的“升级版”,提升自贸区深度,加强自贸区质量,进而更快地推动进口贸易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第五,进一步刺激我国消费需求,使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使自贸区的成立可以进一步刺激我国消费需求,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第六,面对我国在自贸区出口方面遭遇的诸多政策障碍,对重点问题展开重点协商,尽早将制造业等具有较高技术创新含量的产品纳入免税范畴,为高端产品“走出去”创造契机,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注释]①数据来源: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

②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商务室[BF]http://sydney.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903/20190302839809.shtml,2019年3月。

③其中,北美自贸区成立于1994年1月1日,是当今世界综合实力最强自贸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口规模较大,成员国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个国家组成;欧洲自贸区成立于1973年4月1日,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自贸区,成员国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冰岛、挪威、芬兰、瑞典17个国家组成,由于数据可得性,仅选取法国为代表进行研究;东盟自贸区成立于2002年,成员国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10个国家组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是当今世界涉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因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已进行单独研究,我们主要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进行研究;南美自贸区成立于2004年7月1日,主要成员国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秘鲁、智利。

④这样保证了只有处理组接受了政策干预,而控制组在发挥政策效应的五年内未接受相应政策干预,可以更好地对比自贸区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

⑤产品复杂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Hausmann et al,What you export matter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12):9。出口复杂度的算法为:∑c(xci/Xc)∑c(xci/Xc)yc,其中i代表三次产业之一,c代表国家,yc是国家c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ci为国家c产业i的出口额,Xc为国家c的总出口额,Yci为国家c产业i的产值,GDPc为国家c的国民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

[1][ZK(#]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方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22.

[2]曾定茜.浅析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用分析[J].智富时代,2015(7):15-17.

[3]陆晓扬.浅析上海自贸区对我国投资改革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1):161.

[4]左思明.自贸区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8(2):215-228.

[5]王鹏,郑靖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贸易方式转型——基于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6):71-82.

[6]黎绍凯,李露一.自贸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经纬,2019,36(5):79-86.

[7]THOMAS W HERTEL and MARINOS E TSIGAS.Global trade analysis: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ACHTERBOSCH T J ,DOPFER D D V ,TABEAU A A .Cattle trade and the risk of importing animal diseases into the Netherlands[C]//International Congres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Copenhagen,Denmark,2005: 23-27.

[9] LEE H and IM H.Economic effects of a KoreaChina FT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2005,5(12):95-121.[ZK)]

[10][ZK(#]金缀桥,杨逢珉.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1):81-90,128.

[11]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6):51-59.

[12]陈虹,马永健.中国欧盟自贸区经济效应的前瞻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8):88-99,126,129.

[13]錢进.中国签订多重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提升双边贸易额吗?——基于2SLS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7(6):177-184.

[14] SYRQUIN M,CHENERY H.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89,3(2):145-181.

[15]PENEDER M.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03,14(4):427-448.

[16]DOUSSARD M,SCHROCK G.Uneven decline:linking historical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o future growth trajectories[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 society,2015,8(2):149-165.

[17]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469-479.

[18]廖永泉,自贸区金融创新对中国产业升级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5-7.

[19]崔庆波.自由贸易区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7.

[20]ABADIE A,GARDEAZABAL J.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flict:a case study of the basque count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113-132.

[21]ABADIE A,DIAMOND A,HAINMUELLER J.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4,59(2):495-510.

[22]ABADIE A,DIAMOND A,HAINMUELLER J.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 for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alifornia s tobacco control program[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010,105 (409):493-505.

[23]李会,王晓兵,任彦军.中介效应机制分析的比较研究——来自农民收入与健康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9(9):58-72.

[24]王[JP2]伟龙,纪建悦.研发投入、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9(8):71-80,114.

Can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and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Research on Synthesis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nternational Data

Liang Shuanglu,Liu Linlong,Cui Qingbo

(School of Economic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path of FTZ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empirically tests five FTZs in North America,Europe,ASEAN,ChinaASEAN and South America by using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FTZs in North America,Europe,ASEAN and ChinaASEAN ha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which can be testified with the stable agent test.Bu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effect of South American FTZs is not significant.This paper further verifies the influence of Free Trade Zone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five paths of investment structure,import trade structure,export trade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 and consumption dem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can influenc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path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tructure.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where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developed,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can enhanc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consumption demand.In Asia,where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can als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path.

Key words: free trade zone;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責任编辑(责任编辑:张积慧)

猜你喜欢
自贸区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