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俊 张宪中 殷文健 刘 颖
(无锡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江苏 无锡 214021)
鉴于水稻与红螯螯虾的生长周期基本重叠,我们在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一家养殖场开展了近3年的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试验,对该模式生态高效种养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本研究在前期种养试验基础上开展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对相同虾苗放养规格、不同放养密度下的放养模式进行差异性分析,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试验地点和试验田准备 试验地点位于锡山区锡北镇泾西水产养殖场。本试验选取3个试验田块,编号分别为1#、2#、3#,面积分别为7200米2、9500米2和18000米2。田块四周开挖环沟,坡比1∶2,沟深约1.2米。利用开挖环沟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田埂,以防渗水或坍塌。在田埂四周设置高约0.3米的玻璃防逃围栏防止养殖对象逃逸。
2.水稻种植与管理 1#、2#、3#田块水稻种植品种为高秆稻(中国水稻研究所“渔稻6号”),2019年4月初开始播种。为培育壮秧,水稻采用稀直播的方法,5月初当秧龄达到30天时,进行人工移栽,移栽密度60厘米×60厘米,每丛1~2株。水位随渔稻生长而逐步提高,灌浆结实期水位控制在1~1.2米。整个生长期间不喷洒农药,田间草人工拔除,施生物有机肥48.5千克/亩,水稻病虫害采用吸虫灯防治。
3.水产品放养与养殖管理 各试验田虾苗放养模式见表1,各田块均套养河蟹,蟹苗放养规格45只/千克,放养密度约400只/亩。苗种要求一次放足,选择晴天早晨和傍晚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曝晒。早晚各1次投喂饵料,饵料种类包括开口料、对虾料、蟹料搭配煮熟的冰鲜鱼、玉米片等,投喂量以2~3小时内吃完为宜。于5-6月在养殖环沟内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水草覆盖率约30%。水质需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定期使用EM菌、芽孢杆菌、生物底改剂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环境,定期使用生石灰、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表1 红螯螯虾苗放养情况
4.打样称量与生产统计 2019年8-10月每月对各试验田红螯螯虾进行打样称量,2019年种养试验结束后统计各试验田块水稻产量、水产品产量、回捕率、产值等。
1.各试验田块打样结果 各试验田块红螯螯虾打样结果见图1、图2。打样期间,红螯螯虾生长规格均呈增长的态势,至10月底,3个田块虾平均规格均达到上市规格。1#田块虾平均体长(16.53±1.80)厘米、平均体重(122.67±39.50)克/尾,2#田块虾平均体长(16.71±2.09)厘米、平均体重(123.50±39.31)克/尾,3#田块虾平均体长(16.31±2.09)厘米、平均体重(119±47.79)克/尾。10月底,3个田块虾平均体长较8月底分别增长79%、72%和133%;体重分别增加535%、422%和847%。10月底,2#田块虾平均规格大于1#田块,1#田块虾平均规格大于3#田块。
2.产量 各试验田块产量情况见表2,3个试验田块水稻亩产量相近。2#田块虾平均亩产量和回捕率均最高,虾苗放养密度最高的3#田块均最低,2#田块分别比3#田块高13.49%和42%。从规格来看,红螯螯虾规格在50~100克/尾产量比例最高,占总产量60%以上;红螯螯虾规格在50克/尾以下产量比例最低,为3%~12%;红螯螯虾规格>100克/尾产量比例在10%~24%。
图1 体长变化
图2 体重变化
3.产值与经济效益 各试验田亩产值与亩效益见表3,种养成本支出包括稻种、水产苗种、饲料、肥料、水生植物、微生态制剂、渔药、水电、租金、人工、基础设施改造等;产值包含水稻产值和水产品产值。3个田块由于红螯螯虾放养密度不同,苗种成本差异较明显,2#田块苗种成本较1#高15.77%,虾苗放养密度最高的3#田块苗种成本较2#田块高15.17%。2#田块产值、经济效益均高于其他田块,3#田块产值及经济效益最低。
从对比试验结果来看,相同的水稻种植品种和密度、相同的红螯螯虾苗放养规格、不同的红螯螯虾苗放养密度,10月底3个田块虾平均规格均达到上市规格。2#田块(虾苗放养密度为4300尾/亩)红螯螯虾产量达到220千克/亩以上,回捕率达到70%以上,均高于其他田块;2#田块的产值、效益也高于其他田块,投入与产出比达到1∶3.8。相比较之下,2#田块红螯螯虾放养模式优于其他田块红螯螯虾放养模式。
在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中,所选择的水稻要抗倒性强、抗病性好、生长期短,本试验选择的高秆稻满足了上述要求,且属于偏粳型品种,适宜江南地区虾蟹养殖稻田种植。该品种系列水稻栽培要进行稀植,保持较大行株距利于通风透光,既有利于水产动物日常活动,提供良好的栖息和隐蔽场所,又有利于水稻生长,减轻病害发生。水位管理一般采用浅水种植、深水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夏季养殖水温,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同时减少水稻虫害发生。红螯螯虾具有适应热带的习性,不耐低温,为提高虾苗成活率,虾苗放养时间应在5月初至6月中旬,水温不低于20℃;放苗前要经过试水,经半小时观察,虾苗活动状况正常,再放养虾苗;放养前要确保养殖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培育出藻类优势群体,提高产氧能力。
表2 各试验田块收获情况
表3 各试验田块亩产值与效益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