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香,李耀华
(1.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2.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明确了“大健康观”的核心要义,即“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科医生是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他们倡导的以健康为中心、连续性、基础性、预防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服务理念与健康中国思想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无疑为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甘肃医学院作为甘肃省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地,努力为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在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解读活动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全科医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投身于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感和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鼓励他们选择全科医生作为终身职业,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毕业后的履约率。
于2019年9—12月,选取甘肃医学院2018级4个班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专科生为研究对象。
1.2.1 分组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为研究组(n=102),另外两个班学生为对照组(n=100)。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进行常规教学,研究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和《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2]等文件解读活动,将健康中国知识与国家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健康中国战略内涵及全科医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健康中国及全科医生为主题的课堂分组讨论、课后小论文撰写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专业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2.2 调查问卷 在参考相关文献[3-4],咨询甘肃医学院统计学专家基础上,编制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预调查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91,各指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02~0.910,P<0.05。由经过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调查员,在上述系列教学活动结束后展开调查,被调查者以匿名方式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
1.2.3 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由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一般情况、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情况、对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的认识等组成。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情况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意志、职业角色认知及职业期望6个维度,共26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反对”到“非常赞同”依次计1~5分,条目均分越高表示对全科医学职业认同度越高。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4.0双录入,应用SPSS 2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验检;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验检,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3分,回收有效问卷202分,有效回收率为94.8%。其中男生109人(占54.0%),女生93人(占46.0%),平均年龄(20.3±0.7)岁。
研究组学生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具体来说,研究组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意志、职业角色认知和职业期望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情况(±s,分)
表1 两组学生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情况(±s,分)
组别 职业价值观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3.32±0.78 3.04±0.70 2.164 0.027职业情感3.35±0.74 3.07±0.68 2.251 0.013职业行为倾向3.58±0.81 3.16±0.74 2.763 0.000职业意志3.45±0.73 3.09±0.72 2.233 0.014职业角色认知3.55±0.83 3.02±0.80 2.764 0.001职业期望3.67±0.71 3.13±0.70 2.958 0.000
研究组83.3%的学生认为将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融入专业教学很有必要,87.3%的学生认为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对建设健康中国很有必要,81.4%的学生有毕业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的认识[n(%)]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卓越的医疗卫生人才是关键。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5]明确指出,从2010年开始,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卫生人才,提高基层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到2030年,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上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储备。本研究通过引导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学习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提高他们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度,增强其服务基层的自觉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国家自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以来,已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级医学人才,但调查发现,部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未履行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6年的义务,违约现象较为普遍[6];在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信念不坚定,职业认同度有待提升[7-8]。研究组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意志、职业角色认知和职业期望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解读等系列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的评价和职业认同度。袁丹等[8]对西南3所医科大学413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43.4%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不愿意长期在基层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前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不够了解,多为被动报考,对全科医生的职业地位、职业价值等方面的认可度有待提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建议定点高校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前教育和从业意愿引导,提升他们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度,政府也需完善招生宣传、就业保障、待遇提升等相关政策。
研究组87.3%的学生认为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对建设健康中国很有必要,81.4%的学生有毕业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解读等系列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自豪感,使其对未来全科医学发展充满信心,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念。胡纯等[9]针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在结合医疗观念转变、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转变、医学服务理念转变4个转变的健康中国背景下,从医学生、医学院校、医学教育3个方面出发,探究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本研究与其相似。高等院校在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以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认同教育,鼓励他们选择全科医生作为终身职业,培养学生积极投身于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感,引导其毕业后扎根基层,服务当地百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生价值。
研究组83.3%的学生认为将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融入专业教学很有必要,说明在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开展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解读等系列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相关政策实施之初就预先设定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缺乏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健康的学习动机,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医学生[10-11]。舒群琴[12]对云南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发现3所培养单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方案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基本一致,未进行针对性培养。李玉华等[13]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各培养环节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评分最高的是考核方式,评分最低的是教学方法,提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很满意。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行业标准、岗位职责及国家健康政策等为导向,积极将人才培养计划融入国家健康战略体系,形成现代化高等医学教育新局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针对性培养;优化课程设置,以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导向设置课程模块;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学生早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全科医学发展和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早期将健康中国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政策融入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降低职业规划的盲从性,提高对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同度,推动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