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2020-08-27 01:01董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胎盘剖宫产切口

董慧

(江苏省宿迁市妇产医院,江苏 宿迁)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技术得以改进,加上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得适应手术指征的标准有一定程度的放宽,进而让剖宫产手术的应用率不断上升[1]。剖宫产的并发症较多,术中出血是较为多见的一种。目前,术中出血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产妇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并发症之一[2]。术中出血若未得到及时、积极的治疗,可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因此临床上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分娩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合并出血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与分析。患者年龄 21~37岁,平均(26.25±1.85)岁。孕次 1~3次,平均(1.25±0.15)次。其中初产妇210例,经产妇90例。手术指征:瘢痕子宫、头骨不匀称、胎盘前置、多胎妊娠、子痫前期、子痫、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巨大儿、羊水过少及子宫肌瘤。术中出血量 500~1930 mL,平均(582.25±59.87)mL。

1.2 方法

对各个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与诊断,对症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①出血原因分析:术前采用问卷、询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预测术中出血的风险性,同时可对出血原因展开病理学分析与诊断,在治疗过程中,统计贮血瓶中吸入的血液量、术中手术垫、医用棉花等的侵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残留血液量进行统计,评价产妇的出血情况,根据出血量、出血情况和手术过程进行出血原因分析。②治疗对策:对出血产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出血原因给予对症治疗。术中发生出血,先给予患者常规止血药物进行治疗,新生儿娩出后,可给予催产素,剂量为20 IU,行子宫肌层注射,后给予同剂量催产素对产妇行静脉滴注。若出血量较大,给予患者剂量为200 μg的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和(或)塞入肛门,此疗法对于宫缩乏力引发出血的患者效果较为显著。除了药物止血,还可将进行子宫按摩,直至子宫质地变硬。上述疗法于多数患来说均可得以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应用上述疗法仍未能有效止血的,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行子宫动脉结扎、缝扎止血、宫腔填塞纱布等措施进行止血[3]。

1.3 观察标准

对各个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对相应原因的患者例数进行记录,并计算其所占比例。经治疗后,进行止血效果统计,计算止血成功比率。对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SPSS 18.0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原因

300患者的出血原因主要包括57例胎盘因素引发出血,其中有27例胎盘前置,9例多次剖宫产史,21例多次刮宫史;20例凝血障碍因素导致出血,其中有12例出血多继发性凝血障碍,4例胎盘早剥,4例妊娠期高血压;35例因术中剥除子宫肌瘤而引发出血;15例因切口撕裂导致宫旁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73例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宫缩乏力是引起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其占比为57.67%,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原因(P<0.05),差异显著,见表 1。

表1 出血原因占比(n, %)

2.2 治疗结局

给予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成功止血,稳定生命体征,止血成功率为100%,无一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

2.3 术后并发症

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盆腔炎症、泌尿系感染、胃肠道功能不良等,具体例数与占比见表2,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痊愈。

表2 并发症情况(n, %)

3 讨论

作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剖宫产手术的应用率逐年上升。在剖宫产手术进行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并发症,术中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4-5]。

本次研究中发现,胎盘因素、子宫肌瘤、凝血机制障碍、切口撕裂与宫缩乏力是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首要因素,占所有原因的57.76%,临产后产程延长、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孕妇子宫膨胀过度等因素与宫缩乏力的发生有着重要关联[6]。其中,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会导致产妇子宫层过度的膨胀和伸展,降低了子宫肌层的收缩能力。医护人员应当在术前对产妇的病史和妊娠情况进行调查,若术中出血风险性大,要给予高度重视,术前预先做好止血方案。另外,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的情况主要有:若产妇有既往流产、引产史以及盆腔炎症病史,会导致胎盘前置、胎盘粘连等危险情况的几率大大增加,若产妇发生胎盘前置的情况,极容易引起术中出血,而凶险型胎盘前置在术中出血几率十分高,且极度危险[7]。产妇若有刮宫、人流史,则容易引起胎盘粘连伴出血,这是因为人流术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炎、不良的子宫蜕膜发育或因过度刮宫导致子宫损伤,进而引发剥离面出血。切口撕裂的发生主要与子宫切口过低或过小,而胎头较大,造成娩出困难等因素有关。另外,若患者并发凝血障碍,难以止血,就会造成术中大量失血[8]。

本次研究中,患者一旦发生术中出血,医护人员立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具体的止血措施,术中针对宫缩乏力的患者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利用纱布压迫止血或局部缝合止血,最终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后也均获痊愈,治疗结局良好。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危险,应当尽量采取预防措施,若发生出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患者围生期保健,术前认真了解患者孕前史、病史,以及各种产前检查的资料,预估发生意外的风险性,制定好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胎盘剖宫产切口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胎盘大补靠谱吗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