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

2020-08-27 01:01马登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桥接四肢螺钉

马登宾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青海 海南)

0 引言

四肢骨折是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年龄阶段跨度较大,骨折原因多种[1]。其中四肢长管状骨受损是最常见的类型[2]。采用有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是提高疗效的主要目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属于新型的内固定手术,比传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技术含量更高[3]。本文选取2年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即表格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55岁,平均(38.53±7.53)岁,胫腓骨骨折12例,锁骨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6例,其他骨折4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 24~57 岁,平均(38.86±7.63)岁,胫腓骨骨折 11 例,锁骨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5例,其他骨折5例。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X片检查确诊骨折,骨折类型符合四肢骨折标准;术后完成6个月随访;同意参加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多处严重骨折者;合并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根据X线确定患者骨折位置。

观察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术。术前采用全麻手术,指导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皮肤和器械消毒后,在骨折部位做手术切口,暴露骨折处,采用BCIFS进行间接复位,将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置于外侧,在骨折两侧给予螺钉固定,将骨折近端锁定。在远端连接块、连接棒的滑动间隙进行复位,将远端螺钉锁死,骨折远端与近端采用3~4枚螺钉固定。确认螺钉固定、骨折断端稳定后可进行止血、缝合处理。术后4周左右,根据恢复情况展开临近关节的活动,锻炼关节功能[4]。

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麻醉手术与观察组一致,在骨折部位做手术切口,暴露骨折处,剥离骨折两侧软组织,复位骨折端,采用加压钢板置于骨干外侧,进行钻孔螺钉固定,骨折近端、远端采用3~4枚螺钉固定,完成后进行止血缝合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指数评分,分别采用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表、Hss评分表以及VAS评分标准;(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关节功能障碍、钢板滑脱断裂以及愈合延迟;(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表。

判定标准:Constant评分系统评价,满分35分,分值越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佳;Hss评分系统,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佳;VAS量表分值0~10分,分值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轻[5]。采用SF-36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值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记录各项评分平均值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统计出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评分对比

观察组关节功能、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评分对比(±s, 分)

表1 术后恢复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Constant评分 Hss评分 VAS评分观察组 30 33.25±6.26 89.15±5.65 2.24±0.25对照组 30 29.85±6.48 85.32±5.24 3.16±0.54 t 2.0669 2.7223 8.4681 P 0.0432 0.0085 0.0000

2.2 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评分均提高,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观察组 30 75.56±6.48 92.28±1.56对照组 30 75.55±6.73 87.76±1.68 t 0.0059 10.7987 P 0.9953 0.0000

3 讨论

四肢在人体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量较高、使用频率高,因此骨折的发生率也相应较高,多数患者四肢骨折是由于摔伤、交通事故、砸伤所致[6]。四肢骨折会给患者的行动带来极其不便,恢复期间需要家属陪伴照看,对患者和家属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7]。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较复杂的四肢骨折,需要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内固定手术的主要方式,临床应用广泛[8]。但随着内固定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内固定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在技术上优于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具有可塑性强、操作灵活、手术效率高的优点,是集固定、加压、复位于一身的手术方式,对各种类型的四肢骨折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9]。并且术中所用支架结构操作为非金属接触,能够降低排异反应,促进供血与生长恢复[10]。

研究显示,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知,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桥接四肢螺钉
FPGA互连测试中的反馈桥接故障覆盖问题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跟踪导练(四)
装配应力对螺钉质量的影响及改善
板栗嫁接不亲和挽救方法
利用桥接技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