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研究—以贵州省高校为例

2020-08-27 07:58钟勇司秀庭陈嘉兴艾紫琳吕芊芊
消费导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意愿对象问卷

钟勇 司秀庭 陈嘉兴 艾紫琳 吕芊芊

贵州大学

一、引言

2014年9月,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他提出要在我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就业形势较严峻,而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路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当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但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生毕业创业者比例不过3%;相关学者也指出尽管在十八大后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战略口号,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依旧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低水平,在他们的调查中,学生创业意向平均水平是2.51, 明显低于中位数3。因此,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促进大学生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高校和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高校支持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作用机理

高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活动、提供政策以及创业实践等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主要通过三个方面。

(一)初步使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创业以及创业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二)培训大学生的基本创业能力,构建创业步骤体系。同时培养应对创业问题的科学解决方式,提高创业风险意识,并且通过模拟创业巩固大学生创业技能。提高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三)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税收减免、免费技能培训以及早期的资金支持等。降低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的难度,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大学生在初步创业时有较好的起点,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中,极大的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2]。

(四)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普遍提高将会促进校园整体创业氛围的形成,这又将反向刺激高校采取充分措施促进大学生创业,实现一个良性循环。

三、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一)调查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否与多种因素相关,是个复杂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借鉴过内外相关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形成了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研究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研究评价指标体系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贵阳市高校的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与贵阳市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的一个调查,如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参考对比了贵州省内其他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情况及所在学校支持力度,如铜仁市、遵义市和安顺市内的高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三)数据来源

此次调查共发放11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72份有效问卷。其中贵州大学322份问卷,占比约为27.47%;贵州财经大学170份问卷,占比约为14.51%;贵州师范大学129份问卷,占比约为11.01%;贵州民族大学45份问卷,占比约为3.84%;贵州医科大学医科大学38份问卷,占比约为3.24%;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7份问卷,占比约为16.81%;安顺学院26份问卷,占比约为2.22%;遵义医科大学56份问卷,占比约为4.78%;铜仁学院2份问卷,占比约为0.17%;其他187份问卷,占比约为15.96%。

四、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的相关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此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处于基本均分状态,占比接近50%,这样利于分析是否存在由于性别差异产生的对于创业的不同强度的意愿。在年龄方面,以20-25岁为主,占比62.1%,其次25岁以上的人数较少,占比3.4%。对于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主要是以本科生为主,占比高达69.5%,博士研究生较少。

在调查对象家庭情况方面,其主要以西部地区为主,占比84.6%,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人数相近,分别占比9%与6.4%。对于父母的职业,是否对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也值得探究,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以务农为主,占比过半。对于调查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也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范围是1000―3000元。

2.学生创业意愿分析

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首先调查学生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以及是否有过兼职经历,对结果进行整理得出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58.7%大学生是比较认同这样的行为的,并且如果要实施创业计划会考虑很多因素。26.8%的同学是非常认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并且他们倾向于付诸实践中去。6.9%的同学是认为认同这样的行为,但是他们自身不会实践。4.5%的同学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保持“无所谓”的态度。3.1%的同学不建议大学生创业行为,他们认为创业的风险过高。在调查研究中,将近70%的同学都有做过兼职或者小生意,都做过的占到10.1%。同时在这个模块中,设置一个创业意愿打分题目,根据创业意愿强度从高到低,分别标记为5、4、3、2、1分,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n字型图像,即创业意愿为3分的人数最多为479,占比为40.9%,创业意愿为5分即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最少,仅有8.8%同学,创业意愿为1分即几乎没有创业意愿的同学较少,有12.2%同学,根据同学们对于创业意愿的打分,为后面相关性分析做铺垫。

对于大学生获取创业信息的途径,在调查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主要有学校课程、网络信息、身边人经历、政府政策报告、自身实践经历等选项,其中占最多的是网络信息,可见网络的迅速发达便于同学们了解信息。对于调查对象创业的动力,调查对象主要以缓解家里经济压力、获得实践知识、实现人生价值的原因为主。

关于大学生在创业中会遇到的困难的统计,其中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认为,缺乏经验和社会关系是在创业中最大的困难,其实是缺乏创业机会、缺乏良好的创业团队,同时大学生还没有积蓄,缺乏启动资金也是很重要的阻碍,有较少的同学认为国家优惠不能有效落实也导致大学生遇到了困难。

3.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分析

对于高校而言,组织创业活动、提供资金帮助、设置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都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90.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应当提供支持。对于学生所处学校是否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56.2%的同学所处学校是存在孵化基地的,这对于学生的创业提供一定的支持,同时也存在少数学校未设置孵化基地,以及也存在部分同学不了解该项支持活动。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是否设置创业课程或者创业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对他们的创业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在研究中发现超过半数学生所处学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存在少数未开设该课程的学校。当调查到学生所在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资金与政策支持时发现,更多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40.5%的同学表明是存在的。综合询问学生对于所处高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力度时,43.0%的同学认为一般,只有16.2%的同学认为是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于创业成功率,设置问卷时,分为25%以下、25%到50%、50%到75%、75%以上这四个区间,将问卷的问题分为学校是否提供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有学校的创业支持,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对于学生们希望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何种创业支持,调查对象最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创业以及交流的场所,其次是主持相关活动,并且对于创业资金和课程设置,调查对象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高校可以根据学生们对于创业支持的需求,为同学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支持,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支持学生。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1.假设

(1)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调查对象自身情况(性别、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2)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调查对象学历背景(学校、专业、学历、年级)存在一定相关性;

(3)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调查对象家庭背景(家乡、家庭人均月收入)存在一定相关性。

2.相关性分析

本文使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变量1的是大学生创业意愿打分,根据强度从高到低分数分别为5、4、3、2、1分,变量2共计有8个指标,将变量1分别与8项变量2进行偏相关分析,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最终结果如表4.7所示。

根据结果显示,就调查对象自身情况而言,其性别与创业意愿具有相关性,男性的创业意愿是强于女性的,但相关性较小,而调查对象的年龄与其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假设1中,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调查对象性别存在一定相关性,与年龄不存在相关性。在假设2中,针对调查对象学历背景方面,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与学历呈现负相关,调查对象的学历越高,其创业意愿减弱。但是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与学校、专业、年级不呈现显著相关性。在假设3中,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与其家乡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调查对象的创业意愿与其性别和学历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创业意愿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学校、专业、年级、家乡、家庭人均月收入没有显著相关性。

表2 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1.假设

(1)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学校是否设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存在一定相关性;

(2)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学校是否设有关于创业方面的课程存在一定相关性;

(3)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学校是否会组织有关学生创业的活动存在一定相关性;

(4)大学生创业意愿强度与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资金与政策支持存在一定相关性。

2.相关性分析

在本小节主要是研究学生的创业意愿与高校的支持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关于学校的支持方面,主要有以下4个指标进行衡量,即是否设有创业方面的课程、是否会组织有关学生创业的活动、是否有资金与政策支持这4个指标,接下来分别将这4项指标与学生的创业意愿做相关性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到表4.7。

表3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高校支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

通过结果表明,假设1与假设4均成立,假设2和假设3不成立,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学校是否设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资金与政策支持相关,而与学校是否设有关于创业方面的课程、学校是否会组织有关学生创业的活动不具有相关性。

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否有资金与政策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431,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越多,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创业意愿就会相对更强。接着在另一方面,学生是否设置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学生的创业意愿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学校设置一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加强。

五、现有促进大学生创业情况研究

(一)贵州省现行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

1.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

允许高校毕业生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将在两年内免费办理人事代理,提供落户服务。且高校毕业生领办创业项目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还将获得5000元的一次性财政奖励。

2.提供金融扶持

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政府将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不超过10万元/人、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3.对创业培训进行补贴

对于创业活动前期必要的培训工作,政府将给予补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参加创业培训的,可以根据获得培训合格证书和就业创业情况,得到相应一次性补贴。培训后取得GYB培训合格证书或SYB或网络创业培训合格证书,能够得到230、1000元的财政奖励。

4.提供税收优惠

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主要以增值税、所得税两大税种的减免为主。2019年政府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同时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贵州省高校现行对大学生创业支持情况

1.创建创业孵化基地

目前贵阳市多所高校都在校内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孵化基地。如贵州大学始建于2011年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筑面积达10124.86m2,截至2017年入园在孵企业136家,带动就业1475人;贵州财经大学的众创互联,旨在为创业团队、创业项目提供基本的营运场所、办公设备与一定的资金支持;贵州民族大学也于2015年、2016年分别获批建立了科创空间和贵州民族大学网络安全与大数据应用训练中心。

2.落实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与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我省各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贵州医科大学就项目的组织与管理、项目类别级别的认定、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等四大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自2012年到2016年共立项了70个重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设置创新创业学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创作设计。

3.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创业活动是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贵州省许多高校都积极组织创业活动。如贵州大学举办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娃哈哈营销大赛,于2018年举办“创青春”创业大赛;贵州财经大学也积极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铜仁学院于2017年举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第一期“明德英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开班仪式,旨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创新发展。

(三)贵州省现行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情况存在问题

1.高校相关创业课程开设不到位

高等教育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下开设专业性创业教育课程,还应根据不同学科背景开设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思维。但就目前贵州省各高校的情况来说,绝大部分只针对经管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如贵州大学大部分的创业课程只开设到管理学院、EMBA学院和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大学的主要创业课程也只在商学院开设,将《创新创业指导》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学习。

2.政策设计重前期支持,轻后期帮扶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相关支持的财税政策应当充分顺应创业企业的成长规律。但现行国家以及贵州省以国家文件相应制定发布地方性财税优惠政策侧重于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期的成本进行补贴与减免,而没有根据创业企业的发展阶段,与之对应地提供支持。

3.系统上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创业保障机制

创业是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活动,是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价值的过程。而大学生是具有高素质的特殊创业群体,但他们的社会经验往往有限,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创业成功率较低[4]。但目前在国家、省级出台的文件中只以失业补助金的形式对失业人群进行保障,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创业活动的保障机制,没有让政府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起创业活动的风险。

六、对贵州省支持大学生创业提出对策建议

(一)针对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当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需要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既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增强人民幸福感。那么当代大学生如果有创业的意愿,那么应当尽早做好准备。

1.明确目标,提早准备

大学生如果有创业意愿,就应当提早做好准备,留出一个长期的思考过程,这样不但能够形成成熟的创业思路,还会避免三分钟热度。同时应当制定出详尽的实施计划,尽量充分考虑在创业中会遇到的问题。

2.在实习或兼职中积累经验

创业的实施不能只停留在计划上,还应当通过社会实践或者兼职实习等去积累经验,学习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制度等,在今后的创业中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并积极创建创业队伍,形成团结协作、各司其职的团队精神。

(二)针对贵州省高校建议

1.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应当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建立创业教育系统,并且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传授创业相关技能,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围绕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等多方面设计课程。

2.塑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收到老师、父母、城市所在地等等的影响,也会收到学校创业氛围以及学校支持鼓励力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行为,对于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设立专项创业启动基金,并且为之指派专门的创业指导专家,这样也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少走弯路。

3.开展与创业相关的社会实践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创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例如创新大赛、创业方案大赛、暑期社会实习等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创新创业兴趣,创业意识得到训练,也能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4.提供资金补助

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创业资金也很重要,高校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除了直接补贴外,重点应当放在间接补贴,例如文中所提及的贵州财经大学设立创业基地,旨在为创业团队、创业项目提供基本的营运场所、办公设备与一定的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意愿对象问卷
神秘来电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问卷网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