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空客直升机公司宣布挪威直升机运营商Helitrans 成为首个通过在线交付(e-delivery)方式接收直升机的客户。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确保了空客直升机的持续交付,也兼顾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必需的健康和安全要求。这一新的在线交付方式基于客户能够接受由授权的空客员工代替其执行试飞和验收。来自空客直升机公司、Helitrans 公司和授权经销商的代表通过视频会议对验收文件和概要信息进行了展示和介绍,进而完成产权的正式移交。
2020年6月3日,美国空军发布信息征询书(RFI),寻求下一代可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以及攻击任务的下一代中空无人机系统(UAS),在2031财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无人机有望将整合自主飞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字工程、开放式任务系统架构等先进技术。其采办流程将围绕飞行器、传感器和数据开发、地面控制站等展开,所有这些都将遵循开放式架构原则。通用原子公司的MQ-9于2007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具备情报、侦察和打击功能,续航时间达到72h。随着MQ-9使用寿命的结束,美国空军迫切需要一个替代产品。
2020年6月4日,GE航空集团宣布已向韩国航空航天工业有限公司(KAI)交付了首台F414-GE-400K发动机,为韩国下一代战斗机KF-X提供动力。KAI于2016年5月宣布选择GE航空集团的F414-GE-400K作为KF-X的动力装置,首批15台发动机计划于2021年完成交付,其中12台用于配装6架KF-X原型机,另外3台作为备用发动机。韩国自行开发的KF-X计划于2020年年底完成总装,2021年推出原型机,2023年开始飞行测试,2026年完成所有研制任务。KF-X多功能战斗机的研制经费为74亿美元。韩国武装部队计划采购120架KF-X,将由GE航空集团提供240台生产型F414,外加备用发动机。
2020年6月8日,以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的阿内托-1K涡轴发动机为动力的莱奥纳多AW189K超中型直升机,通过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型号合格数据更新认证。客户可为其AW189选装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的阿内托-1K发动机或者GE航空集团的 CT7-2E1发动机。其中,以阿内托-1K发动机为动力的AW189K不仅能完成超高温地区的远程海上石油平台的运输和搜救任务,还能出色地完成超高温、高高原条件下的警务执法、消防、应急救援任务。截至目前,莱奥纳多公司已成功交付80多架AW189,累计安全飞行超过8万h。
2020年6月9日,美国空军宣布完成了T-7A“红鹰”高级教练机计划关键设计评审(CDR),标志着该机为期18个月的研制工作已完成,距离最终确定其设计以及生产又进了一步。CDR分析了T-7A的子系统和整个平台提供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所需的能力,审核了诸如新型逃逸系统、推进系统集成、外挂架等子系统的设计。T-7A以1台GE航空集团的F404发动机为动力,于2016年12月首飞。波音公司与萨伯集团合作开展T-7A研制,目前已生产了两架原型机。
2020年6月10日,斯洛文尼亚的蝙蝠飞机公司宣布其Velis电动飞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轻型运动飞机(LSA)型号合格证(TC)。这是EASA颁发的第一份电动飞机型号合格证。蝙蝠飞机公司计划2020年向7个国家的用户交付31架Velis电动飞机,之后将持续增加产量。Velis电动飞机在EASA轻型运动飞机(LSA)型号合格证上的名称为Virus SW 121,Velis是该机的商品名称。
2020年6月16日,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在其广州基地举行首架737-800波音改装货机(BCF)主货舱门切割仪式,庆祝这一项目正式开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航空货运市场需求大幅增长。737-800BCF以737NG平台为基础,通过客机改装货机项目能够延长飞机的服务年限。这种飞机可以运送23.9t的业载,并具有让用户收益最大化的出色运营经济性。波音公司预计,未来20年全世界将需要2820架货机,其中包括1220架737-800BCF级别的改装货机。中国将会需要230架新货机、500架改装货机,是这一领域的最大市场。
2020年6月17日,波音公司宣布向美国海军交付了两架第3批次(Block III)的F/A-18“超级大黄蜂”用于飞行测试。其中1架是单座的E型,另外1架是双座的F型。这两架飞机将用作对第3批次的任务系统组件进行航母适应性和集成测试,确保机组人员在正式接收飞机前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系统。此外,第3批次的构型进一步加大了航程、降低了雷达信号和增强了通信系统,使用寿命从6000h增加至10000h。2019年,波音公司被美国海军授予78架第3批次“超级大黄蜂”合同。
2020年6月19日,空客直升机公司宣布,5桨叶H145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为交付客户铺平了道路。通过加装新的5桨叶旋翼,使得改进型H145的有效载荷增加了150kg。新的无轴承主旋翼设计简化了维修,同时提高了可靠性,也增加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乘坐舒适性。H145以两台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的阿赫耶2E发动机为动力,配备了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FADEC)系统和Helionix数字式航电组件,以及高性能四轴自动驾驶仪,增加了安全性并减轻了飞行员工作负担。极低的声学足迹使得H145成为同级别中较为安静的机型之一。
2020年6月22日,贝尔波音公司向美国海军交付的首架作战型C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飞抵位于加州圣地亚哥北岛海军航空站(NAS)第30舰队后勤多任务中队,完成首架机的交付。美国海军计划以CMV-22B替换格鲁门公司的C-2A“灰狗”,承担从岸上基地向航母运送补给的任务。CMV-22B的业载为2720kg,可以运送F-35C的F135涡扇发动机至航母,实现海上换发。与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的MV-22相比,海军的CMV-22B增加了两个重新设计的227L(60gal)的油箱,使航程增加34%,达到2130km。CMV-22B将于2021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海军目前计划采购44架该机。
2020年6月25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工业)宣布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拉德利国际机场巴航工业公务机服务中心完成了将莱格赛450升级改装为“领航”500的任务。这架莱格赛450在改装时对机翼上方加油口位置做了移动,更换了燃料箱中的油量感应线路,燃料测量系统也被重新布置,还对翼肋进行加强以支撑额外的载荷。为适应这些变化,飞控系统进行了相应修改,其中包括为柯林斯宇航公司ProLine Fusion驾驶舱航电系统安装新的主程序。其他的改进还包括安装了“领航”系列公务机标志性的后掠翼以及将莱格赛450的标识更换为“领航”500。
2020年 6月24日,美国海军表示已于6月初在大西洋的一艘两栖攻击舰(USS)上,对西科斯基的CH-53K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海上试验。CH-53K的海上试验包括桨叶折叠、起飞和降落、旋翼起动和关停以及舰载兼容性测试。试验是在加大风速以及不同风向的情况下进行的,以模拟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各种不利条件。其他兼容性测试包括将飞机拖至甲板和机库,对停放地点和系留方式进行了评估,还在舰上进行了直升机的维护。美国海军陆战队计划订购200架CH-53K。
2020年6月25日,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已完成MQ-9A“死神”无人机(UAV)的自动起飞和着陆能力验证。作为与美国空军签署的现代化合同的一部分,该公司对无人机转飞另一个机场、在更强的侧风中飞行和以更大的质量着陆等能力进行了改进。这些改进可以减少MQ-9A所需驾驶员的数量,无人机可以远距离飞行至行动区,在那里可由当地非专业人员提供武器和燃料。
2020年6月28日,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同时接收其首架ARJ21飞机。此次交付的3架ARJ21飞机均采用90座全经济舱布局,今年国航、东航、南航还将陆续各接收3架ARJ21飞机。ARJ21飞机入编后,对推动支线飞机运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干线支线相结合的航空发展模式、构建更加通达顺畅的航空运输网络有着积极作用。(摄影:徐炳南)
2020年6月29日,空客公司宣布完成了为期两年的自主滑行及起降(ATTOL)项目的飞行测试工作。 空客公司利用机载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基于视觉的全自动飞行测试,实现了一架民用飞机的自主滑行、起飞和降落,成为全球航空领域的首创。ATTOL项目由空客公司发起,旨在探索包括机器学习算法和自动化工具在数据标签、处理和建模等方面的应用在内的自主技术,帮助飞行员减少对飞机操作的关注,更多地关注策略决策和任务管理。空客公司将继续研究自主技术的应用,并在材料、替代推进系统等领域进行创新。
2020年7月1日,空客公司宣布其多用途双发H160直升机获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型号合格证,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型号合格证。H160以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的两台阿拉诺1A发动机为动力,起飞功率为955kW,可以搭载12名乘客。其创新性体现在采用Helionix航电系统的飞行员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飞行包线保护特性所带来的卓越的安全性。得益于降噪的蓝色前缘桨叶,H160可为乘客提供超凡的舒适性,其出色的外部视野为乘客和飞行员提供了便利。
2020年7月1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宣布已完成为期3天的737MAX飞行测试工作。根据飞行跟踪网站Flightradar24显示,尾号为N7201S的飞机于6月29日、6月30日以及7月1日在华盛顿州和邻近的爱达荷州完成了大约10h的飞行测试。在飞行测试过程中,FAA的试飞员和工程师对737MAX的机载飞行控制程序——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重新进行了验证,接下来会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做出评估。这次测试是FAA批准737MAX复飞的重要步骤之一。FAA将发布适航指令告知运营商在737MAX恢复运营时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并对飞行员进行培训。
2020年7月6日,美国政府批准向印度尼西亚出售8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及相关设备,估计总费用为20亿美元。除8架MV-22之外,该销售协议中还包括24台罗罗的AE1107C发动机,一系列的传感器、通信设备和其他系统,另有40挺机枪。据悉,印尼空军有40架在役旋翼机,平均机龄为24.8年,其中包括6架空客公司的H225M,平均机龄为4.2年。印尼陆军有144架旋翼机,其中包括8架AH-64阿帕奇直升机和大量贝尔412直升机。
2020年7月8日,总部位于纽约的卡尔斯潘(Calspan)公司表示,已获得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授予的为期4年、价值1410万美元的合同,将改装4架L-39 “信天翁”喷气教练机,用于DARPA的“空战演进”(ACE)计划。该计划旨在开发出人工智能(AI)软件,以赢得与敌方对抗的近距离空中格斗(dogfight),即在未来的近距离格斗中,飞行员专注于指挥无人机(UAV)来压制对手。Calspan公司签约改装后的L-39将拥有自主式电传操纵系统,允许ACE项目中签约的其他公司测试和验证新的人机界面,如触摸显示屏和AI算法等。
2020年7月9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向日本再次出售F-35战斗机,105架F-35战斗机及相关设备预计费用为231.1亿美元,其中包括63架F-35A常规起降型和42架F-35B短距起降型。这笔交易是美国政府批准的历史上第二大海外军售项目,仅次于2010年向沙特阿拉伯出售波音F-15SA战斗机及相关武器的294亿美元海外军售合同。为此,日本已经开始升级其两艘直升机航母,以搭载F-35B战斗机。这笔交易中包括110台F135发动机(含5台备用发动机),电子战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自主后勤全球支持系统、自主后勤信息系统,飞行训练器等。
2020年7月10日,日本陆上自卫队(JGSDF)接收了首架贝尔波音公司生产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成为该机型的首个国际用户。V-22能以旋翼机的灵活性和固定翼飞机的速度执行多种任务。日本的V-22采用海军陆战队型设计,增强了防腐蚀能力以降低长期可持续使用成本,同时还配备了日本特有的通信系统。V-22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型MV-22,美国空军型CV-22,美国海军型CMV-22等3个版本。自1995年5月24日首架生产型飞机交付至今,V-22已累计交付400架,飞行超过50万h。
2020年7月13日,波音公司宣布获得美国空军(USAF)授出的近12亿美元的合同,用于生产首批8架F-15EX先进战斗机,用以满足USAF的扩充战斗机机群的需求。美国空军同时宣布了一个未设期限和数量的总额为230亿美元的F-15EX采购同合,用以替代老旧的F-15C/D。F-15EX将采用开放式任务系统架构(OMS),便于最新飞机技术的快速嵌入。F-15EX还将采用电传操纵系统、电子战系统、先进驾驶舱系统。未来,美国空军计划需要144架飞机并计划采购461台发动机。GE航空集团的F110发动机和普惠公司的F100发动机将以竞标方式为F-15EX提供动力。
2020年7月17日,贝尔公司的自主货运无人机(APT)验证机进行了首次超视距(BVLOS)飞行。这次验证飞行是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乔克托国家无人机试飞场(CNO)进行的。APT验证机于2019年年初开始试飞,采用模块化设计,最大载荷为500kg,最大飞行时速160km,计划于2025年投入商用。2018年10月,贝尔公司与日本大和运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贝尔公司负责研制机体,日本大和运输公司负责研制货运吊舱。贝尔APT的试飞将作为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无人机系统集成试点计划(UASIPP)的一部分。
2020年7月19日, 波音公司宣布了一系列支持中国客户的协议,以帮助理顺业务运营并增强未来增长。厦门航空公司成为国内率先签署协议采购波音优化维修项目解决方案的航空公司。该解决方案将先进的数据分析能力与波音的技术专长融合起来,实现更高的飞机可用性和更高效的维修。包括金鹏航空、浙江长龙航空、西部航空、北部湾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和长安航空的多家中国航空公司签署了针对波音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协议,以增强运营效率、进一步理顺驾驶舱无纸化运行,并优化飞行规划能力。
2020年7月20日,波音公司宣布首次采用787-10开展2020“环保验证机”(ecoDemonstrator)计划。此次验证计划于8月份开始,为期4周。由波音公司携手阿提哈德(Etihad)航空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赛峰起落架系统公司,利用机载和地面传感器进行飞机噪声测量,验证飞机噪声预测程序和降噪潜能。此外,还将进行飞行员、空管人员和航空公司运营中心共享数字信息的飞行,通过减轻工作负荷和无线电频率拥堵的方式,优化航路效率和提高安全性。完成验证后,这架787-10“环保验证机”将交付给阿提哈德航空公司投入商业运营。
2020年7月21日,罗罗公司宣布已与贝尔公司达成协议,在竞争美国陆军未来远程攻击机(FLRAA)计划中,为V-280“勇士”(Valor)提供推进系统和先进的红外抑制系统,以增加航程和提高生存能力。双方是在罗罗公司完成投入6亿美元进行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工厂的现代化升级改造之际达成这一协议的。这个为期多年的投资改造项目增强了罗罗公司未来几十年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也使美国陆军的FLRAA计划受益。V-280 原型机以GE航空集团的两台T64涡轴发动机为动力,配备3桨叶倾转旋翼和传动系统,现已累计试飞170h,速度达到556km/h(300kn)。
2020年7月21日,赛峰直升机发动机公司(赛峰)与ZF航空技术公司签署协议,在阿蒂丹3涡轴发动机的基础上合作开发阿蒂丹3TP涡桨发动机。根据协议,ZF航空技术公司将为阿蒂丹3TP提供螺旋桨减速器和附件齿轮箱。阿蒂丹3TP发动机功率为1260~1490kW,将成为普惠公司PT6和GE航空集团Catalyst涡桨发动机的竞争者。除了采用阿蒂丹3涡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阿蒂丹3TP还将采用Tech TP验证机的技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在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时成功将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其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6个阶段,将一次实现火星“绕、着、巡”。此次探测器顺利升空,将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任务,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2020年7月23日,美国空军宣布波音、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克雷托思(Kratos)和诺斯罗普-格鲁门等4家公司分别获得4亿美元的不定期交付/不确定数量的人工智能(AI)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合同。这4家公司是美国空军在2020年5月15日发出信息征询书(RFI)后,从所收到的18份回复中选出的。此次签署的Skyborg原型机、试验和自主研发合同的目标是交付任务原型机进行作战试验,开发出具有模块化硬件和软件载荷的Skyborg空中平台。该平台将加入自主核心系统实现有人/无人机编队,整个合同预计于2026年7月完成。
2020年7月30日,中国商飞宣布ARJ21飞机103架机在海拔4411m的稻城亚丁机场完成最大起降高度扩展试验试飞返回上海。通过半个月的试飞,充分验证了ARJ21飞机在高高原机场环境下的起降能力,标志着ARJ21飞机运行范围可覆盖所有高高原机场,为未来开辟高原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6月和2017年9月,ARJ21飞机分别在海拔2842m的格尔木机场和2905m的花土沟机场开展了高原试飞。此次稻城亚丁专项试飞进一步扩展了最大起降高度,验证了ARJ21飞机的可靠性和高原性能。(摄影: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