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红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心理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源自生活,小学生的社会性是在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时发展的,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只有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笔者将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1回归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2016年教育部将《品德与生活》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生思想素质培育上的重要地位。自更名以来,《道德与法治》教材一直回应新课改的要求,在编写的过程中,不断地以生活情境为支撑,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精神,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做到了以“生活”为土壤,提高小学生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一)内容编排由浅入深,使得学生在成长中感悟生活,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由浅入深地编排教材,使得小学生能在成长中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素养。比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课文的选择中更侧重于对小学生自我习惯的培养;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教材的侧重点则在于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公共意识的培养则成为了一大重点。
另外,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另一大特点则是,面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同一个主题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例如,“班级”这一主题,一、二年级的重点在于对班级的认识上,三、四年级的重点则在如何在班级中快乐的成长,五、六年级的重点则在如何管理好班级上。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相同的主题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深入变化,这样的设置,使得教材的内容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使得教材顺应了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能够帮助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拥有生活的智慧,管理好自己每一阶段的生活。
(二)内容多元,富有情趣,设置生活情境,贴近儿童生活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更加多元,贴近儿童的生活,富有儿童情趣。教材在设置上并没有采用单一的文字知识教学,而是在文字知识中穿插了图画绘本,以及儿歌,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利于学生阅读。
同时,教材还选取学生们生活中的情境,渗透知识。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学生们回忆爸爸妈妈与自己的相处过程来理解家庭的温暖;而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则让学生们通讲述自己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来感受家乡的文化;而且教材还设置了“欢度新年、元旦”的课文,使得学生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中国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样,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單元的标题是“我是小学生啦”,这很符合刚入学的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带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二年级特意设置了“我们好好玩”一课,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安全的选择和进行课间游戏,这是由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规则意识,这一课的安排顺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总之,在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极富儿童情趣,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2单一说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单一,脱离生活
教学模式单一,是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探究,一味地照本宣科,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忽略了“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联系性,缺乏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二)教师说教为主,忽略学生主体
许多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授课的过程中只一味地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全然不管学生的上课状态、掌握程度,使得学生没有体验感,缺乏积极性,无法深入理解和运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无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无法达到提升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目标。
3由“绝知”转向“躬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们学好道德与法治知识,就必须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习到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因此,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学生主体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光靠教师的一味说教和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如上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的上台分享自己所挑战的“第一次”,并且可以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小组,挑战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考“哪些事情需要勇于尝试?”“哪些事情不能碰?”“哪些事情可以在与伙伴们的共同协作下尝试?”等问题,使得学生们在自我参与中学习积累生活的经验。
(二)创建生活情境,开设情景化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比较困难,作为教师需要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情景化课堂。
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聪明的消费者》为例,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买东西的学问、了解文明购物的重要性以及增强维权意识,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创设商场购物节的情境,并让学生分别担任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们模拟交易以及维权的过程,使得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如何做一个良好的消费者,如何理智消费,如何维权。同样,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本中还有许多有关学校规则、班级规则、公共意识等的话题,都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更直观地理解课本内容和法治知识。
(三)整合多方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偏重于知识类的学科,它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整合多方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领悟生活的智慧,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1.联合家长社会,形成多方合力
通过研究调查可以发现,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家庭父母的单元共有五个,从“家庭的温暖”到“家庭安全教育”再到“家风家规的建立”。这些知识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老师联合家长的力量,在家庭中也渗透这些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做到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的同时,也外化于行。同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有许多有关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问题,这也需要教师联合社会的力量,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拥有良好的社会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多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
要想将《道德與法治》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多组织课外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学习《我和大自然》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组织一场春游,带领学生们深入大自然,感受花草、动物的神奇,让学生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领悟到大自然的伟大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在学习“感受家乡的文化,关心家乡发展”这一单元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具有文化特色的古镇、村落等地方进行采风,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更直观地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4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的重要时期,作为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转变思维观念,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生活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质,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