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风雅颂

2020-08-26 07:51本刊编辑部郭钰婷郑雯馨张晓霏
海峡旅游 2020年2期
关键词:稗子舒展诗意

本刊编辑部 郭钰婷 郑雯馨 张晓霏

趁着春之将至,我们依循前人留下的线索去寻找现代生活的诠释,相信着,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联结,当我们尝试去抓住春日涌动的诗意,其实是在用一种更舒展、更温柔的方式,打理自己的生活。

春天是有迹可循的。先是被大自然察觉,于是花绽乌鸣,而后才被人所感知,于是播种春耕。无论身处何方,乡野或是城市,人们在大自然的相对变化中,感受到相应的季节,也由此生出相似的情绪——一种因冬去春来,万物苏醒而产生的欣喜。

对于如何抒发这样的情绪,古人其实早有提议。或是登山,如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或是赏花,如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或是垂钓,如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或是访友,如高启“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除了诗词歌赋,古书里也留下许多相关记载,如放风筝、斗草、食春笋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这些被认为适合在春天做的事,用今天的话说,恰恰构成了古代生活里关于春天的仪式感。

时至今日,纵使人类走得再远,自诩拥有凌驾于其它生物的情感、智力和科技,但我们依然會被大自然所调动情绪,惊艳于它的壮美,惶恐于它的无情,愧疚于它的灾祸。因此,趁着春之将近,我们决定做一期关于春日的专题,依循前人留下的线索去寻找现代生活的诠释,相信着,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联结,当我们尝试去抓住春日涌动的诗意,其实是在用一种更舒展、更温柔的方式,打理自己的生活。

为此,我们还有些狡猾地借用了《诗经》中的“风”“雅”“颂”。以“风”指代风物,梳理那些与春日节气相关的事物,比如立春的春联、惊蛰的青团或是谷雨的春茶,它们皆取材自然,源于人们对时节的感知;而“雅”指的是雅事,也许是行春山、设春宴,也许是踏春歌或者露营,古代文人所热衷的春日仪式,如今有了新的演绎,成为充满趣味的生活方式;“颂”则关注那些以春为灵感的创作和设计,茶染布、植物礼、花器、手鞠,不同领域的设计者都曾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春天。也许这样的三部曲,可以让这个迟来的春天,变得更值得期待一些。

关于春天,其实现代诗人也曾写过。譬如余秀华的《我爱你》,“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就像秋天从未允诺丰收,冬季从未允诺瑞雪,当春日到来时,万物生发,但生活仍未可知。这个专题想要呈现的更多是一种可能性,一种充满趣味同时又确实可行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能告诉你,春天将要来了,而你可以选择这样去过。

于是我们又能积蓄起勇气,度过这个漫长得令人忐忑的冬夜,在心底期待着春日的风雅颂。

猜你喜欢
稗子舒展诗意
诗意地栖居
我不想吃稗子草长大
魅力的油茶之乡
愁眉舒展了
春宜舒展,别憋着
被耽搁的诗意
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