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琳
梵高作品《自画像》
2. 梵高作品《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3.4. 在享誉全球的荷兰绘画大师文森特·梵高逝世130 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前往梵高的长眠之地,法国北部的小城镇瓦兹河畔欧韦(Auvers-Sur-Oise)探访。图为当地时间2020 年7 月29 日拍摄的梵高之墓,很小的墓碑上镌刻着“文森特·梵高在此地长眠”(Ici Repose Vincent VanGogh)及他的生卒年份“1853-1890”,梵高之墓外是一大片麦田。梵高1890 年7 月在这里创作了油画《麦田上的鸦群》,一个大指示牌标明了梵高创作的具体位置。现实中的景色和油画上的呈现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视作是后人对这位伟大画家的致敬。
近日,圖书《隐秘的杰作: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出版,书中集中呈现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20位代表艺术家不为人知的224幅素描(而非油画)作品,其中包括今年逝世130周年的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VincentVanGogh),你可能熟知他的《星月夜》和《向日葵》,却没看过他用粉笔、铅笔、钢笔勾勒的瓦尔勒。
1890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在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刚好是其逝世130周年。在过去的这一百多年中,他不断被世人敬仰、赞颂、甚至“封神”,但讽刺的是在他生前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用作家冯骥才的话说,“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它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他用近乎偏执的狂热追求艺术,从1880年,27岁的梵高开始决定拿起画笔,直至10年后离开人世,他留下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以及大量的信件。这给予了世人了解这位伟大画家一个窗口。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惊叹于强烈色彩下狂热而旺盛的生命力,亦会对其产生强烈情绪共鸣。在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在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这样说道:“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他同所有渴望被认同的画家一样期待成功,也一直在寻找内心的救赎与慰藉,这或许跟他出生于牧师家庭以及此前作为传教士的经历有关,他试图寻求一种方式来纠正世界上的不公平。他的绘画将这一过程视觉化。在此之前,梵高做过好几份工作,但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或许,他真的只能去做个艺术家了,他博览群书的爱好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已然储备了大量关于艺术的知识,他经常参观博物馆,并且热衷于收集版画。所以,当他开始拿起画笔,已然很精通艺术了,并且他的“高产”足够让同为艺术家的朋友高更嫉妒。
他的一生留下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除了《向日葵》《星月夜》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较为著名的油画画作外,他的素描作品也在艺术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所说的素描,可能会引起通常认知上的一种误解。在大众的眼中,素描似乎就是黑白色的铅笔画,是正式绘画前打的草稿,事实上并非如此。它们并非是油画的附属品,这些素描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19世纪晚期法国前卫艺术家的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的新书《隐秘的杰作:走进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中专门为其正名,以独特的全新视角揭示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们鲜为人知的素描杰作,并挖掘这些作品对艺术现代化的重要影响。书中这样说道:“如果没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所带来的油画和素描的融合,很难想象抽象表现主义和其他许多现代艺术运动的作品将何去何从。”在这其中,梵高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将素描绘画艺术推向了极致。
《蒙马特之景》(View from Montmartre)1887年6-9月,水彩、水粉、粉笔、铅笔和墨水钢笔39.5厘米×53.5厘米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奥维尔的瓦兹河》(The Oise at Auvers)1890年5月下旬-6月上旬,在粉红色的纸上运用刷子、不透明水彩、油彩、墨水钢笔、铅笔,47.3厘米×62.9厘米现藏于伦敦泰特美术馆
梵高的素描作品数量众多,这些作品可以追溯到他绘画生涯的各个阶段。他常在他的素描作品中回顾过去,据说,这方面的灵感是来自于伦勃朗,他在1885年12月28日的一封信中称伦勃朗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在伦勃朗身上,梵高看到了作品的叙事力,以及他在整个作品中对人类困境的描绘,这是他最欣赏的。
1888年初,梵高来到了普罗旺斯,定居在阿尔勒。这时,他大幅增加了自己的素描绘画产量,并发展了一种更具表现力的风格。此外,梵高对传统媒介的使用也异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他偏爱不透明水彩而非透明水彩,偏好天然粉笔而非人造粉笔,偏好替代类型的钢笔和铅笔,并涉及稀释、刮擦等手法。他的许多最优质的素描作品都是在阿尔勒创作的,这些作品的规模和自信标志着其创造力的突然迸发。此时的梵高将重点更多地是放在钢笔和墨水,而非水彩。尤其是经过特别切割的芦苇笔和鹅毛笔比标准的金属笔尖笔、粉笔或铅笔更加能突出画作的表现力。
在《阿尔勒之景》这幅作品中,每一笔都由手的压力或墨水的流动来掌控。也正是这种笔触的多样性和数量的繁多,描绘出了从田野直至远处城镇的后退感。而在另一幅作品《圣玛丽拉莫尔海滩的渔船》中,让梵高意识到他不再需要使用传统视角。他的风格变得更加自由且蓬勃了。他的素描作品中的描绘通常都非常精细,因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销售而高度完成的,尽管最后直至他离开都从未实现。
有人说,“人生最孤独的瞬间,是突然看懂了梵高的画。世上的天才有很多种,有人年少成名如毕加索,也有人一生孤苦例如梵高。” 天才和疯子,成功和失败,这些在梵高的身上似乎都说得通。但他绝对不是一个疯子,他只是在绘画中释放了所有的热情。这种近乎疯狂的热情在他的生活中持续不变,它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但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汪洋,最终构成了悲剧的色彩。
《圣玛丽拉莫尔海滩的渔船》(Souvenir of Saintes-Maries on the Mediterranean:Boatson the Beach, Saintes-Maries-de-la-Mer)1888年6月4日,在铅笔上运用芦苇笔和墨水,39.5厘米×53.3厘米作者题名并签名私人收藏
《阿爾勒之景》(View of Arles)1888年5月,在铅笔上运用芦苇笔、墨水,43.2厘米×54.6厘米现藏于普罗维登斯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
“在我生涯的最后时刻,我总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那时候我会发现,不仅仅是艺术,还有其他一切的事情,都不过是一场梦,人的自我其实不值一提。” 他在1888年8月6日致提奥·梵高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梵高大抵是最典型的代表了孤独艺术天才式的人物,被社会抛弃和误解。“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旅行者,总是要去个什么地方,什么目的地。如果我告诉自己,那个什么地方什么目的地,其实并不存在,那好像对我也合情合理,也足有可能。”
当他拎着画具奔向那片麦田,手中的画笔在纸上疯狂输出,内心的躁动不安,变成了画布上的革命。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让世人瞧瞧他的心声。他并不脆弱,即便在最后,他的画依然坚定、张狂、英勇。就像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说的那样,“文森特坚信,人们不仅能欣赏他的画,也能感受到其中充沛的生命力。他下笔的劲道和缤纷夺目的色彩,带着观者体验,画中的田野、面孔和花朵,这是其他纤细、婉转的作品望尘莫及的。”
如今,他的作品被收藏在顶级博物馆内,以他为原型的电影、传记、小说不计其数。时间跨越一个多世纪,他的艺术持续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在此,我们甄选了部分关于梵高的书籍、电影作品,希望能从这些作品中以不同的视角感受梵高的艺术世界。
《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有书至美
本书撷取了梵高艺术生涯中大量片段,以严肃而生动的论述呈现了梵高的艺术发展进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梵高的十载艺术生涯,通过近3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析了梵高的艺术之路。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梵高大量书信片段,这些“梵高的话”,直观透露了梵高对人生、艺术的信念及对健康、死亡的看法,读者可由此一窥梵高的精神世界。
《梵高传》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两位作者以精致的细节、畅达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梵高充满英雄主义的传奇一生。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倾力合作下,以往从未触碰过的素材浮出水面,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位伟大而又神秘的艺术家:早年渴望在世界立足;与弟弟提奥激烈的情感拉扯;来到普罗旺斯后,绘出西方艺术中备受珍爱的画作……梵高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异样的光芒:爱情生活的迷乱与癫狂;轮番上阵的抑郁症与心理病痛;三十七岁死亡时的重重疑云……
《梵高手稿》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这本全新翻译的梵高书信集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安娜·苏,从近千封书信中精心挑选了150多封,撷取了梵高在其中描写这些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以及他对艺术、艺术家、文学、宗教、景观等众多话题的独特见解,配以信中提到的画作以及书信原稿作为参照,向所有热爱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梵高。在这本书里,梵高没有被生活琐事所侵扰,没有精神的痛苦与压力。在这里,梵高只属于绘画,属于艺术,属于那片金黄的麦田与飞过群鸦的天空。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Loving Vincent (2017)导演: 多洛塔·科别拉 / 休·韦尔什曼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梵高》
Van Gogh (1991)
导演: 莫里斯·皮亚拉
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著名画家梵高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也剖析了画面自伤自杀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葵》等惊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