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扶“贫中之艰”

2020-08-25 01:58陈世伟钟宇
农经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园残疾人贫困人口

陈世伟 钟宇

我国扶贫开发经历了从区域扶贫到精准扶贫的政策演变,并取得重大成就,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减贫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全国各地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各类减贫措施。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治贫方式。

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主要是通过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劳务工资收入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通过让贫困地区的贫困劳动力找到工作,改善了单一的贫困家庭收入结构,有效地促进了贫困人口收入的增长。现阶段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贫困劳动者技能培训制度;二是构建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平台;三是推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政府通过财税金融政策培育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当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并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

贫困人口中的残疾人口是扶贫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重点要关注那些受到歧视的弱势群体。那么贫困人口中的残疾人口作为典型的弱势群体,应该如何让他们参与到就业市场当中?就业市场应采取何种方式对其进行带动?以及这些就业给他们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残疾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不仅有助于认清客观事实,为政府制定残疾人口就业的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残疾人就业扶贫的具体情况,来保证顺利脱贫,减少返贫风险,以顺利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行唐经验

通过当前国内外对于就业扶贫、残疾人口就业等方面论文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涵盖了当前就业扶贫、残疾人口就业的一些理念、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创新的措施,研究的维度较广,这些都为贫困残疾人口脱贫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参考价值。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虽然对就业扶贫的文献较多,但是很少有论述残疾人口就业中存在的不同模式,以及对于残疾人口的带动效果。并且,当前虽然提出了很多的就业对策研究,但是较少有人关注到残疾贫困人口所面对的限制因素不同。

本文依照所调研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双创园对产业扶贫如何带动贫困残疾人口完成脱贫进行了简单梳理,以期可以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双创园”占地20亩,规划总投资2000万元,由行唐县残联携手扶贫助残企业河北如军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该县原第二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残疾人”模式,共同打造的集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和康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建成后可为100—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并以园区为依托,以点带面向全县330个村辐射,形成向各乡镇、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延伸的就业创业网络,从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开创行唐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行唐经验的亮点之一是:创建模式新。

行唐“双创园”的产业扶贫模式摆脱单纯依靠政府“输血”扶贫帮扶的方式,通过企业化运作进行自我发展。政府支持奠定双创园发展根基,为支持“双创园”发展并做大做强,行唐县县委、县政府免费为“双创园”提供运营场所,给予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出台了扶贫助残巧手坊建设奖补、贫困人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技能培训奖补、帮助和带动就业奖补等扶持政策。同时依托当地的如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柯雨腾”“冠军米娜”等独立服装品牌,同时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了多次协商沟通,最终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就最新研发的抗菌、除霾材料签订了专利技术协议,共同生产防护型褥疮垫、轮椅坐垫、防雾霾口罩和冰箱除味盒等系列产品,通过企业自身发展来实现可持续运营。不同于一般的单纯政府输血带动贫困人口,双创园模式依托已有的运营较好的企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以“政府加企业”的形式为贫困残疾人口提供帮助,带动其实现脱贫致富。

模式与效果

带动方式新和带动效果明显是行唐经验的另两大亮点。带动方式新

双创园不是简单的政府帮扶残疾人,而是由行唐县残联携手扶贫助残企业联手,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残疾人”模式,共同打造的集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和托养康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双创园创立了五种扶贫模式。

一是“康养+扶贫”模式。划定专门区域建立了职业康复生活区,能够满足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职业康复的需求,通过免费吃住、免费康复诊疗、参与计价劳动等活动,可为每人每月节支增收600余元。

二是“工療+扶贫”模式。设立工疗区,这一区域内,可同时让80名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及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进行相关活动。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

三是“培训+扶贫”模式。设立就业培训区,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通过多种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就业、创业的本领,增强他们就业、创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

四是“典型+扶贫”模式。设立励志区,通过开辟宣传栏、举办讲座、互动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深入挖掘、认真总结、广泛宣传三届残奥会冠军米娜的励志精神,使“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的信念深植于全县残疾人心中。

五是“手工+扶贫”模式。选择贫困残疾人数最多、就业意愿强烈的70个村为中心,设立扶贫助残“巧手坊”,每村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场地租赁、人员组织,并由“双创园”负责提供设备、技术指导和订单分配,帮助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妇女足不出村实现就业。通过励志教育展区、线上运营中心+红娘平台、康复锻炼卫生服务区、康养安居生活区、就业培训区、娱疗区、工疗区、农疗区、脱贫项目对接区等9个功能园区进行帮扶,为入驻的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康复机会,并通过免费吃住、康复诊疗、参与劳动的形式,为他们每月节支增收600余元。

带动效果

园区2018年5月开园,启动运行以来,园区工作岗位安置贫困残疾人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由园区延伸建立的“巧手坊”辐射全县330个行政村,带动了2199名贫困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就业增收,帮助了850名残疾人在家实现就业;通过集中供养87名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61名家属放心外出务工;通过辐射就业带动,600多名残疾人人均月收入达到800元。在收入之外,“双创园”给贫困残疾人口带来更多的是自我的认同和精神面貌的改变,让贫困残疾人口树立了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双创园”模式的创立,是在传统对残疾人口的帮扶措施基础上的有效拓展和补充,其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相对优势,而不是纠缠于身心残疾和残疾人的病理缺陷,进而重新评估残疾人的劳动价值。同时以园区为平台,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残疾人的人力资源拓展与人力资本存蓄,朝着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发展方向努力。除此之外,还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为措施,树立对残疾人可以克服参与障碍的信心,探索比较优势,在社会支持下实现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顺利正常参与。“双创园”通过全方位的帮扶措施,对残疾人进行优势发掘,使其同样可以具有社会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

猜你喜欢
创园残疾人贫困人口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我骄傲
8家中关村侨创园挂牌成立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中关村昌平园留创园:新星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