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虽然随着节水理念和技术的进步,自2017年始,我国总用水量逐年下降,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虽然近年来的用水量也在逐年下降,但2019年的农业用水量仍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1%,部分地区更是高达90%以上。与此同时,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节水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根本性措施,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业节水的首个国家纲要——《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全国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国旱作节水农業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亿亩以上,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截至目前,《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都已基本实现。这一起步可以说为今后我国农业节水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强的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农业0.542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仍然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农业节水化之路任重道远。农业节水化工作的实践证明,要做好农业节水化工作,除了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要有充分的认识外,核心在于加强科技支撑。农业节水化需要用科技的力量实现节水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即节水于技,藏粮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