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老年精神病患者抑郁状况与家庭支持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08-25 01:19张宏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精神病情绪家庭

张宏英

(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精神病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通常有两方面的表现,一种是内在思想的不正常,一种是外在行为的不正常,内在思想不正常就会导致患者思想散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言自语等,外在行为不正常就会有奇怪的行为,甚至有无故的攻击性行为。目前临床上关于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仍绝大部分在使用安定类药物,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及依赖问题日益突显;故目前迫切需要重新梳理护理措施,为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长期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提供新的临床依据。家庭支持护理干预重视家庭,将家庭作为护理目标,充分突出了家庭在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1]。在本研究中经过对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采用家庭支持护理,进而探讨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68例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4例)和研究组(84例),研究组应用家庭支持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中有男46例、女38例;对照组中有男45例、女39例;研究组平均年龄为(76.5±7.7)岁,平均发作病程时间(7.2±1.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2.9±4.8)年。对照组平均年龄(75.9±6.2)岁,平均发作病程时间(7.8±1.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3.3±4.4)年。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病,同时伴随抑郁症,且不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形。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精神科护理常规,包括四防监护、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治疗及音乐治疗等及常规集体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一般咨询,出院后予药物维持治疗并接受常规社区服务,并在出院1个月后常规予电话回访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支持护理:对在岗护士及部分医生进行教育培训,使护理文化从患者为中心向家庭支持护理的理念转变,提高医护人员家庭支持护理的服务意识。住院期间每星期对研究组家庭进行一次个体化家庭干预,探讨家庭结构和功能,剖析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方式,力图重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强调家庭环境对抑郁症康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增进家庭成员与患者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并针对家属和患者的不同需求予健康教育指导。教育内容: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早期识别,抗抑郁药物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抑郁症的康复训练,复发的先兆症状或症状的表现形式,家庭监护和药物管理以及服药依从性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意义等。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抑郁情绪的评断参考标准为抑郁情绪自评量表[2],评分分值为0~100,评分分值与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的优良性与各项指标的评分呈负相关关联性。

(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评价指标[3]:社会能力、个人卫生、抑郁、过激、精神病表现,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等项目的评分与患者护理效果的优良性呈正相关关系,抑郁、过激、精神病表现等项目的评分与患者护理效果的优良性呈负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社会能力及个人卫生都得到了改善,且抑郁及易怒过激的行为也得到控制,精神病表现得到提高,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详见表2。

表1 两组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 不良反应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84 28.9±3.1 8.2±1.1* 14.7±2.3 2.2±0.1* 3.3±0.5 3.2±0.5*对照组 84 30.1±2.2 10.6±1.5 15.0±1.7 4.2±0.8 3.5±0.6 3.2±0.4 t/1.117 11.967 2.009 12.809 3.060 2.513 P/0.13 0.02 0.18 0.03 0.08 0.31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社会能力 个人卫生 抑郁 过激 精神病表现对照组(n=84) 21.07±2.25 19.07±3.25 19.31±2.85 18.15±1.15 19.81±2.67研究组(n=84) 35.9±73.87 34.66±3.09 10.87±2.15 10.98±2.06 11.65±2.73 t 8.343 7.784 8.022 7.933 6.874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患者虽然在交流表达方面有障碍,但是他们的内心依然渴望与人交流,依然需要关心和鼓励,研究组加入家庭支持护理,在语言方面与患者进行沟通,心理上对患者进行深度的护理,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受,从而主动地配合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家庭支持不仅排解了患者不良的情绪,还能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依从性提高后,患者就会积极配合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而提高护理有效率[4-5]。家庭支持护理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干预手段,国内外的学者研究发现,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健康行为,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家庭支持护理在老年精神病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

猜你喜欢
精神病情绪家庭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家庭“煮”夫
都有精神病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恋练有词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