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冰
【摘要】 通过利用高中课本中的“史传文学”,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辩证地处理文章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提高学生整篇作文能力。
【关键词】 史传材料 片段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191-02
0
一、背景
中国古代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远古的简单记事开始发展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其中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尤为出色。史传文学,是史与文的有机统一,是用文学的手法写出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文史的交融中,文学自身兼含着史哲的因素,从而呈现了一种气象恢弘的“大文学”形态。
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常有无话可说之感,这其实就是积累不足的缘故。高中课本中的“史传文学”不仅能给学生以知识、精神上的教育,而且在作文中具有无法比拟的经典性和说服性。
因此,学习高中课本中的“史传文学”,并尽量做到在阅读中利用史传材料拟写片段作文,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他们的文章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更具有大文学的气魄。
二、意义
1.我们的思路是:着眼整篇,着手片断,利用经典文言文中的史传文学作品进行片段作文训练,通过将同类的文章、文段编成专题,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理解,完成审美鉴赏,并运用到写作中。
2.通过概括训练、充实训练、升格训练、借题训练等训练方法,从片段入手,把大困难化成小困难,化解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从片段入手,为中学作文教学寻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和一个可操作的载体,更切合我们作文教学的实际;从片段入手,辩证地处理文章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能提高学生整篇作文能力;从片段入手,真正落实新课标的关注文化传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具体措施
利用经典文言文中的史传文学作品作如下几个方面的片段作文训练:
1.概括训练。要求学生将所接触的史传材料进行筛选、整合,积累在“作文积累本”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展开不定期的资源交流活动。
2.充实训练。要求学生为所遇到的作文题目补充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其补充材料要求为积累的史传材料。
3.升格训练。对学生在日常完成的作文,分析优缺点,利用积累的史传材料,进行片段升格训练,充实文章内容。
4.表达训练。根据作文要求,让学生选用史传材料,围绕中心展开仿写扩展等训练。
5.分析训练。按照论述文常见的分析方法,如假设分析,因果分析等,让学生对指定的史传材料展开分析训练。
6.借题训练。主要是借助一些经典的作文题目,如高考作文試题,学生利用所积累的史传材料,对题目展开分析论证。
四、完成情况
1.学生人手一本“作文积累本”。该积累本“史传训练”模块,由材料积累、片段训练、范文欣赏三部分组成。
2.学生面貌的改变
(1)训练前
①学生对文言形式的“史传文学”缺乏学习热情,急功近利,追逐时尚,贪图物质享受,没有学习目标;②还有很多学生在学过这些经典的史传文学之后,遗忘率较高,没有积累的学习习惯;③在行文时,自编的、虚假的,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的材料,比比皆是,低分作文大量涌现。
(2)训练之后
①激发了学生对“史传文学”的学习热情;②学生感悟到“学”与“用”之间的密切联系,纷纷开始主动学习,主动积累;③学生普遍反映写作选材难度降低;④学生在训练之后,文章的内涵有所提升,论证力度有所加强;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校在展开此项训练之后,语文成绩得到大幅提升,获得教研室的肯定。
五、困惑与不足
1.慢班上作文教学课时,回答问题、积极讨论的只是少数善于思考、大胆自信的学生,其余的大多数是听众,学习被动、缺少好奇追究的精神、羞于表达,这类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是一个大难题。
2.在选文上,部分老师学生推荐的文章材料可操作性不强。
3.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太过公式化,导致文章模式化。
4.学生自主学习与老师的主导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5.如何在片段训练与掌握全篇中,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是我们仍需探讨的问题。
六、课题范例
范例1:
课文片段写作:《屈原列传》
话题一:心灵的选择
当面对小人的谗言、离间,面对渔父“随波逐流”的规劝,面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世界,屈原陷入了沉思。浩瀚广阔的汨罗江,滔滔的江水滚滚流动,就如同屈原此时不能平复的心情。是同流合污,还是怀瑾握瑜?是随波逐流,还是出淤污泥而不染?是活着还是死去?这位伟大的诗人以一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回答了他的选择。他要用清澈的江水洗去心灵对尘世的困惑。屈原的选择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人格,也成就了汨罗江一段壮美的历史。
话题二:守护心灵的空间
为什么屈原在“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时代里,依然能以一种的执着的信念守护着他心灵的空间呢?因为他知道,漆黑的夜晚不能没有光亮。他要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漆黑的夜晚;他要以他的“皓皓之白”守护心中的莲花。他守在那里,仿佛守住了一片天空,孤独而萧索。但是他始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愿投江以明志。他不但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而且守护了心灵的空间。一朵莲花,足以美丽一世界。
范例2:
课文片段写作:《信陵君窃符救赵》
话题一:“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
有人说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为了怜“姊”。他牺牲魏国的利益救赵,是感情用事,不是义勇的行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平常人又怎么能理解信陵君的用心呢?
秦国大破赵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完成统一中原的计划。当时诸侯国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赵国只得向既是姻亲又是近邻的魏国求援。赵国“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都是“约从离衡”。六国唇齿相依,一荣皆荣,一损俱损。“救邻即自救”,信陵君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终于挫败了秦军的图谋,遏制了秦并吞六国的野心,保障了两国的安全。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只有双赢才是一种大智慧。
话题二:“材与非材”(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罗丹说过,“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堆树根在根雕艺术家的手里成了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匹平常的马在伯乐眼里成了千里马,一块石头在天文学家眼里成了陨石,这一切都因为发现者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侯生和朱亥在一般人眼中只是一介莽夫(“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但信陵君却不顾他们身份低微而屈身与其交游并以礼相待,果然,在不久之后的“窃符救赵”事件,这两个“莽夫”发挥了人才的作用。而侯生“面北自刎向我主”更是印证了他是一位“贤士”。
“材与非材”有时并不在““材”的自身,而在于我们怎样对待“人材”。知人善用才是成败的关键。
给我一双审美的“慧眼”吧!为了奇形怪状的树根不被抛弃,为了千里马不“骈死于奴隶人之手”,为了这世界的“人材“不再被埋没。
[ 参 考 文 献 ]
[1]《五年高考满分话题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