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七个准则

2020-08-24 12:51周铭
百姓生活 2020年7期
关键词:念书家务活带回家

周铭

1.和孩子一起吃饭。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与家人一起吃饭的孩子,长大后自卑、患焦虑及抑郁症的风险都很低。因此,无论平日工作多么繁忙,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进餐。

2.与孩子共处时不看手机。英国心理学会专家发现,花太多时间看移动设备屏幕的孩子大脑发生了永久性改变,表现为某些认知功能(如记忆力、关注度、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下降。要想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最好的方法是父母以身作则,做好示范榜样。

3.不把工作带回家。不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我监督能力强,也更可能严格遵守纪律。

4.不强求孩子的职业选择。美国一家市场研究机构对4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年轻人并不对未来急需的工作岗位感兴趣,他们渴望成为运动员、音乐家和设计师。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其自由选择,不必强求。毕竟,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能为生活幸福感增分。

5.给孩子分配家务活。从小积极做家务的孩子,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哈佛大学一项调查发现,童年时期常做家务活的孩子,长大后职业发展更成功。

6.給孩子念书听。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父母经常给幼儿念书听,孩子上小学时语言、阅读和识字能力更强。这些孩子在以后的学业中也表现出更强的词汇、拼写和数学技能。

7.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失败,是父母能教给孩子最好的人生课程之一。遭遇挫折能让孩子学会应对各种艰难处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错误。还能让孩子拥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更好地与同龄人交往,增强迎接人生挑战的心理韧性。失败还能让孩子冷静面对任何结果,因为没有一个人一生总是顺风顺水。

yestone_D164545696

猜你喜欢
念书家务活带回家
家务活太重,当心招来“网球肘”
“虎虎大睡”把非遗带回家
把健康带回家
理 想
把健康带回家
理想
填字游戏:一起来干家务活
家务劳动,从学龄前开始
搭把手
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