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
今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部分人不得不“宅”在家里。人们一边为新冠肺炎患者揪心,一边又要在家里找事情做。被迫的安静总比一直生活在喧嚣和忙碌中好。在这段安静的日子里,我们捧起书,享受思想的愉快和文字的优美。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平教授2019年出版的《书法的故事》正是一本让我感到久违的书。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与艺术无缘。艺术殿堂的“高大上”与自己的习性相比似乎有天壤之别,足以让我望而却步。没想到,这本书突然拉近了我与艺术的距离,让我不禁有感而发。我想先分享书中最有感召力的一段话,分析一个“门外汉”如何能走进书法的世界,然后分享这本书的几个论点。
一、“谁都可以是艺术家”
第八章《书写,解构,逃离》的结束语铿锵有力,震撼人心:“谁也不是艺术家,只是普通人;(但)谁都可以是艺术家,因为当下的生活都可以是艺术。当代艺术的理想境界,是人们的艺术气质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发挥。艺术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观赏者,观赏者也是创造者,是‘作品的一分子。只有这样,本来就是‘艺术的‘人,才(能)真正地回归。”这段话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艺术并非高不可攀,普通人也能走近,然后走进艺术。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出普通人潜在的艺术气质? 如何艺术地生活或生活得艺术?我想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活在当下。有一个故事道破天机:
一个来访者问一个和尚:你在得道前每天挑水砍柴,烧火做饭;你在得道后也同样每天挑水砍柴,烧火做饭。那得道与否有什么区别吗?和尚回答:得道前,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想着其他的事,杂念太多;得道以后,挑水的时候就想着挑水,砍柴的时候就想着砍柴,烧火的时候就想着烧火,做饭的时候就想着做饭。
这种专注值得敬佩。专注是需要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即使每天生活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要尽量把每一件事做得到位、到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熟悉的事用心做就会成为行家。即使“生活中的不如意十有八九”,也要把那一二分顺心活得精彩出色;更何况不顺和坎坷还可能成为我们的财富,让我们更加成熟,或者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基础。
要想体会艺术,欣赏艺术,进而回归艺术的人,还必须忙里抽闲,给自己留出“书伴茶香,怡然自得”的时间;培养“乘物以游心”“不滞于物”的心态,体验“无言独化的最高诗境”“目击道存的最高书境”“解悟生命本体的审美生成的最高人境”。具体地说,这包括体会经典书法中的“点画之工,裁成之妙”,诗文中语言的韵律和优美的意境,还有普通的清茶淡水中的层次与变化。这也包括分析文人书家抒情写意的背后所反映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关于创作的各种文化、社会动因,然后分辨出作者情趣的雅俗、思想的深浅和格调的高低。所有这些都要以“有时间”“有心情”作为前提,让我们身体力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相反,如果日子过得风风火火,每天忙得马不停蹄,怎么可能有欣赏艺术的闲情逸致,更不用说平心静气地创作了。《大学》说得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根本在于“知止”,“知道停止”,即对欲望的节制。想得太多,欲望太多,就不可能安静。即使我们没有魏晋时代文人墨客完全脱离功利的潇洒和优雅,也要适情而足,原心返性,通过好的艺术作品享受精神上的过滤和升华。就书法而言,只有安静下来,我们才能在点画的细节中体会到笔法的精微、线条的力度、造型的曲直、黑白的层次及对比。那真是趣味无穷,妙不可言!
柳公权的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经常被用来说明人品、行为、学问、修养对书法家书法整体风貌的影响。我想补充一句:“心静则笔正。”只有心静如水,才能意守胸中之气,摒弃杂念,全神贯注地进入创作的心态。在书写的时候,盡量做到点画有度,稳重浑厚,结体(字的间架结构)舒适安定;在鉴赏字帖的时候,仔细观察其形,体会其质。
二、“生命就是时间流逝中的生存状态”
《书法的故事》有分析有评论,有分类有总结,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巧妙地平衡了艺术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和“解构分析表达”的教学需要,精湛地解释了很多艺术中的对立统一。而且,这本书语言自然流畅,优雅达意,让读者感觉“字里生金,行间玉润”。
作者对书法与生命的关系的阐述影响了我看待书法的视角:“所谓生命,其实就是时间流逝中的生存状态,每一刹那都是不同的。书法的线条就是将这‘流逝的生存状态记录下来的痕迹。书写时的‘不可逆和‘不重复,使得这种记录真实无遗。”换句话说:“书,心画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更能理解王羲之的《兰亭序》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的原因。它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笔法、结体与章法布局高度和谐的经典范例。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与40多人一起出游,在春风中沐浴之后,沿曲水而坐,酒酣兴浓之际,欣然提笔之作。全篇28行324个字,一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众人效仿,却不能被任何人超越。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兰亭序》的艺术成就极高:“其运笔跌宕起伏,有藏有露,中(锋)侧(锋)互用,变幻莫测,结体奇正多变,章法有疏有密,一气呵成。”“似奇反正,若断还连。”“通篇字形宽窄相间,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微妙的、流动的美感,其秀丽清逸,风流极致,恰如行云流水。”
更重要的原因是,《兰亭序》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情境下,王羲之生命状态和思想意绪自然流泻的产物,是诗境、书境、人境三位一体、和谐统一的典范。它不但技法精妙,而且神采飞扬,令无数人心慕手追。人们在赞叹王羲之“偶合神交,自然契冥”的同时,也意识到精品背后是创作者第一流的精神、情操和学问、修养。见过王羲之的人说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这印证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规律。“书者,心之迹也。”这就是为什么说品学兼优、风流倜傥是笔墨显现的形态的背后底蕴。只有“岁久积功成”,才能“渐入神仙路”。
王羲之是魏晋雅韵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书法的故事》写道:晋人手札残纸上的文字有“圆润、灵动、妩媚、流畅的特色”。这与现今人们追求速度与高效的功能性形成鲜明对比。过度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会抑制对美感的追求。“写字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就算不错了,谁还有时间和心思考虑怎么把字写得更漂亮呢?”手机和电脑普及以后,就连写字的机会都少了。电子邮件和短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能看到的大部分文字都粗糙肤浅,即使公开发表的文章也不乏字句不通之处。
但作者任平并没有“哀叹魏晋古风的逐代衰落”,因为在他看来,“一代有一代之精神,一代有一代之书风,一代有一代之技法与审美体系”。他有如此丰厚的文化传承,却不因循守旧。他说:“人们总是感到‘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中有取之不尽的技法,但每一次临摹只能够接受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魏晋笔法的‘接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其不断削弱、简化的过程 …… 但是后人减弱了一部分,或许强化了另一部分,创新了一种笔法体系,树立起了新的审美标尺……新的笔法体系也有追随者,也会在简化的过程中重组,进而发展出新的风格、新的体系。有限接受,部分改造,逐步创新,如此循环往复,正是历史上书法演进的规律。引领时代的艺术家,能够将时代精神、个人性情和前人的创作经验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他这样归纳当代精神:“由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民主精神的弘扬,当代人在思想情感上的总体特征是注重现世,享受人生,爱好个性化的表现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让我联想到有几次儿子提出想学作曲,我没有鼓励他,心想:你怎么可能逾越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等几位屈指可数的音乐天才呢?他们已经把古典音乐创作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我想象不出模仿或另辟蹊徑能有什么出路。读了以上这段话,我为自己的狭隘而惭愧。孩子们应该追求内心最初的向往,即使是不知天高地厚,也要大胆地尝试。很多有意义的尝试或成功的创新正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创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再融入个人偏好和时代元素,就是音乐的演进。
三、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为今用的基础
关于本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关系、书法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作者任平透过现象看本质,论述精辟。我们常常为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而感慨不已: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相关的表现形式都千差万别。作者任平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人之向善与疾恶,追求美好安定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喜怒哀乐,生存死亡,爱情、亲情、友情,也都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永恒主题”。他主张:“我们不仅要关注其中的差别,强调保存、保护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而且要关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正是这些共性的理想和追求,才是不同文化沟通的基础,也是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理解和欣赏的内在原因。”所以我们万万不能舍本逐末。
作者任平把书法的演变放在一个宏大的社会历史框架下,突出了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气候和不同社会形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魏晋时期,生活无忧的有闲阶层的诞生使书法脱离实用性,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有了可能;这些脱离功利的文人聚在一起,舞文弄墨,创造了丰富的意境与不同凡响的格调,形成了魏晋时期独特的雅韵。唐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又使“崇尚法度”—也有“无法之法”的“活法”的成分—成为主流。于是就有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鲜明时代特色。
皇室对书法的态度和重视程度都直接影响了时代的风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徽宗赵佶对书法的喜爱和钻研。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再加上一手好字不但是很多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而且直接影响他们的仕途。像颜真卿和柳宗元这样的朝廷高官都有娴熟的书法技巧和丰厚的学养,他们“必然要在文章和书法方面做出表率,用最出色的书法作品证明他们崇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身份,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书法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简单中的丰富、平面中的立体感、静态中的动态以及音乐般的节奏韵律”。这些特点既可以使书法成为具有“民族审美和本土特色的现代艺术”的媒介,反映当下的人生状态和现实情味,也可以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等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任平认为,现代艺术要表现出民族审美和本土性,创作者首先要“接受传统文化,吃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精粹,又要对现实生活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对当代人的心理有真切的体悟,长期涵泳其中,一朝脱水而起;艺术作品的诞生应该是如生命价值重新发现和新生一般”。这解释了为什么“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好的艺术作品是由生命铸造的。
《书法的故事》共分10章,从汉字的起源(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及演变,到书法艺术的萌生与成熟,再到各个朝代的书法特点及佳作简析,都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关于字体的演变,作者澄清了行书和草书并非两种独立的书体,解释了行草与其他字体的关系。“汉字的篆、隶、楷各体,每一体都有其草写。文字为实用服务,人们为了写得快,往往笔画连贯并简省,所以行、草书皆由书写速度快而成。行、草基本可以被看作篆、隶、楷这些‘正书体的‘俗书体。俗书体是普通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创造。事实上,后一种‘正体往往是由前一种正体的俗书体演变而成的。”
无论哪种字体,用毛笔书写都有巨大的选择余地。笔画可粗可细,可刚可柔,可方可圆,可浓可淡,可轻可重,所以毛笔可以使文字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体态风格。书家通过运笔的疾涩顿挫、结构位置的疏密经营、墨色的干湿浓淡等“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给予文字造型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营造一种意境和氛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精神上的升华。
作者任平写道:“诗境、书境、人境是三位一体的,最高的诗境是无言独化,最高的书境是目击道存,最高的人境是解悟生命本体的审美生成。文学和书法都是生命状态和思想意绪的流泻。”
有了这种认识和较高的意境,我们再心慕手追—或者和孩子一起练习书法—就会把枯燥变为有趣,把浮躁厌倦变为细心耐心,真正坐下来不厌其烦地练习基本功:从点画开始,“积画成字,积字成行,积行成幅”。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像王羲之“曲水流觞”那样自然得体、形神兼具、浑然天成的书法作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生活中永远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憧憬。《书法的故事》让我一连几天读到凌晨时分方才罢休,深感“文化如水,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