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美国当地时间4月20日,WTI原油期货5月结算价收于每桶-37.63美元,暴跌305.97%,盘中最低价每桶-40.32美元。这是自石油期货自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值区间。就在不久前,有这样一张有趣的图。
彼时,大家不免调侃一句“水比油贵”,而现在,油价直接倒贴了。油价的暴跌,是否会重新振作燃油车,而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因此“凉凉”呢?
跌入负值的油价是什么概念?就是原油的储存运输成本,已经高于原油本身的价值,而关井停产成本和风险会更高,所以还要保持继续生产。在已知必定赔钱的情况下,倒贴让买家把石油拉走,反而成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最优解”。
如果将这里的原油换成牛奶,那么将会出现历史课本上的“名场面”——倒牛奶。只不过石油是不能随意处理的,污染环境将会面临高额的罚款。
那石油为什么会贬值的如此之快呢?其原因有多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导致工厂停产、航班停运、出行减少;再加之中东石油组织欧派克与俄罗斯的“原油价格战”。产量增加,消耗减少,让昔日的“商品之王”价格跌入深渊。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原油≠汽油、期货不是现货,原油价格的暴跌不会立即体现在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上。而且对于中国而言,咱们有《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的保底机制,石油价格降到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时就会触发保护,不会继续下降。
所以到目前为止,即便国际油价经历了几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价还处在搁浅状态,即便未来下调,也不会成为白菜价。“加油不要钱的”的美好愿景可能还是只会出现在梦中吧。
咨询公司伍德曼肯兹(Wood Mackenzie)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近期油价下跌和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将导致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3%。而中汽协发布的3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3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3.3%,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3.2%。
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的确高于行业整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下滑完全是油价暴跌导致的,油价暴跌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
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性蔓延,老百姓的出行需求下降;企业停工停产,直接影响了居民收入,导致对汽车这种大宗产品购买力明显下降。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会恢复,低价原油不会长期存在。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纵使开采技术不断升级,所谓“石油将在XX年后耗尽”的大限不断延后,但是,长期看来,石油资源的枯竭是不可逆的,消耗石油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同时最根本的为了避免被原油出产国所过多限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禁售燃油车提上日程,全球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不会改变。
我们在关注油价降低的同时,不能忽略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车的高成本一直以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之一,其中电动车的电池成本就占到了整车成本的40%。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作为主流电池三元锂电池原料的锂价格逐年下降,同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将另一主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拉回赛道,成本甚至更低。
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电动车的高价格。与此同时,换电模式的推广有望进一步压缩电动车的成本。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前售价需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其中“换电模式”车辆不受其限制。
新能源汽车的低使用成本和低维护成本一直以来是其优势所在,如果购买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运营模式逐步的完善,其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整体来看,影响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油价的高低,而是补贴、宽松的上牌政策以及不限购不限行的用车政策。政策导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下,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和补贴延长两年,并分别于4月16日和4月23日发布相关文件。两个政策的出台着实将受影响严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拉了一把”。同时,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首次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加速推进充电桩设施建设,车桩比水平将持续得到优化。可以看出,政府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扶持、推广的导向始终没有改变。
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遇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疫情总会过去,负价原油也仅仅是短期影响。里程焦虑、高价格、充电难等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而得到改善,低使用成本、宽松的上牌用车政策进一步发挥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是有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