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莉
摘 要:对“何事于仁”一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的不同版本,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一种是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且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参看历代研究者的解释可知,“何事于仁”解释为“何止于仁”更为妥当,因为它体现了“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也使孔子引导子贡实践“仁”有了基础。
关键词:古文注解;《〈论语〉选读》;“何事于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语文出版社)的第五课《仁者爱人》选录了《论语》中《雍也第六》篇的第30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对其中的“何事于仁”,教材的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解释。2005年7月的第1版(第23页)和2007年6月的第2版(第23页)的解释都是“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止,仅。”而2010年6月的第3版(第23页)则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并且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这两种解释,意义差距比较大,给一线的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那么,“何事于仁”究竟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让我们参看历代研究者的解释。
第一类:对句子释义,未单独对“事”作注。
以理学的集大成者著称于世的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四书集注》对此句作如下注:“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则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1]111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不止是仁,必定是圣人才能做得到;即便圣如尧舜,也是心有所不足。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对“何事于仁”的解释是:“哪里仅是仁道!”[2]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的解释是“这哪里只是仁”[3]119;以姜亮夫先生为学术顾问的《论语直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何止是至于仁呢”[4];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的解释是“此犹谓非仁之事,孔子非谓博施济众非仁,乃谓其事非仅于仁而可能”,解释为“这哪里是仁的事”[5]。
上述历代著名研究者均未对“事”单独作注,而是对“何事于仁”加以释义,意義趋同:何止于仁。
第二类:单独解释“事”。
孙钦善先生的《论语注译》对“事”作如下注:“同‘倳,置。”对句子的解释是:“怎么可限止在仁上呢?”[6]109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是这样解说的:“其实,‘事有立于某种位置,即今语所谓定位的含义。这里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止是‘仁,如果一定要讲它到底算什么,那也是‘圣。”[7]140
这两位研究者对“事”的解释也基本一致:立于某种位置、置于某种位置。
参阅《古代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对“事”的解释,没有“止,仅”这一个义项。
由此可以看出,“事”单独注为“止,仅”确实不妥,教材取消这一注释是比较严谨的做法。
那么,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后,教材将“何事于仁”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是否妥当?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从语境中探寻句子的意义指向。
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贡为何有此一问呢?
子贡善于辞令,是办外交、做买卖的好手。朱熹《四书集注》引《吕氏春秋》的观点,认为“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1]111。该如何做到“仁”呢?子贡想:如果能广博施与,普遍救济,一定符合老师所说的“仁”吧? 于是,有此一问。
孔子的回答,很有意味,似乎在褒扬,实则并未肯定他的观点。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老师说,那必定是圣的境界了啊,即便圣帝明王如尧舜也犯难啊。孔子的意思是,子贡的理想太高了,是很难做到的。正如孙钦善先生在《论语注译》中所说的:“由本章可知,孔子认为仁只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同情和施恩,并不是博爱大众,普施广济。如果是后者,那已达到了圣,不仅有修养的君子做不到,就连圣人如尧舜之类做起来也感到为难。”[6]109
孔子在这里比较明显地表达出“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正如李零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指出的:“‘圣是更高的境界,就连尧、舜,他们想要做到这一点,都很头疼。”[7]140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则评论得更细:“《论语》全书大都说‘仁大于高于其他范畴,如大于高于礼、义、忠、信、亲、庄、敬、恭等等。唯独此处提出更大更高的‘圣的范畴。这恰好说明,‘仁主要是指一种心理情感和精神境界,‘圣则因包括外在功业的整个客观成就,所以‘大于仁。”[3]120
孔子并未否定子贡对“仁”的追求,只是觉得他的理想太高远,不好落地。于是,孔子告诉子贡,要实践仁,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能从自身做起,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孔门学问中仁的应用,是推己及人,想着自己利益的时候,也替别人的利益着想;扩而充之,想到天下人的利益。仁的路就是这样开始走的。”[8]
由此分析,笔者认为,“何事于仁”解释为“何止于仁”更为妥当,因为它体现了“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也使孔子引导子贡实践“仁”有了基础。而教材中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则似有不妥,因为这样解释否定了子贡对于“仁”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5.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9.
[4]崔富章.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49.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149.
[6]孙钦善.论语注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7]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南怀瑾.论语别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