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
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在不同的时期散发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这是整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而婴戏题材的陶瓷纹饰,由于其喜闻乐见的题材受到各个年龄阶段观者的喜爱。从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开始,转而到商代瓷器的创烧,瓷器真正发展到东汉后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在中国辉煌的历史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传统的陶瓷发展历程当中,陶瓷具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特质。这种特质随着时间的发展,贯穿中外循环往复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在众多陶瓷装饰题材当中,婴戏图正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题材之一,这种题材伴随着陶瓷的发展也更为欣欣向荣。
从史料上记载,唐代的铜官窑是最早烧制釉下彩的窑口。唐代由于国力的强盛,不断吸收外来国家的文化,不管是书法、美术、音乐等等都引入了我们国家。并且在这个时间,釉下彩整真正开始创烧。这种装饰手法,在当时可谓是把东方文化完美的与器物融合在一起,这给后来的陶瓷装饰起到了启示的作用。
铜官窑早期的釉下彩瓷器多是一抹的深褐色。而到了中后期的釉下彩瓷开始除了褐色还有绿色和红色。铜官窑釉下彩瓷中的图案,打破了以往宗教意义上思想的桎梏,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更是比以往更向往自然更向往生活。正是这种向往生活的态度,这一时期铜官窑上的图案更加多以自然花草以及人物为主题,其中人物中的儿童形象尤为突出。唐代的佛教文化由于从印度传入,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也很快被吸收。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具有吉祥寓意莲花纹以及婴戏纹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并且变成了更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沙窑出土的釉下彩绘童子持莲纹执壶(如图1),在壶中心绘制有一儿童形象,其形态活泼、神情可爱,儿童的身体比例协调,左手持有一把葵扇,右手拿着一支莲花。莲枝由孩童手上横申脑后,并且开放出一朵盛开的莲花。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代表吉祥的莲花纹样加之儿童形象,整体风格上都受到世人的喜爱。当时的儿童形象服饰上多穿着肚兜,以钩肩的形式穿着,服饰多以结带的形式固定。在构图形式上,讲究均衡、对称的感觉。这种小孩手持莲花的图案,多以“连生贵子”的吉祥寓意表达制瓷者对美好实物的寄托之情。在绘画的技法上,这种潇洒自如的手法,设色上也更加轻快饱满。整体画风线条流畅,在连枝的画法以及飘带的表现技法上,都展现出当时艺人们娴熟的绘画技法,展现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后来的婴戏陶瓷作品产生了启蒙的作用。
宋代的陶瓷釉下彩中,装饰题材丰富多样。由于当时佛、道、儒三教对民众的影响,三种宗教也相互融合,在哲学思想上又逐渐想世俗生活回归。在慢慢摆脱宗教教义的前提下,开始逐渐向自由发展的方向靠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相比于唐朝的富丽堂皇,宋代的釉下彩彩绘艺术给人以儒雅、质朴、有内涵的领域。这个时期的程朱理学哲学思想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美学思想牢牢地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情趣,导致这个时期宋代所生产的艺术风格呈现出极具时代特色的特征。
图1
这个时期的人物纹饰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时期,婴戏题材更是发展成为单独的艺术门类。这种以人物为主题,辅之以花草、图案等,表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诚如磁州窑出土的三彩婴戏图枕(如图2),枕的两边绘有几笔简单清晰的花草,婴孩的服饰、头发都展现出釉下彩中期独特的褐绿红蓝彩。寥寥几笔就就把人物的神态诠释出来,颇具写意之法,把人物和自然完美的和谐统一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的文人画极为兴盛,文人画对婴戏题材更是影响颇深,在意境的追求、主观的表达上以及对物镜的融合上都极具时代特色。宋代磁州窑釉下彩多以斑花石作为绘制颜料,枕中的图案就以吉祥的图案为主。而经过烧制之后呈现出铁锈一样的褐红色调。这个时期的釉下陶瓷装饰多以婴戏题材以及动物纹样结合,如婴戏骑马图(图3)、二婴戏枝图(图4)、婴戏风筝图(图5)等。另外磁州窑所设计制造的陶瓷瓷枕更是在当时盛行,这个时期的瓷枕造型有孩儿枕、动物枕等等。而这个以婴戏题材作为主题的瓷枕,所描绘的图案都是以婴戏为主题(如图6、7)。其中如图7的童子钓鱼腰圆枕,该作品描绘了一个幼儿在河边钓鱼的场景。其中童子弯着腰,手持一支鱼竿钓鱼,图案所用之笔法简练,所描绘的孩童形象生动神情自然。这种画风的瓷枕突破了贵族士大夫的范畴,与表现富家子弟的婴戏题材截然不同,制瓷者将一个婴孩的普通田园生活展现出来,这种日常琐碎的生活场景与宫廷画家所展现的富贵显然不一样。
图2
图3
图4
图5
图8
图9
图10
图11
元明清时期的陶瓷题材,由于陶瓷已经完全走向大众生活,展现普罗大众的质朴情怀题材越来越多。工匠们在长此以往的制瓷过程中,不断的熟练自己的技艺,在经历千百年来不断创新与发展,瓷器在造型图案以及设色方面都呈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其中釉下青花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这段时期的青花瓷器纹样中人物图样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有与花鸟结合的吉祥图案,极大的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并且正视了自然与人物的认识。一般这种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都具备特殊的吉祥寓意(如图8)。该图罐寓意多子多福,祈求麒麟送子的美好冤枉,展现出了当时朴素且纯真的民风。
这段时期的釉下婴戏题材瓷器,主要的纹饰题材有对弈、蹴鞠、放风筝、捉迷藏等等,其中庭院婴戏以及郊外婴戏等都时常配有假山、流水以及树木等。如明庭院人物戏曲碗,这是1980年于江陵出土的一件嘉庆百通游戏青花罐(图9),该罐中的儿童形象饱满,衣着清晰,绘画的方式采用了工笔以及写意结合的方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个婴孩的游戏场景都互相联系,反映出了当时平面百姓喜爱祈子的自然情感。
釉上彩是我国明朝之后才开始发明出来。清雍正时期,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了全新的彩类,即粉彩。粉彩以其独特的设色淡雅、丰富所著名。传统的釉上彩都喜爱选用例如动物、植物以及一些人物为主题纹样。其他的图案纹样作为辅助纹饰,来完整丰富画面。我们较为常见的就是以牡丹、菊花、莲花等作为主题,然后加上各种图案纹样例如缠枝莲纹、如意纹等等。在这个时期也有使用婴孩作为纹饰主题进行装饰的。通过描绘不同姿势动态的婴孩,展现儿童的天真烂漫。表达世人渴望追求蓬勃的生命力,渴望追求童真的心态。
而这一时期也先后出现了诸如墨彩、珐琅彩等的彩类,这就极大的丰富了釉上彩瓷的彩种,在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上又实现了创新以及提高,给后来研究釉上彩的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这期间的陶瓷釉上婴戏纹,主要还是吸收当时国画的一些技法以及表现形式,诸如乾隆粉彩婴戏纹天球瓶(图10)以及雍正粉彩人物图盘等,都是偏重于表现人物的釉上彩瓷。整个作品华丽精巧,对当代陶瓷艺术都产生了推动作用。
历史在不断进步,随着世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逐渐提高。釉上彩的陶瓷装饰,也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提高了水平。在吸收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技法传承下来。再经过后来的艺术家对材料的掌握,以及经验的丰富,各种装饰方式的结合,创作出了很多符合现代气息的陶瓷作品。这种陶瓷作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特征,在精神、心理上都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笔者绘制的釉上粉彩婴戏图《乐天真》(如图11)运用了综合装饰的技法,将影青雕刻与釉上粉彩所结合。用工笔重彩的形式刻划画面,而粉彩装饰使得画面明亮柔美,整个作品将儿童游玩的场景描绘出来,给人以童心未泯的感觉。
综上所述,婴戏是以儿童嬉戏打闹来表现生活形象,为了抓住这一鲜活的动态,以及抓住儿童好动活泼的天性。古人们一直流传这种传统的画法,除却一些稍有个别的夸张手法,基本上在人物造型比例上都十分准确,富有动感的凝炼性。这些婴戏图的构图形式都多为散点式或是平视构图,这种风格也是深受世人喜爱的风格,这种题材更是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传统的陶瓷婴戏题材是创作于民间的一种陶瓷题材。这种独特的艺术特性具有程式化以及写实化的特点。在继承传统国画精神内涵的同时,也由于其特殊的材质以及表现技法所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其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宫廷绘画完美的进行融合互补,集合了当时艺术家的审美趣味与智慧结晶。这种陶瓷婴戏题材,是从皇宫到贫民百姓都喜闻乐见的吉祥题材,这种向往美好生活,很好的表达传统文化观念。这也为我们研究当代婴戏题材的陶瓷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