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璋
《序卦传》曰:“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周易》之五十五丰卦卦象为下离上震,雷声、闪电一起来到,好一派鼎盛景象。 这启示人们,想要经得起鼎盛时期的考验,必须牢固树立心明果行、保泰持丰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持续鼎盛的局面。 《周易》之五十六旅卦与丰卦互为综卦,卦象为下艮上离,山上有火。 艮为止,离为明,启示人们,在新的环境中要明慎处事,远离消极昏暗的东西,去追求积极光明的正能量。 只有慎终如始, 行而知止,才能适应新环境,开拓新局面。
《周易》是中华瑰宝,是人们进德修业的好教材,可是,为什么不少人把《周易》看作占筮迷信之书呢? 下面先谈谈这个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在历史长河中,《周易》这座宝库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不少人把它看成纯占筮乃至迷信之书。 其实,正如一位哲学大师讲的那样:《周易》的灵魂是活的,无奈庸俗之人把它看死了;目的是致用的,无奈乡愿(注:伪君子)们把它玄虚化了;它的精神是入世的, 无奈迷信之人把它看成道家神仙的经典了;它的方法是发展求新的,无奈浅学者把它作为旧躯壳埋葬了; 为此惜, 亦为此惧。 我们赞成这位哲人的观点, 但应再加一条,那就是我们还应感到痛心!
不少人把《周易》只看作占筮迷信之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九个原因:
1.《周易》确有占筮的功能。《周易》具有义理和占筮两大基本功能,前者称为“大用”,后者则称为“小用”。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大用” 功能逐渐增强,“小用” 功能逐渐消退,这是一条很明显的轨迹。 在伏羲草昧时代,人们坚信鬼神存在, 力求通过神道来赢得自然的恩赐,“小用”功能得以充分展现。 夏《连山》和商《归藏》是否纯属占卜之书,因书失传无资讯以下结论,但从商甲骨文文字多为占筮辞来看,商朝及以前龟占之风是盛行于世的。 周文王以神道设教化,以占筮为掩护施展政治抱负。如果没有占筮做外衣,他是无法宣传其政治理念的,更会有断头之祸降临。试想如果没有占筮功能,几百年后也是避不开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劫的。近古社会情况更为复杂,孔子做《易传》,极大地推进了义理之“大用”的应用,遏制了占筮之“小用”。 孔子把道德修养与经世实用紧密结合,把“大用”发挥到了极致,不事“小用”,做出了“不占而已矣”的评断,“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他也发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感叹。 特别是在晋、唐、宋、明、清等朝代,把《周易》之功能与五行、六兽、天干、地支等结合,拓展到风水术、奇门遁甲术、占星术、面相术等方面,形成了多个阶段性的“小用”高峰。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周易》在发挥“大用”巨大作用的同时,其“小用”工具书的影响也很深远,关键问题是如何以“小用”促进“大用”, 以实用代替僵化, 以科学替代愚昧,使《周易》成为现代经世之学。
2.假戏真唱的悲剧。周易文化中,《周易》作者的主要意图是以占筮“小用”为名,行施展政治抱负创业守业之实。 《易传》的作者是以敬鬼神为名,以宣传儒学观点、实现理想抱负为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文王、周公旦和孔子对占筮功能的论述只是“假戏”,是用占筮工具书来掩饰义理经世学。 遗憾的是,圣人心目中的“假戏”竟被后人“真唱”了起来,而且他们又创作出不少新的剧本形成系列戏目,不少人揣起这所谓的占筮工具书,认真研修起来,并且有的居然以之作为混饭吃的营生手段。
3.不少人对《周易》持“三分求知,七分猎奇”的心理。 初学《周易》者,不少人总是看重“小用”。 为什么“小用”的功能更具吸引力? 为什么不少人抱着了解“小用”,试一把的心理学习《周易》? 这就是不少人对《周易》持“三分求知,七分猎奇”的心理造成的。 传奇式的故事,以讹传讹的事例, 使不少人把其看成深不可测、神秘莫知的书,总想探索其中奥妙,获得神明赐福,达到解除困惑、满足心愿、逢凶化吉的目的。 另外,一些似懂非懂的人对周易文化良莠不分的封杀, 更助长了人们的猎奇欲望,诱发了不少人的逆反心理。
4.把科学误当迷信。 学习周易文化,可让人们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校正路径,以善补过;展示未来,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达到“心易”的程度,确实能产生很好的结果,运用卦、爻辞义理指点行动也确实很有作用。 不少人误把圣人的智慧、 义理的指导这些科学范畴内的作用看作神明、鬼神的作用,扩大了占筮迷信的影响。 《周易》是圣人们以超人的智慧、崇高的精神、 非凡的能力为我们储备的博大精深的精神食粮,为我们进行哲学探索、经世致用提供了基本的理念和依据。 这是周易文化的实质,与占筮唯心的东西不是一回事。
万事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等都有规律可遵循,合宜程度越高,成功率也越高。 运用《周易》之方法,通过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单一性或多元性的路径, 助你走上成功是科学的态度, 与铁口直断的迷信庸俗行为是格格不入的。
人们借助语言, 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进而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进步的体现、 文明的象征,与江湖术士的花言巧语、话无依据、图财丧德的伎俩绝不能扯在一起。
5.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 一些不学无术、唯利是图之人,靠三寸不烂之舌,采用察言观色、试探套话、消灾诱惑等手段,招摇撞骗,谋取不义之财。 他们故弄玄虚,自我吹捧为“神仙”“仙人下凡”,使人们入圈套、受愚弄、失钱财。 江湖术士知识少、伎俩多,本领小、胆量大,抓住求卜者心理,铁口直断,连唬带骗。 这些人编造一些特别灵验的事例, 放大一些瞎猫遇见死老鼠的占筮事例, 甚至采用设托传诈的手段使受骗者呈“多米诺骨牌效应”不断增多,也使其名气不断增大,在社会上也扩大了占筮迷信的影响。
6.心灵空虚者的自慰。心灵空虚者常常在周易文化面前表现出三大流弊:认识曲解、理解扭曲、过度迷信。 这些现象常发生在三种人身上,这三种人是:愚昧无知者、思想麻木者、特殊困惑者。
7.失意文人的炒作。涉及周易文化的文学作品众多,为弘扬其精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借助《周易》的广泛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感召力和影响力。 但有些作品为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吸引更多的眼球,不得体地加入有关《周易》的内容,也不乏添油加醋之人,故弄玄虚,使其神之又神、玄之又玄。 危急之时大师出现, 宣称念咒语使破法能让人转危为安。“事前占卜—按卜行事—事后还愿” 成为模式; 迷惑时忽出现一智者献出一幅八卦图或一本神书,迷惑者眼前顿亮,老者忽而不见等离奇情节使人感叹,印象深刻。 《周易》的作用如同《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走投无路时观世音菩萨现身解难。 失意文人用炒作的方式宣扬《周易》的神秘性,助推了民众占筮迷信的行为。
8.野心政客的运作。 当政者运用各种手段,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有野心的政客借用《周易》来愚弄人民,麻醉百姓,使其接受统治阶级的统治,这在历朝历代中也屡见不鲜。 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宣称神明给自己托梦,自己有特异功能可洞察一切,以此来愚弄、忽悠百姓。他们以《周易》使者的身份自居,以传达神明旨意为借口,来实现自己追求的目的。 他们还会通过《周易》的影响力,借助占筮形式,编造事件,捏造事实,宣传自己当政的必然性、执政的英明,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们的这些伎俩对社会影响更广,消极作用更大。
9.远古决策文明的遗响。人类的决策方式有三种:直觉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重大问题的决策多是综合运用这三种方式。 比较简单的问题仅用一种方式即可。 而占卜方式可视为直觉决策方式之一种。
原始人由于经验积累不多, 又缺乏科学知识,因而决策以直觉占卜为主。 在已出土的卜骨中,最早的距今已有5300 年之久。
有文字的国家出现之后, 虽然历史经验积累已经很丰富了, 但直觉占卜的决策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在商代,王室决策凡事必卜,政治、军事、经济无事不卜。而商王则拥有对占卜结果的最高解释权,有时亲自主持占卜活动。
在中国和西方, 早期文化均是哲学、科学、宗教一体化。 《周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融科学、宗教、哲学和决策技术于一体,是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经验的总汇,也是最高形式。
丰者,大也。“假”意为至。鼎盛时期,万事通达,执政者要乘如日中天之势,以光明普照万物的气魄去实现持久丰盛的理想。 心明果行,保泰持丰,不用忧虑,天下必然大治,民富国强而盛大可观。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jūn)无咎,往有尚。
“旬”为均平。 “往有尚”意为前往会有好事。 遇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主人, 君臣平等互敬,虽有争议质疑而无猜忌之虞,使社会向前发展受到赞赏。
六二:丰其蔀(bù),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蔀” 为覆盖于棚架上以遮蔽阳光的草席,“丰其蔀”表明很大的遮蔽范围。 “斗”为星斗。 云层厚积,遮蔽太阳,日正中天而出现星斗,预示可能出现猜疑妒恨,但以诚信精忠为怀,心地坦荡磊落可获吉祥。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 折其右肱,无咎。
“沛”为幡幔,遮蔽作用较草席更大。 “沫”为小星星。 日中见沫较日中见斗,表明更为黑暗。“肱”泛指胳臂。一方面,对贤人志士猜疑不用等于失去了得力的臂膀,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另一方面,当逆势之时,也不可盲目作为,韬光养晦以图保全,寻求机会再展抱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 遇其夷主,吉。
“夷主”为与自己才智相当、优势互补的主人。有志之士在时势昏暗之时,要凝聚力量,寻求同志,形成合力,突破黑暗,匡扶正义,必为吉祥。
六五: 来章, 有庆誉,吉。
“章”为显明,“来章”意为带来了光明。 “有庆誉” 意为有喜庆与名声。主政者要虚心待下,为贤人志士打造发挥才智的平台,心明果行,选用好人才,必会带来喜庆有誉的吉祥局面。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qù)其无人,三岁不觌(dí),凶。
“窥”为偷看。 “阒”为寂静。 “三岁”意为长时间。 “觌”为见。 昏暗之人高高在上,飞扬跋扈,只知为自己积聚钱财,营造奢侈享乐之所,并屏蔽其居室,从门缝向外窥视,独居幽处自绝于人,独享盛果,人莫予毒,离群索居而成为孤家寡人,凶祸临头是咎由自取。
总论
本卦看似如日中天的鼎盛景象, 实为隐忧重重的警示提醒。在强盛亨通的形势下,既要保持头脑清醒,盈而不溢,胜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的涵养;又要有营造如日中天态势、构建雷电皆至氛围、战胜邪恶存不忘亡的大气魄,这是善处鼎盛的真谛。“心明果行,保泰持丰”是本卦的精髓思想。六爻给我们的警示是:平等公正是保持运势昌盛的基础;外部昏浊而内心必明;时势不利时应先保存实力, 以图后发制胜; 战胜邪恶,要凝聚正能量,同心协力;领导者心明果行,把握大局, 选用贤人志士是保持运势昌盛的根本;昏暗之人高高在上,居丰之极必自食恶果。
旅者,客居异乡也。 适应新环境,开拓新局面,就要不卑不亢,明慎处事,坚守正道,才能站得住,立得稳,进而打开新局面,自然吉祥如意。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琐琐”意为疑虑不定。 “斯其所取灾”意为自取的灾难。 位卑志不穷,不可疑虑不定而误远大前程。 犹如旅途中视钱如命吝啬小气而让人讨厌看不起那样。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旅卦
“次”为客舍,“旅即次”意为到了客舍就住下。 以居中守正、柔和宽厚之德待人处事, 就会成功圆满。 如同旅行中既有客舍住, 又旅资充足,更得童仆周到服务,怎么不旅途愉快呢?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财大气粗之人, 过于逞强炫富就会招来伤害。 如同旅行中引火烧了客舍,失去了为其服务的童仆,陷入困险之境地。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处”为暂时栖宿的场所。 身在异乡为异客,虽然衣食丰足,屋舍舒适,但毕竟寄人篱下,借码头行船,壮志难酬,心有不快亦在情理之中。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雉”乃文明的象征,“射雉”意为追求文明。 “矢”乃物质的象征,“一矢亡”意为物质投入。 “誉命”为名声和禄位。 有为才能有位、有名、有誉,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明领导者功在当时,泽及后世,自有名声和禄位。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táo),丧牛于易,凶。
“鸟焚其巢”意为欲归无所,断其退路。 “号咷”为大哭的样子。 “易”为边界,“丧牛于易”意为在外丢失了有柔顺之德的牛。 得势而倨傲张扬,丧其柔顺谦下之本,犹如鸟巢被焚,造成欲归无所之险境,完全是自酿恶果。 骄者得意忘形之大笑,必有紧随凶祸及身之大哭。
总论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踏实走好每一步,笑到最后才是成功的人生。“慎终如始,行而知止”是本卦的精髓思想。如何走好人生路,六爻给出的答案是:位卑志不穷,不可疑虑不定,自取其灾;平和宽厚,可求得圆满;不可得意忘形、财大气粗、自毁优势;要注重精神,不可贪图物质而失去精神支撑;文明处事,才能名利双丰;位高不狂傲,势盛不凌人,免得先笑后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