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敏(射洪市人民医院)
导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临床病症比较明显,常常引起各位家长的恐慌不安,那么今天我们来全面的了解一下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科普知识。
出生28 天之内的新生儿如果出现黄疸,则被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单纯的因为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我们叫做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60%-80%的新生儿宝宝出生后2 到5 天内会出现黄疸,主要表现是皮肤会逐渐变黄10 到15 天后会自己逐渐消退。大多数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现象是不需要治疗的,所以新生儿爸爸妈妈们是不需要过度紧张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可分为感染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或者是溶血性黄疸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就比较严重了,一经查出,就需要立刻选择就医,找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并根据病因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和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有关。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新生儿红细胞较多且寿命短,代谢较快,出现胆红素过高。二、新生儿肝脏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不够,造成胆红素过高,这方面早产儿更为明显。三、肠道功能未完全成熟,排泄能力相对较低,造成胆红素过高。四、血浆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总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宝宝自身的生理过程,是由于宝宝各内脏器官发育不成熟造成的。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宝宝体内胆红素过多,例如肝脏功能疾病,直接影响了新生儿胆红素的摄取和代谢,进而造成新生儿黄疸。还有一些肠道、胆道类疾病,都会造成新生儿排便故障,或者胆道不通畅,这样也会导致胆红素在体内淤积,出现黄疸现象。另外,有可能是母子或者母女的特殊关系造成的,例如溶血性黄疸,它是因为母亲与新生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母乳性黄疸,则是由于母亲母乳喂养新生儿时,因母乳造成的,在哺乳期时则会出现黄疸,停止哺乳48 小时后,黄疸情况则有明显下降。
新生儿黄疸之所以让各位家长普遍关注,一是因为它的发病率高,再就是因为它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肤色的变化比较容易被人们发现。新生儿黄疸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肤呈橘黄色,橘黄色部位主要是躯干,有的会波及到新生儿的四肢,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手心和脚心也会出现橘黄色现象。如果用手指按压新生儿身上呈现黄色的部位,则橘黄色呈现的会更加明显。同时新生儿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嗜睡等现象,有时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严重的新生儿宝宝会出现大声哭泣、尖叫、呕吐、呻吟等痛苦的表现。部分新生儿大便颜色也会出现变化和出现贫血等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5 天出现,持续到10-15 天,早产儿可能延续到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不同的孩子情况有所不同。虽然大多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但各位宝爸宝妈们还是要提高警惕。如果新生婴儿黄疸生长发展迅速,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是黄疸现象长期不消退,除黄疸的基本特征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困难、两目斜视、痛苦哭叫、四肢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立即做相应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在许多家庭还保有传统坐月子的不良习惯,传统老人会认为坐月子需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害怕宝宝被光线刺激到,这样一来屋内昏暗,宝宝即便出现黄疸也很难被察觉。所以在月子期间要让自然光线照在房间内,只要不是大风天气,每天应该通风换气,如果温度条件允许,还应该多给宝宝洗澡,这样既有利于及早发现黄疸,也有利于新生儿大脑发育。
黄疸的类型很多,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黄疸或多或少的对宝宝的健康都会产生影响。现在手机APP 应用比较广泛,这有利于家长对孩子黄疸值进行测量评估,一般超过12.9 就属于高黄疸了,超过15 就需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黄疸值升高速度过快也属于高黄疸现象,也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亲应该少吃辛辣食物、需要忌酒、少吃大补类的营养品,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很少引起高黄疸,此时母亲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要求决定什么时候停止母乳喂养和停止母乳的时间。如果不是因母乳引起的黄疸,在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应该多喝母乳,适当喝水和葡萄糖,促进新生儿多排便。另外,当母亲为O 型血,孩子为A 或B 型血时,还应该提高注意,防止新生儿出现ABO 溶血性黄疸,多给新生儿宝宝晒太阳,这样有利于黄疸消退。
黄疸出现时,父母首先应该通过医护人员确认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父母多注意护理即可;若是病理性黄疸或者黄疸严重者,应该及时就医,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治疗,一般采用光照治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根据病情不同,严格按照医生要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希望父母可以摒弃传统不良方法,科学合理的应对新生儿黄疸,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