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腾蛟 张亮
六盘水市钟山区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促群众增收,能人聚在党旗下、促堡垒建强,党员融在群众中、促干群和谐的“三在三促”新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交出一份脱贫攻坚高质量答卷。
“李教授,请问一下我们发展什么蔬菜产业比较合适?”
“李老师,我们镇的蔬菜产业怎样才能发展成熟?”
4月23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香料)研究所专家李德文教授走进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和汪家寨镇,对两镇的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并现场接受蔬菜种植群众的咨询。
为推动产业发展,钟山区近年来以茶叶、蔬菜、水果、生态家禽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建立区、乡、村三级农业专家库,并为每个乡(镇)配置相应的农业专家小分队,精准指导农业产业发展。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钟山区围绕党建引领、产业优先、助力脱贫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指挥所和先锋队作用,积极探索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促群众增收,能人聚在党旗下、促堡垒建强,党员融在群众中、促干群和谐的“三在三促”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交出一份脱贫攻坚高质量答卷。
钟山区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实行发展壮大产业、强化组织覆盖、配套保障机制三步走,分步实施、一体推进,通过资产重组、产业转型、申报注销等方式,整顿清理“空壳社”“僵尸社”24个。培育以种植烤烟、乌洋芋、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3个,全区77个村全部实现一村一产、一村一社,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27个村达100万元以上、4个村达500万元以上,农村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坚持因地制宜、地域相邻、产业支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村村联建、村居联建、村企联建、村园联建加强产业链党组织建设,推行村党组织成员、村委会成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建联村党委18个、产业链党组织80个,村党组织、企业交叉任职干部132人,实现产业、党组织共建共联。
联合供销、教育、财政等多部门,配套产业建设、生产销售过程中资金保障、政策保障、产销对接保障机制,每年预算50万元的财政资金作为贴息、奖补资金,强化农业保险,与群众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实行协议保障,按照村集体30%、贫困户70%进行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确保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2014年,钟山区保华镇奢旮村村民刘老二一家5口还住在不足60平方米破败不堪的房子里,村里因此把他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刘老二果断拒绝:“我不当贫困户,我要自己致富。”随后,他只身外出务工。
2015年,刘老二返乡创办了水城县盛鑫丰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11户贫困户27人种植向日葵。2018年,他又创办了贵州鑫润浩达实业有限公司,自己在本地承接工程,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同时向外输出闲余劳动力。
除了每天跑工地干活外,刘老二还不断走访动员农户勤劳致富,做好传帮带工作。他现在还盘算着要在奢旮村建一个集养殖、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牛项目,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大家都是穷过来的,我以前也一样,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刘老二说。
近年来,钟山区积极推行能人治村战略,实施“雁归行动”,从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特色产业大户、乡贤乡能和科技带头人等群体中引进致富能人,创新帮带机制,全区286名致富能人与村结成134个帮扶对子。同时,在农村党支部开展致富能人党课共学、活动共办、以老带新、交心谈心活动,让他们感党恩、跟党走。目前,全区已有35名致富能人在农村申请入党,23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工作,农村党支部带富能力更强。
同时,聚焦“领头雁”工程,从优秀青年农民、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村小组长等群体中培养后备干部543人,建库跟踪培养。优化村级后备干部激励保障措施,按照资格条件必审、过往背景必核、群众意见必听的原则,严格落实区、乡两级联审机制,培育124名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村“两委”队伍。
此外,采取岗随人定、人随产走的方式,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组建由84人组成的省、市、区三级农业专家服务团,实现一个专家组包一个镇乡、一名农技专家包一个村级企业,采取固定每月1次和随叫随到的方式到村级企业、生产现场和农户家中提供产业规划、技术指导、政策咨询服务。2019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设置了16个专业政策解读课程和15个农业技术指导课程,为村级企业和群众送教上门43次,覆盖农民5880余人,帮助农村企业和农户更快更准掌握农业生产技能。
钟山区推行机关联基层结对模式,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家、为民服务解民忧”活动,48名县级干部蹲点帮扶、5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村轮战、666名业务骨干下沉决战、8720名干部结对帮扶,走访群众28854户,全力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
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结合“百村攻坚”“千企帮村”行动,组织9家区属国有企业党组织包村,明确147名党员干部包田地、包大棚、包农户,帮助群众做好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服务。区农业农村局畜牧专家胡荣平常年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发挥技术专长,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他设计、指导建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9个、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年产值达2亿余元,设计、指导建成的宏裕、群发两个养猪场获批成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实施帮扶干部到农家、访贫问苦到农家、政策宣传到农家、帮扶实事到农家、矛盾化解到农家的“五到农家”行动,各级选派的26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14名增派驻村干部在村帮扶,切实推动攻坚队伍、攻坚堡垒、攻坚责任、攻坚打法和攻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驻村干部驻村更驻心,扶贫显真情。青林乡二寨村二组的贫困户龙国清生病在家、老伴不知道如何是好时,驻村干部唐志超正好到家中走访。了解到龙国清的病情后,他二话不说便将其背到青林乡卫生院进行治疗。治愈后的龙国清老人,每次提起这件事情都热泪盈眶:“真是感谢这些干部,是他们及时送我去医院,我才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治疗。”
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群众增收。(郭君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