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论视角下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2020-08-23 12:36杜凡
数码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杜凡

摘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进行教育,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从需要理论的视角出发,寻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能够使得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更多的内心感悟和认同,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就更自然。大学生的个体需要是现实的、具体的,而相对的核心价值观却是标准的、普世的,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从尊重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探寻对他们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佳路径,从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关键词:需要理论视角;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4-0126-02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intrinsic needs of students, education can better mobilize student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great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ed theor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can make them have more inner perce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re values, and it will be more natural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ractice core values.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realistic and specific, while the relative core values are standard and universal. Theref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from respecting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best path for them to carry ou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timeliness of education.

Key words:Ne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College students;Core values education;The path

對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为了让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不仅要使他们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知识体系,更要让他们在情感上和行为上达到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高度认同,将其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借助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对他们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有效找准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切入点,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1 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深入、缺乏情感感知,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致使很多大学生理论知识虽然学习的很好,但在实际践行时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但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大学生知行脱节背后的原因,即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和满足,致使他们内心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感还不深刻,所以在践行时就“马马虎虎”。

1.1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不明确。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各高校均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然而,调查显示,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基本都是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教学的,并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引领和培育,也没有有针对性的具体化其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这就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目标的定位上有些过于理想化和普遍化了,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性和现实性,超越了部分学生的思想实际。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他们的专业和之前所受的教育都有不同,而使用一个统一的大标准来要求他们,使得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达不到要求了,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过高的要求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说,不合学生实际需求、不够明确的目标成为影响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大问题。

1.2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存在抽象空泛问题。通常来讲,我们都认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强,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的教育也就常常会抽象性较强。调查显示,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大多存在着理论抽象性强,现实性和时代感并不强,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亦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确保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要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落到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实处,确保教育内容的“有用性”。无疑,过于抽象的理论教育,使得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内容选择上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却缺少了大学生自身的人文关怀,失去了生活性,亦脱离了社会现实,使得内容不仅有些空洞,也有些滞后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不能解答学生的实际困惑,所以,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缺少了“依据”,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1.3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生硬。随着科技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普及,信息化教学已经遍及高校教育。然而,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理论灌输。这种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对新事物追求的实际需要,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手机APP自由获取信息。且当前网络信息的把关力度不够,也就使得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失去了网络这一功能强大的教育教学载体,还要面对网络众多繁杂信息的挑战,教育的功效大大被降低。虽然高校的教师大多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平等融洽,但他们与学生的日常互动却不多,只依靠不多的课堂时间,无法有效的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和渗透;而脱离了课外实践、学生实际生活的理论教学,就犹如陷入了纯理论的空洞,即便教师语言技能再好,也往往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并不能深入学生心灵,走不进学生内心世界。久之,学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影响了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

2 从需要视角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需要理论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视角,以满足大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从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细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明确的教育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进方向和归宿,是确保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育目标亦影响着对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规定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而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得是将这种指导作用落实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将其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是一个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但其个体仍有不同的实际需求,且其需求是具体的、多样的,具有层次性,并且是一直发展变化的,所以,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亦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具体的且带着明显上升要求的教学目标,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让学生一直感受到接受教育的迫切需求,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并从内心认同、从实际生活中践行。

2.2了解大学生实际需要,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需要理论指出,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大学生作为有着较高素质一个特殊群體,其亦有着自身正当的利益需求,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同时,亦有自己的利益需要满足。而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将这两者达到“利益认同”,才能使得大学生能够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收获自己实实在在的利益,才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如,通过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他得到同学和教师的更多认可,使得他的生活和学习更有成就感,并对未来的生涯规划更有信心,这样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更加深刻。

2.3尊重大学生需要,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要提升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合理需求,教育方法亦非常关键。不是说教学内容适合学生了,学生就会对教育教学完全的认可了,就能够全面的吸收教学内容了,而是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等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且要重视实践教育。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师应关注大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多开展活动,以满足大学生喜爱交往、希望展现自我的需求;注重网络教育,以适应大学生都普遍喜欢上网的实际需求;重视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的教育教学载体价值,满足大学生更希望从网络获取更多信息、追求更自由和更自然的教育教学方式的需要等等。

总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遵循需要发展性理论,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式都更加适合学生,并更具发展性和灵活性,随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全面认识和掌握学生实际需要,从而能够正确地预测大学生需要的发展变化,进而积极灵活地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效果,促使大学生更好的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修爱.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1).

[2]张颖松.“认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

[3]田玉敏.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