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刍议

2020-08-23 07:38孔小波
语文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议论文关键建构

孔小波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写作教学呈现“传统写作”和“素养写作”两种趋势。传统写作教学以“传统文章写作”为主,核心素养写作教学以“任务驱动写作”为主。“传统文章写作”和“任务驱动写作”并行存在,互为补充。新课标下的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传统文章写作”为重点,同时,以“单元学习任务”的形式适当穿插“任务驱动写作”。传统文章写作教学继承了历史上写作教学的优良传统,总结了一系列文章写作教学的宝贵经验。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文章写作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直面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究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新路径,建构有序、高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历史悠久,人们已经探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但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缺乏系统性

一般而言,一个学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计划,然后将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周期。而事实上,不少教师缺少议论文写作教学规划,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自由度较大。平时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不够,什么时间、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等问题都没有解决。有的教师每次写作教学都是在课堂上提供一个作文题目给学生练习,然后批改讲评。多次进行的“导写式”议论文写作教学,并没有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相反,重复与单调的写作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任意与夸张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零碎的,缺乏统筹和整合,既不是线性地、有规律地进行,也不是结构性地、情境式地建构。

2. 教学效率低下

在目前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下,出现的情况是,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甚至有所退化,教议论文写作与不教议论文写作似乎没有多少差别。这种现象是适度存在的,体现在写作评价上,一个显著的指标就是作文分数没有提高,还可能有些降低,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思维缺乏深度训练,良好的写作习惯难以养成。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关键能力”缺少界定

长期以来,我国写作界和教育界对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能力”缺少明确的界定,导致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目标模糊。不知道训练学生哪些议论文写作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训练。有人认为,写作能力由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构成[1];也有人认为,写作能力分为采集能力、构思能力、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2]。不同的论者因相异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的划分标准不同,哪一种划分更为合理?合法性理据是什么?在构成写作能力的诸多成分中,哪些更为重要,是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能不能通过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些问题的厘定对议论文写作教学至关重要。

面对以上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抓紧研究议论文的写作机制及其内部原理,逐步明晰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能力”,确定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开发新的、合法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内容,丰富议论文写作教学课程,重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多重策略,尽快从零碎的、低效的教学现状中走出来,进入系统、有序、高效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新领域。

梁启超早在《作文教学法》中便提出,“须将各类文分期讲授,不可同时东讲一篇西讲一篇”,“每一学期专讲一类文”。[3]在他看来,训练某种文体是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不是任意妄为、乱作一通的。朱光潜也认为,习作时应该“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他以言情、说理、叙事、绘态四大类作品为例,认为学生一开始时宜从叙事、绘态两种较简单的文体入手,而不宜写作较复杂的说理文。[4]议论文写作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避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零碎和随意。通过建构议论文写作微序列,着力整合各种写作要素,整体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素养。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两条路径

建构合理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需要考虑涉及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相关要素,思考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指向。一方面要根据国内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提炼议论文写作需要的“关键能力”;一方面要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分析优秀议论文具备的“结构要素”。一条路径指向培养目标,从写作主体的角度回答“如何写”的问题;一条路径指向写作过程,由写作成品逆向反推写作过程,从写作对象的角度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1. 基于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关键能力”的需要

检验议论文写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是学生能否写出一篇合格、规范的议论文。在寫作合格、规范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关键能力”得到提升。虽然不同论者对写作能力的构成观点不同,但他们关于“写作能力”的划分对议论文写作“关键能力”的界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排除作者的个性特征,考虑特定的写作文体以及特殊的作者群体身份,根据教学实践,结合学生议论文写作实际,笔者提炼出以下具体的议论文写作“关键能力”:提取判断、积累整合、多元思考、深度思辨、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连贯说理、陈述阐释、判断推理、辩证分析、表达适体等。具备这些“关键能力”是写好合格乃至优秀议论文的重要基础。将这些“关键能力”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布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训练“关键能力”的有机系统。

2. 基于吸收优秀议论文“结构要素”的考虑

胡勤老师认为,优秀议论文具备六条原则:明确的观点,确切可信有效的论据,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严谨有序的整体结构,能有效地将观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准确清晰的语言。[5]在胡勤老师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议论文写作实际,笔者认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必须具备若干“结构要素”:文章观点、材料论据、思想内涵、框架结构、论证表达、语言品质等。将这些“结构要素”编排为一个个要点,贯穿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好一个点,再进行下一个点的学习,通过一点一点地积累与整合,最后综合性地掌握写好一篇合格、规范的议论文的若干关键要素。

写作“关键能力”和文章“结构要素”是相互对应的,选择一种文章“结构要素”,训练一种对应的写作“关键能力”。从写作对象和写作主体两个方面着手,寻找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尝试将二者统一到一起,共同完成有效的写作过程。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实施安排

针对目前议论文写作教学仍然存在的若干难题,根据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两条路径,整合各种议论文写作教学经验,结合高中学生写作学情,笔者以高二学段为核心,建构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

1. 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具体内容

下表为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具体内容。

序列1 选的点是文章观点,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观点准确鲜明。面对一道作文题目,如何从中提取主要信息、判断题目的核心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此处可以通过审题训练研判观点,或是通过典范文章,模仿他人观点的表达形式,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独特。

序列2~3 引导学生积累整合议论文的材料论据。在自由阅读经验的基础上,补充基本书目和拓展书目,作为材料累积的重要路径。可以结合学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以及师生的阅读经验,适时调整,精选优选,分类推荐,师生共读,边读、边思、边记。同时,提供论据充分的优秀样文,供学生分析总结,归纳样文中的“材料论据”的特征。材料累积要注意过程,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的阅读与分享、摘抄与点评,建议摘录少一些,点评多一些,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形成丰富的个性化见解,构建个体的精神阅读史。

序列4~5 聚焦思维,指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通过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多元思考、深度思辨的能力,锻炼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一方面可以精选时事话题,尤其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当下,展开讨论。形式可以是分组讨论、书面作业、班级辩论等,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展开思维碰撞,例如“基因编辑”“手游”“夸夸群”“流浪大师”“中美贸易战”“教师惩戒权”等。一方面可以通过观看节目,扩大视野,激活思维。例如,观看《头脑风暴》等谈话类节目,聚焦“垃圾分类”“中国芯”“实体书店”“人工智能”等话题,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中汲取智慧,拓宽思路,深化思维。其实,思维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贯穿在课堂上的讨论与碰撞,即使某个问题暂时无法得出结论或达成共识,但是思考的过程使思维得到了深化与发展。

序列6~11 是关于文章框架结构的。文章的整体框架考查的是学生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的能力。可以向学生出示案例,分析案例的整体框架,梳理行文思路,画出思维导图。布置学生编写提纲,策划整篇文章的框架。

语篇之间的衔接过渡,考查的是学生连贯说理的能力。可以向学生出示优秀案例,请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衔接过渡的,并归纳衔接过渡的策略。同时,请学生模仿连贯说理,共同修改语篇。

序列8 是关于小论层的。如果将整篇文章视为“大论层”,那么,文章中的某个局部(或某一段)即可视为“小论层”。聚焦局部(或某一段),请学生逐句分析一段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策略,并尝试运用。写好“小论层”是写好整篇文章的前提,“小论层”是“大论层”的一部分。

序列9 是议论文的两种典型结构,即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是一种并列式结构,将中心论点分为若干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分而论之。各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的,不存在意义上的递进。纵式结构是一种递进式结构。后一步的论证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或是前一步的深入论证,或是前一步的让步、转折、递进。总之,前后之间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基于思维深化的叠加论证。纵式结构主要有正反对比式、引议联结式、迭复深入式等。

序列10~11 是关于议论文开头和结尾的策略,开头有开门见山式、对比转折式、类比设喻式、引经据典式、提出问题式、解释定义式等多种策略,结尾有化用名句、照应开头、以景作结、强化论点等多种策略。开头和结尾一般不要篇幅太长,简洁明了为佳。

序列12~14 是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点,这几个序列训练学生的论证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陈述阐释、判断推理、辩证分析等论证技能。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如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引用分析法、点例叠加法、以问代议法、条件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等,学会在观点和论据之间分析推导,建立观点和论据的有效过渡。其次,还要学会“深度阐释”。要做到“深度阐释”,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高出常人的见识,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要多角度、分层次、思辨性地分析问题,尝试引导学生从“概念的界定”“意义的阐释”“关系的思辨”“现实的观照”等角度去操作实践。

序列15 关注议论文的语言品质,议论文的语言要成熟理性、逻辑性强。学生在行文中使用的语言必须符合议论文的文章体式,保证语言的论述性、阐释性、思辨性等品质,一般不宜运用过于文学性的语言进行形象化的表达。在此序列中,可以模仿优秀的语言运用范例,可以比较不同风格的语言在议论文中的表达效果,最重要的是学会面对不同的文体选择适恰的语言表达,使语言和体式相匹配。

2. 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建构的课时安排

根据高中写作教学实际以及“先叙后议”的通行做法,議论文写作教学集中安排在高二年级,设想高二阶段共40周,每两周1 课时,共20课时。高二上学期重点完成序列1~8,其中序列4~5各安排2课时,其余序列各1 课时,共10 课时;高二下学期重点完成序列9~15,其中序列12~14各安排2课时,其余序列各1课时,共10课时。序列2~5应贯穿整个高二阶段,在其他序列训练时也应随时兼顾,互相交融。

综上所述,微序列共分为15个部分,并不能涵盖议论文的所有特性,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具体内容。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根据“ 文章要素”和“关键能力”共同确定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些内容共同辐辏形成培养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微序列,在多次协同交叉训练中,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关键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助力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重构性变革。

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的建构是对避免长期以来议论文写作教学“不作为”的一种积极探索,它的出现并不能医治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所有疑难杂症,但是在“任务驱动写作”盛行的形势下,是对“传统文章写作”的一种论证与强化。“传统文章写作”和“任务驱动写作”都是重要的写作样式。目前的写作教学既有文体选择的历史需要,也有写作方式变革的现实考量。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对提升学生写作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的建构更是议论文写作教学方式的调整与重构。与零碎、低效、模糊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相比,议论文写作教学微序列以一种整体性、组合式、结构化的形式出现,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猜你喜欢
议论文关键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议论文阅读专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