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
《1917》是萨姆·门德斯用电影这门艺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一次对话。而与“一战”进行对话的,不只这一次。2018年,“一战”终战百年之际,彼得·杰克逊用上色加3D技术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致敬自己祖父——当年面目模糊的一枚新兵蛋子。形式风格,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还有经典的《从军记》《我控诉》《大幻影》《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也有新世纪以后的《圣诞快乐》《战马》《弗兰兹》。每次对话产生的回响、争执或沉默,都不断提醒着人类,那场为幻想效劳的世界大战,其开局、过程和结果,何等之荒谬,我们也能更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
勾连影史上的种种,也是为了《1917》不至于只被总结为一个长镜头,一把VR游戏,一场战争,一种结果。
那一年的某一天,随机被选中的两个人,带着前线传令,很快被卷入泥泞污浊和凶险杀机之中。我坚信,作为观众,也应该像年轻的信使主人公,穿过一部又一部的“一战”影片,唯有这样,你才能明白,“精彩”是面对这类电影最糟糕的一个形容词。
有绞肉机之称的西线战事面前,白天出发的送信任务不啻于在牢房地板下,用一个勺子去挖出来一条逃生隧道。那么,一名士兵,他是否还能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扣下扳机的杀人机器,去经历生与死,这是《1917》想加以表现的,在偶然性之中流露出来的必然性。他并不勇猛,也没有高涨的狂热,他如何对待同伴,面对敌人,遭遇陌生人,从一则口信到另一则口信,这是《1917》的故事。
如果说诺兰用《敦刻尔克》的海陆空齐发,编辑着反戏剧高潮的“二战”时态,《1917》所做的,就是你在电影院感受的119分钟,尽可能接近战场上的真实时间和沉浸体验。一镜到底四个字,被认为是海报上最好的商业卖点,而这形式感,排斥着过往战争片的大格局印象。镜头离不开人,意味着它的视角和视野,与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差不上太多。从一条战壕到另一条战壕,中间有无人区、弹坑、碉堡、河沟、栈桥、农场、废墟、树林,士兵高度警惕,观众也能在战争迷雾之下,一同开启地图,保持新奇感和注意力。
《1917》的主人公,是带着抗拒、倒霉和惶恐的心情,爬出壕沟。心理上的闪躲,也反映在与德国士兵的面对面或尸体的遭遇上,他们同样惧怕拿着镰刀等待收割的死神。作为敌人的德国士兵,形影模糊。如同主人公的退却,德国人也会在刹那间,暴露出人性深处的挣扎,求生本能和死亡恐惧互相倾轧。过于人性的刻画,并不是让英军看起来更文明,而是为了说明在他们对面,同样是不知所措的另一群士兵。子弹不长眼睛,死神无处不在。
这场与“一战”的对话,妙处都在慢下来的沉默平静无声处。《1917》不是为了讲述大难不死的逃生故事,在山坡草地和废墟漂流两段,主人公和观众都意识到尚在人间的片刻平静,同时产生着战争恐怖和活着真好的交织情绪。有种悲怆,是不发一语。
兩军交战,正面冲锋之际,《1917》让主人公跑了一条关山夺路式的、与战争输赢无关的线路(口信内容就是停止进攻)。他在穿过战场,也在穿越历史。记得有个导演说过,那些无法成为英雄的人物,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在冰冷恐怖的战场上,他像一团滚动的火焰,作为今天和平年代人类的替身,去完成拯救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