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简介】
禹志明,笔名林燊,1979年生于湖南邵东。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人文试验班,此后一直在中央新闻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曾任新华社记者、《财经国家周刊》主笔、新华网湖南频道总编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永远在路上是宿命。虽无星斗之文,但求赤子之心。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依山傍水的母校——武汉大学。武大的樱花成了名片,在百年学府里开得风姿绰约、热闹非凡,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挤进校园赏樱,武大也因此被戏称为“珞珈山人民公园”。
其实,武大的美不仅仅局限在春天,这里一年四季都风景如画。特别是秋天的时候,山林层次丰富,色彩斑斓,校园在阳光下充满了一种静穆和庄重。1997年的初秋,我从武昌火车站出来后,就被学校迎新的大巴拉进了校园。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睁大了眼睛,迎接闯入眼帘的一切,生怕自己漏掉了什么。在这里,我将度过自己最美好的年华。
作为人文试验班的新生,我们的宿舍在湖滨八舍。在师兄的引领下,我从梅园小操场拖着行李来到宿舍楼。下午,一位同学喊我出去转转,我们一路问人往凌波门走,想去看看东湖。当走出凌波门时,我被眼前碧波荡漾的东湖震住了,没想到在城市中间有这么大的一个湖。在后来的四年中,我无数次在湖边散步、闲坐、发呆,炎炎夏日也曾和同学在水里畅游一番。
武大有一批老建筑,老图书馆和樱园宿舍就是其中的代表。刚刚入校的我对樱园的老斋舍总是觉得似曾相识,爬上高高的樱园顶俯瞰校园,总觉得这场景有点眼熟。我不断在记忆深处搜寻,原来这些模糊印象来自中学时在电视里看过的一部关于大学生的电影,那依山而建的宿舍楼、穹顶式的门洞、长长的台阶、屋顶上校园的全景,记忆一点点复活起来。这原来是根据校友喻杉的同名小说《女大学生宿舍》改编的电影,电影的取景地绝大部分在武大。入校后不久,我们在梅园小操场露天电影院又集体观看了此片。
大学四年,身處其中时觉得日子很长,如今回头一看却觉得是弹指一挥间,只恨太匆匆。武大是一所包容的大学,我们在这里的学习环境非常好,很少有人用各种条条框框来限制我们。部分老师会在课堂上告诉大家,要是觉得老师的课讲得不好,可以不来上课,只要到时参加考试就好,不过,如果进了课堂就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许多老师会给大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不是靠点名这些来约束我们,而是用自己的讲课内容吸引大家。正因为如此,一些受欢迎的课程,经常会混进其他班级慕名而来的听课者。当年,彭富春老师教我们班的《美学》,教室里经常出现一些陌生的面孔,老师也会默许他们前来听课。
2000年武汉大学神农架及长江流域生态考察队面向全校招募,选中的人将在当年暑假参加考察队。生科院的胡鸿兴老师是牵头人,从第一次全校报名的300多人里,逐步考察淘汰,最后来自各个院系的21人入选考察队,10名男生、11名女生。我有幸成为考察队的一员,武大车队的一辆中巴拉着我们这支队伍奔向神农架,有动物学、植物学的老师带队,还有武大校医院的校医和湖北电视台的制片团队一起同行。大家讨论着神农架野人之谜,分享着邂逅金丝猴、娃娃鱼的惊喜和欢乐,度过了2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一位队员回来后在同学录里写道:“21颗星星偶尔的一次出轨,汇聚在神农架蔚蓝的天空里。这里没有浮尘污纱,只有青山绿水。本来以为只是一次短暂的相聚,为何留下永久的痕迹?”
我们进校时,错过了武大老校长刘道玉创造的黄金时代,但还是能感受到他给武大方方面面留下的影响。刘道玉校长曾经引领风气,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大胆进行高教改革,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武汉大学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刘道玉校长卸任后,一直住在武大,他也赢得了学校师生最多的尊敬和爱戴。
武大的学术交流活动多,各种讲座也数不胜数,许多嘉宾印象很深,有任继愈、杜维明、钱理群、陈复礼等大家,还有本校的郭齐勇、邓晓芒、赵林老师等。和这些大家面对面交流,现在想想真是何其有幸。除了本专业的课程,这些涵盖各个学科的讲座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结构,让我们受益终身。
(图/视觉中国)
林燊有话说
一位前辈说:“从这座大学出来后,我便成为了一个不喜欢被人左右,而喜欢独立思考的人。”离开武大后,我有时也在想,什么是我们武大人的气质?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是武大的校训,但用这八个字来概括似乎并不传神。我和一些校友们也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说法都有。但我个人认为的武大气质是强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有一种包容的精神,珞珈山东湖水养育的这些人对己淡泊功名但不忘进取,对人则宽容大度使人如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