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队

  • “雪龙2”号开启中国第3399次南极考察之行
    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于2022年10月26日上午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征。据介绍,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255名队员,分两批出征南极,第二批于10月3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这是我国第三次谱写“双龙探极”的新篇章,考察队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大气成分、水体环境、沉积环境、生

    航海 2022年6期2022-11-28

  • 马来西亚城堡“吸血鬼”之谜
    筑学家等组成的考察队来到了凯利城堡。 7月24日,恰逢当地传统的圣亚纳节,考察队跟当地人一样品尝起美食和美酒,度过了一个十分惬意的夜晚。然而,凌晨3点左右,考察队员们被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尖叫声惊醒。当大家手忙脚乱地钻出帐篷,发现女队员卡米尔一脸惊恐地瘫坐在远处的地上。 过了好一会,卡米尔才惊魂未定地告诉大家,她在营地外方便的时候,隐隐约约地看见城堡走廊上站着一个黑色的人影,这个人影似乎还穿着一件古代宫廷的斗笠。当她把手电筒照向那个黑影时,那家伙眼睛里突然射出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9期2022-03-11

  • 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南极考察任务。考察队于2020年11月10日出发,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任务,开展了南大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成功回收西风带环境监测浮标。考察队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确保考察队员“零感染”,成功实施国际南极考察队员救援行动,顺利开展南极考察物资补给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晚晴 2021年6期2021-07-09

  • “双龙探极”收获丰
    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次南极考察有什么亮点?考察队完成了哪些任务?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雪龙2”号首航南极,开启“双龙探极”新模式“雪龙2”号作为科考队伍的新成员,首次和大哥“雪龙”号一同前往南极执行考察任务,“点亮”了许多新技能,不仅艏艉都能破冰,还拥有智能系统,可以定点悬停……在中山站卸货期间,“雪龙2”号为大哥“雪龙”号破冰引航,将卸货点推进至距离中山站约10千米处,大大缩短了直升机吊运物资的距离,极大降低了海冰卸货的风险。完成南极物资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年11期2020-12-31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五)
    一般来说,南极考察队随船赴南极考察一次就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时间与家人分离所产生的思念情绪也是对队员们的一大考验。好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察队队员与国内的家人、同事联系起来越来越方便了,大大提高了南极考察队队员的幸福指数。今年60岁的老队员吴林说,在20世纪90年代,船上虽然有海事卫星电话,但通话费高昂,大家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根本舍不得打。“雪龙”号在进出南极的途中,需要靠港补给,于是队员们就在这个时候买张当地的电话卡,与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年10期2020-10-27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陆拉斯曼丘陵。考察队向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运输人员和物资,向来是中国南极考察的重要环节。根据计划,“雪龙”号与“雪龙2”号将共同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区执行科考任务。其中,“雪龙2”号主要发挥其破冰优势,承担破冰任务,“雪龙”号则承担后勤保障、物资装卸等任务。“雪龙2”号身手初显2019年11月19日上午,“雪龙”号进入普利兹湾外围的密集冰区。距离中山站约200千米、厚度超过1米的巨大浮冰成为中国第36 次南极考察队前往中山站的第一个“拦路虎”。从驾驶台可以看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20年8期2020-07-29

  • 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
    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这标志着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历时198天,两艘极地科学考察船行程共7万余海里。考察队圆满完成南极陆地科学考察、工程技术维护以及南极罗斯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相关海域调查,共完成62项既定任務,取得丰硕成果。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5期2020-06-22

  • 新书推荐
    行。1987年考察队主要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将军庙戈壁的侏罗纪地层进行考察和恐龙化石的发掘。当年6-10月考察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将军庙戈壁建立营地,对该地区进行恐龙考察和发掘。考察队营地面朝一望无垠的戈壁,背靠深黄色的地台。地台高出戈壁十余米,其上分布着四个恐龙化石点,是考察队重点考察和发掘的对象。考察队对这几个化石点的发掘几乎同时进行。戈壁的高温、风沙和缺水的艰苦环境是对考察队员的严峻考验。乱石遍野的将军庙戈壁酷似一方“魔鬼城堡”,蔚为奇观的是在距考察

    化石 2020年1期2020-03-19

  • “雪龙2”号南极大学开学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每次在航渡期间都会开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程,被称为南极大学。近日,正航行在太平洋上的“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迎来南极大学开学。“雪龙2”号南极大学校长、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徐世杰在开学典礼上说,考察队汇聚了我国极地考察一流人才,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学科的考察队员可在专题讲座中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随后,徐世杰主讲了第一课《南极条约体系展望与思考》。南极大学的办学宗旨是求实探索,普及南极科学知识、传播南极文化、弘扬南极精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20期2019-09-10

  • 科学家在南极 发现36颗铁陨石
    伊率领一支英国考察队带着军用探雷器去了南极,并在该仪器的帮助下发现36颗铁陨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约三分之二的陨石发现于南极。但科学家们发现,与其他大陆相比,在南极发现的铁陨石非常少。研究人员给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铁陨石会在日光照射下迅速变热,由于极地白日漫长,铁陨石会使其下面的冰融化,渗入冰中,曼彻斯特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考察队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调查了南极东部几个地区,寻找过程中,科学家们将改良的地雷探测器固定在雪地汽車后,收获颇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10期2019-09-10

  • 谁的房子大
    的人,组成一支考察队,去验收两家的房屋。他们先到镇长家考察:堂屋五间,西厢房三间。另有美酒、首饰、绫罗绸缎等物件。阎秀才家则是:堂屋五间,西廂房三间。虽然间数相同,但面积比镇长家小了许多。西厢房另有书柜五台,计有各类书籍一千余册。西厢房门框上,还贴着一幅字:“书香门第,耕读世家”。考察队的人都说,镇长家房子大。谁知姑娘的父亲说:“我看,是阎家房子大。”镇长惊道:“你看走眼了吧?”姑娘父亲笑着说:“这西厢房,虽然只是小小的书房,却能装下全世界的学问。你说这房

    故事会 2019年3期2019-02-15

  • 第二天水就到,彭加木为何还要寻水
    院新疆分院科学考察队到了库木库都克附近。考察队原计划每天前进80至100公里,实际上只达到一半,路上的时间差不多延长了一倍,原先所带的水当然不够用了。至于汽油,由于这一带是荒野,崎岖不平,汽车耗油量比平时差不多增加了一倍,所以也不够用了。经检査,汽油和水,各剩一桶。怎么办呢?经过全队讨论,决定向附近驻军告急求援。大家都记得,在出发时,附近驻军首长一再叮嘱:“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们大力支援!”彭加木虽然也同意大家的意见,但他提出了新建议:用直升机运水,太贵了

    文萃报·周五版 2018年36期2018-07-13

  •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实现4项重大突破
    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次科学考察实现了我国北极科考史上的4项重大突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10月10日召开的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实现了我国首次开展环北冰洋考察;首次穿越北極中央航道,并在北冰洋公海区开展科学调查;首航北极西北航道,加强国际合作,开展海洋环境和海底地形调查;首次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开展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和人工核素监测。据中国第八

    创新时代 2017年11期2017-12-11

  • 1986,一群摄影人的边境万里行
    好者组成的野外考察队驾驶国产摩托车, 历时一年多纵横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用镜头记录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新的社会面貌。这支队伍被称为“纵横祖国五万里”摄影综合考察队。李天社便是考察队中一员,当时,他是成都军区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的一名军人,时年36岁。能参加那次野外考察,李天社觉得非常幸运,这也是他目前为止最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在那次考察活动中,李天社主要负责整个路线、行程安排、交通情况、油量控制以及与各地区军队、兵站的联系。尽

    摄影世界 2017年10期2017-10-24

  • 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冰川考察启动
    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在此扎营,入营的32名科学工作者已正式开展科考工作。中科院研究员徐柏青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总负责人,以及江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领队。他介绍,此次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主要围绕3个冰川区开展工作,即各拉丹冬冰川、唐古拉冰川和普若岗日冰川。科研人员将通过对冰川的系统观测,阐明近50年来江湖源冰川变化特征;通过获取浅冰芯,恢复过去100年特别是近50年来高海拔地区温度和降水变化;通过对冰川末端融水径流的系统观测,揭示冰川融水对入湖河流径

    创新时代 2017年7期2017-07-29

  • 鄂尔多斯高原汉代古城与湖泊考察记
    及乌审旗东部。考察队成员由艾冲教授,王兴锋、孟洋洋、刘晓姗、马玉洁研究生,以及司机任增饶,共六人组成。原定考察路线为10月20日由西安至榆林,而实际行车过程中,途经了安塞县;原定计划10月25日由安塞县返回西安,也因实际情况的变动和考察需要,改从乌审旗返回西安。还有10月22日的行程和10月24日的行程也做了调整。故考察之行存在很多未知因素,不一定如期按预案完成。途中还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如天气、人为、突发状况等因素都是我们不能预料的。在最后一天的考察中,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5期2017-01-03

  • 我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考察船启航
    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近日搭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科考是国务院批准的“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和评估”专项期间的第三个航次,也是“十三五”期间的第一次极地科考。除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等我国传统考察区域,本次科考还首次将俄罗斯北部的门捷列夫海脊列入考察范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夏立民表示,本次科考将以“雪龙”船为平台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

    创新时代 2016年8期2016-10-21

  •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
    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日前完成全部科考任务,搭乘“雪龙”船启程返航。从2016年7月18日抵达第一个作业站位起,考察队在54天内共完成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其中在北冰洋区域完成59个站位作业,最北到达北纬82度53分。据介绍,本次考察涉及海洋物理、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考察队主要对北极地区的冰、海、大气、融池和生物5方面要素进行了取样、观测和研究。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李院生表示,本次科考无论任务数量还是科考设备水平都属中国历次北极科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10期2016-10-17

  • 犀牛复仇
    组成的英国科学考察队来到了非洲肯尼亚加拉纳河的自然保护区,他们决定从很久以前的犀牛栖息地源头进行一次考察。那里有一个多罗博族部落,他们的屋里几乎都挂着一支犀牛角。在他们眼里,犀牛角是财富的象征。就在考察队到来的当天夜里,发生了一件令人恐怖的事:一头母犀牛闯进部落,一个小男孩被母犀牛用角刺穿大腿,险些丧命。第二天一早,部落首领召集所有的青壮年,准备捕杀这头闯祸的母犀牛。考察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找到部落首领,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总算让他们放弃捕杀母犀牛

    微型小说选刊 2015年16期2015-11-17

  • 野马悲情
    面的专家组成的考察队,将于两日后来到骑兵连,对该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作一次系统的考察,当然重点是考察野马的情况,并要求骑兵连派一个班专程护送,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两天后的下午,考察队来了。考察队几乎聚集了全国所有野生动物方面的著名专家。一位叫解一璀的老人是野马研究中心的专家,他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中国的野马了。当他见到“军神”后,顿时激动不已。第二天,考察队完成了对野马“军神”所有的采样与拍照工作。第三天,副连长冼勇领着一个班的战士护卫考察队进行野外考察。考察队

    今古传奇·故事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让“这次”不同以往 ——在北极采访报道的日子
    中国第六次北极考察队一员,乘坐“雪龙”号报道中国第六次北极考察活动。在2002年-2003年随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采访十年后,再次随队采访报道极地科考,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圆了我的北极梦,也使我成为中国海洋报社第一个到达南北两极采访的女记者。对于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我十分珍视。整个北极考察过程中我共完成了消息报道、纪行稿件、专访等新闻作品50多篇、图片30多张,生动、详实地记录报道了此次活动。展示了队员们所面临的环境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受到科考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2015-05-17

  • 我国将新建1至2个南极科考站
    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完成新的南极科考站选址调研和南大洋科考等任务,目前已经在返程回国的途中,预计4月回到上海。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曲探宙表示,为南极科考站选址调研和南大洋科考,是第29次南极科考的两项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1—2个南极考察站,以满足未来南极考察的需求。据介绍,新建站选址工作主要在罗斯海区域进行。此工作从去年12月30日开始,在南纬74°55′、东经163°42′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结构勘测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8期2013-05-11

  •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凯旋。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在位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曹路院区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上海市政府副市长沈骏出席仪式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主持欢迎仪式。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科考队员单位代表及家属出席了欢迎仪式。刘赐贵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1月3日起航以来,历时163天,执行“一船三站”的物资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4期2012-10-26

  •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从青岛启程奔赴北极
    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起航,奔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为考察队举行了欢送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辞。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青岛市政协主席王书坚,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青岛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科考队员家属代表、涉海企业代表和青岛市学生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了欢送仪式。欢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6期2012-10-26

  • 南极科考,没人敢破坏环境
    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内陆地区筹建昆仑站,亲身感受了在南极科考时如何搞环保。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进入西风带后,就相当于进入了南极。考察队马上给全体队员上了一堂南极环境保护课,《南极条约》、《保护南极海豹公约》等相关内容队员们都要牢记。考察队还有非常细致而具体的环保规定:行进途中,要尽量减少车辆行进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所有的空燃油桶都由内陆队运回中山站,再由考察船运回国内;尽可能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使用充电电池;加强

    环球时报 2009-04-242009-04-24

  • TV Crew Claims Yeti Footprint Find
    近日,一支美国考察队发布消息称,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地区尼泊尔一侧发现了传说中的“雪人”的足迹。A US-based television channel investigating(调查) the existence of the legendary Yeti(雪人) in Nepal says it has found footprints similar to those said to be that of the abominable s

    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 2008年6期2008-09-18

  • 重庆奉节天坑的外星基地
    联手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抵达重庆奉节小寨天坑。考察队从一条羊肠险径下到天坑底部。当他们安装好超导远红外探测摄像器,从天坑底部自下向上对数百米高的峭壁作逐一圆周扫描时,考察队发现,在峭壁内约6米深处竟隐藏着7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这些大圆球呈曲线排列,球面上还刻着一些无法破译的文字和符号。经“裂变径迹法”测定,圆球产生距今有7500万年至8000万年,其主要成分是金属钛。二谁为恐龙做了手术?在天坑底部,霍德博士发现了一个恐龙头骨化石。就此,霍德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

    知识窗 2007年6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