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刘青松:400多个服刑人员子女的“青爸爸”

2020-08-23 07:34江龙
百姓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攀西青松凉山州

江龙

小姑娘阿呷紧紧攥着监狱的资助金,即将登上前往广州的火车,刘青松掏出口袋里仅有的500元钱,塞到阿呷的手中。“青爸爸!谢谢你!”阿呷登上火车,挥手与刘青松道别,她早已泪流满面。车轮徐徐转动,刘青松不停向车内的阿呷挥手,不断重复喊着:“到了那边,要听话哦,好好读书”。身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警察,刘青松见过太多离别的场景。这一次望着火车远去的影子,这位铁骨柔情的汉子眼圈红了。

刘青松与阿呷并非父女关系,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阿呷只是刘青松帮扶的一名服刑人员的女儿。

刘青松把服刑人员想对孩子说的话录了视频,放给其孩子看

刘青松是四川省攀西监狱的一名监狱警察,自2011年以来,他力所能及地对服刑人员开展帮扶,为249名服刑人员的353名未成年子女争取到助学金,累计帮扶了442个孩子,让他们重返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青爸爸”。

9年间为517名服刑人员解决上户、驾照年审等实际困难

刘青松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四川省攀西监狱教育科副科长,负责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一个是“刘青松帮扶帮教工作室”负责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服刑人员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进行帮扶。

1997年,刘青松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攀西监狱工作。2011年,刘青松转战教育改造战线,尤其关注帮扶帮教方面。从那时起,刘青松就开始对狱中的服刑人员进行帮扶。“一开始,主要是对服刑人员进行帮助,比如联系地方对特困家庭、重大变故家庭解决低保或临时救助,或是联系公安部门,协助解决服刑人员子女的户口问题,再后来就开始联系交管部门、劳务输出基地等,帮他们解决诸如驾驶证换证、临释人员找工作等问题。”

云南籍服刑人员陈某的孩子,因没有户籍,一直未能上学,而要上户籍,必須做亲子鉴定。在收到陈某的求助后,刘青松与陈某户籍地公安部门和四川凉山州公安局反复协调,最后确定由当地公安部门采集孩子血样、监狱采集父亲血样,一同送到凉山州公安局进行亲子鉴定,再将鉴定结果邮寄回当地派出所上户。最终,陈某的孩子顺利上户。

服刑人员沙某曾经有段时间总是失眠,刘青松得知情况后主动找他谈心。原来沙某服刑前是一名大型客车司机,驾驶证即将到期,担心自己在监狱里无法按时换证,A1驾驶证就会成为一张废纸。

服刑人员换证难是个普遍问题,在请示监狱领导同意后,刘青松联系了凉山州交警支队、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机动车驾驶人体检中心。经多次协调,为服刑人员换证开通了绿色通道,医生定期进监狱为换证服刑人员体检,监狱民警携带服刑人员资料到车管所集中办理换证。服刑人员沙某的烦恼事解决了。

据攀西监狱统计的数据显示,8年间,刘青松累计为517名服刑人员解决类似孩子读书、上户、驾照年审等实际困难。

帮助服刑人员的子女,“孩子们是无辜的”

在多年工作中,刘青松和同事发现,服刑人员在狱中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最忧心的是孩子无人抚养。

2015年,刘青松去云南某县探访服刑人员子女。“他们家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3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体弱多病,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孩子们生活都困难,更不要说上学。”3个孩子眼巴巴地望着刘青松,这3双清澈黑亮、充满渴望的眼睛,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我就想帮帮他们。”这是刘青松帮助服刑人员子女的开始。

“为什么要帮这些孩子?”这是刘青松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他总是这样回答:“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父母疼爱,父母犯了罪,但他们的孩子是无辜的。”他认为,服刑人员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子女因此失去家长的呵护、家庭的关爱,也是受害者,“服刑人员的孩子不得不面对父母犯罪的阴影,有的孩子变得内向,甚至还要面对来自同学、邻居、朋友不一样的眼光。”

这种环境下,服刑人员子女大多脆弱而敏感,对陌生人保持着警惕和防备。“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需要社会对他们有所关心和支持。”刘青松觉得这件事值得去做。

经常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们,几乎走遍了整个凉山州

刘青松的妻子是攀西监狱的内退职工,家里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仅凭监狱和他个人的力量想要帮助服刑人员的子女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2015年,刘青松积极协调“从诫环教·西部益善”联合会对服刑人员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进行资助,还和凉山州关工委加强沟通。2015年11月,凉山州关工委与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签订了“同一苍穹下凉山助孤助学项目”,资助凉山孤贫儿童。

2016年,刘青松与攀西监狱的二监区教导员史斌贤到攀枝花某地家访,得知服刑人员徐某某的孩子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刚刚中考完,因交不起学费,孩子就到镇上的小餐馆打工。刘青松多方联系,为小女孩争取到了“从诫环教·西部益善”协会的全额资助,赴广州珠海商务职业学校学习。在送小女孩和其他两个服刑人员子女去读书时,刘青松又给了3个孩子每人1000元做生活费。

由于经常自掏腰包资助孩子们,妻子陈晓梅开始并不理解,“后来我也不反对了,能够帮到这些孩子,我觉得也挺好的。”

在同事史斌贤眼中,刘青松几乎没有周末或节假日,他常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走访或者帮扶工作。“他这个人不会开车,经常是坐班车,再换摩托车,或者步行两三个小时,哪怕再远再晚,他也要亲手将助学金交到孩子和家人手中。”史斌贤觉得他这样奔波很不方便,有时便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自费和刘青松一起下乡入户看望孩子们。

在攀西监狱,走进以刘青松命名的帮扶帮教工作室,一幅名为“爱的足迹”的图片十分显眼,这些都是刘青松去过的地方。在凉山州17个县市中,仅有木里县没有去,就连周边的攀枝花、昆明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刘青松的办公室,还保存着数十封感谢信,有些是服刑人员写的,更多的是被他帮扶的服刑人员子女寄来的,还有孩子亲切的称呼他为“青爸爸”。除了对监狱和刘青松的感谢,孩子们还会在信中描绘他们的人生梦想、倾诉生活中的烦恼。这些信,刘青松都精心收藏着。

最近一次家访,刘青松将服刑人员想对子女说的话制成视频放在手机里,播放给孩子们看,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感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帮扶

卢某某夫妻两人因贩卖毒品罪,分别在攀西监狱和凉山监狱服刑,他们的3个未成年孩子,靠政府救助和亲戚接济生活。攀西监狱将3个孩子纳入助学项目救助,解决了他们的读书问题。在走访中,“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向孩子们发放了心愿清单,可兄妹3人什么都没写,该基金会的秘书长杨锐问他们是不是想父母了,他们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自父母入狱,孩子已有9年没有见到他们了。2018年,在刘青松和杨锐的积极促成下,3个孩子与父母在监狱相见,民警为他们拍下了一張等待了9年的全家福。

9年中,共有249名服刑人员的353名未成年子女,获得各类助学资金共计76.93万元。尤其从2015年以来,在刘青松的努力下,“从诫环教·西部益善”协会、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始为他们提供助学金、读书、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帮扶,西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西昌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还专门针对西昌籍服刑人员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定期开展“暖心关怀行动”。

2019年5月7日,“刘青松帮扶帮教工作室”在攀西监狱落地。目前,固定的成员有6人,都是民警。

攀西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张学俊说:“我们希望通过刘青松一个典型,让工作室发挥‘乘数效应,通过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联盟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扩大服刑人员贫困家庭帮扶面。”

让刘青松和同事感到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帮扶的未成年人当中,没有发生辍学和犯罪的现象。

2018年底,刚参加工作的小李也成了帮扶志愿者,他是攀西监狱一名服刑人员的孩子。小李的父亲在监狱服刑,母亲和父亲离婚,他被寄养在姑妈家,初二便辍学。2015年,刘青松联系了公益助学机构,争取到3个帮扶名额,其中就有小李,他得到了读书就业一条龙救助,从技术学院毕业后,到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对于刘青松,小李充满了感激,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问候。同时,小李主动向监狱提出,要帮扶一名服刑人员的孩子。

如今,在攀西监狱,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到“刘青松帮扶帮教工作室”中,这场没有终点的爱心帮扶正在延续。

猜你喜欢
攀西青松凉山州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攀西地区钒钛铁精矿球团制备工艺及应用
林青松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Drift Coefficient Estimator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riven by Small No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