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 昝程 李立 李玉红
摘要:心肺听诊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传统的描述讲授法,不够直观。各高校或医院引入的模擬听诊教具,使用起来有局限性、易损坏且价格昂贵。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出基于RFID的模拟听诊系统,使用单片机和射频识别传感器,结合程序设计,对听诊过程进行仿真,将临床听诊技术教学模式,向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听诊;51单片机;RFID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7-0143-03
0 引言
心肺听诊是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也是临床大夫的必备技能。在医学院校的诊断学课程中,心脏检查和心脏听诊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关于听诊教学,如果教师授课时仅通过语言来描述听诊音,有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语言描述不够直观、学生训练机会较少、师生不能同步进行等[2]。采用电子听诊器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成绩,缩短床旁示教时间[3],但是声音信号的真实性还有待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部门会购置心肺听诊相关教具,如电脑模拟人系统,学生可用电磁听诊器进行听诊[4],提高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积极性。而且电脑模拟人系统还可提供阳性特征,此体征在临床中不常见到,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6],但是电脑模拟人系统的心肺听诊部份声音信号有失真现象[7],且功能有限,价格昂贵,故难以广泛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使用单片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MP3、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字存储卡)和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了一种模拟听诊系统。在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8],使用本系统,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听诊的过程,还可反复训练,从而掌握听诊这项技能。
基于RFID的模拟听诊系统是在橡胶模拟人身体的听诊区部分(如肺动脉瓣听诊区)安装不同编号的芯片,在听诊系统的传导部分装入MP3模块和单片机,在听诊系统的拾音部分装入RFID传感器,在听诊系统的听音部分装入音频信号,通过程序来控制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使用此系统听诊时,当系统的拾音部分靠近模拟人身体的听诊区时,在听音部分可以听到相应的音频信号,使用者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刚才的听诊过程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完成治疗过程。
1 系统设计
基于RFID的模拟听诊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主机单元、感知单元、应用单元和扩展单元。其中主机单元为51单片机,感知单元为RFID模块,应用单元包括MP3模块,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字存储卡)和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扩展单元为电源模块。
系统中的51单片机模块采用+5v电源供电,使用异步串行通讯模式,通过TXD脚向RFID模块发送消息,通过RXD引脚接收来自RFID模块的信息,通过通用输入输出端口(I/0端口)的电平值的变化来改变与MP3模块相连的直接触发端口的电平值。
RFID模块采用+5v电源供电,通过TXD引脚和RXD引脚和单片机进行通信,设定为自动寻卡,读卡范围在6cm左右,当卡片接近到天线区,SIGN引脚会呈现低电平。
MP3模块采用+5v电源供电,喇叭参数为0-2瓦4-8欧(音量可调),支持最大内存为16G。此模块的A1-A9这9根排针是9个直接触发端口。模块有单键触发和编码触发两种触发模式,在单键触发模式下,9个端口同时对应9个音频新号,先放入SD卡的为第一个,接下来放入的是第二个,以此类推。模块触发方式为,只要向触发端口提供1个低电平,即播放该端口对应的音频新号,例如A1口,如果向A1口输入1个低电平,则MP3立刻播放第一个放入的音频新号。在编码触发模式可触发31个音频新号。具体触发方式为:在给模块上电之前,先把A10接地,这样在上电后就切换为编码模式。其中A1-A5为编码端口,为二进制编码方式,A1为第一位。例如当A1A2A3A4A5对应电平为01111时,播放第一个音频新号。本系统中采用单键触发模式。
主机单元的51单片机是通过感知单元RFID模块来判断IC卡的接近情况。若有IC卡接近,RFID模块SIGN引脚的电平值会发生变化,然后RFID模块读取IC卡的编号,并通过TXD引脚向单片机发送消息,通过RXD引脚将接收单片机发来的信息。单片机收到RFID模块发送的消息后,改变I/0端口的电平值,由于I/0端口与MP3模块相连,则MP3模块接收到单片机传递的数据,按照MP3模块之前设定的触发方式,播放安装在MP3模块中的SD卡指定的音频信号。各模块的通信及数据传输由软件程序完成。
2 系统实施
基于RFID的模拟听诊系统,单片机、RFID模块和MP3模块连接如图1所示。
单片机首先进行初始化,设置波特率、通信模式等参数,开启总中断,并将与MP3模块相连的各引脚设为高电平。然后通过监测与RFID模块相连的P0.0引脚的值,来感知是否有卡接近,若无卡接近,继续监测,若有卡接近,则SIGN引脚出现低电平,告知单片机IC卡的存在,并将IC卡的内容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判断此IC卡的编号,并通过I/0端口给MP3模块的对应触发端口提供一个低电平,MP3模块根据单片机提供的电平信号和设定好的触发方式,判断需要播放音频的编号,并播放SD卡中的指定编号的音频。
系统测试:我们在MP3模块的SD卡中存入若干个心音和心脏杂音的信号,如第一个是正常心音,第二个是窦性心律不齐。然后准备两张IC卡,第一张编号为1,对应正常心音信号,第二张编号为2,对应窦性心律不齐信号。接下来开始系统测试,拿第一张卡接近RFID模块,则在听音部分能听到正常心音。IC卡移出RFID的读卡范围后,声音信号消失。用第二张卡接近RFID模块时,在听音部分能听到窦性心律不齐的信号。IC卡移走,声音信号消失。此时证明系统基本功能实现。
3 结语
基于RFID的模拟听诊系统能够模拟基本的心肺听诊过程,实施起来简单直接,可应用于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语言描述不直观、学生训练机会少等问题,还解决了通用教具使用的局限性问题,将临床听诊技术教学模式,向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转变。此系统应用于教学时,既可用于平时实验课程教学,方便学生直观体验听诊过程,也可用于阶段测试,判断学生能否根据所学得出正确结论。系统成本较低,可减少教学部门采购支出,也可让学生反复训练,通过重复性操作加深理解,从而掌握听诊这项技能。
本系统只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实验结合的一个小想法,目前还不成熟,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还会继续完善,后续会考虑缩小RFID和IC卡体积,扩充心音和杂音信号种类,提高信号的真实性,解决不同部位信号不同等问题。希望能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抛砖引玉,助力医学科技创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鹏.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心脏听诊的教学[C].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2014.
[2] 王贵松,高炜.心脏听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57-759.
[3] 马艳良,高占成,谭星宇,等.电子听诊器在肺部听诊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2(2):258-260.
[4] 孟祥顺.微型机控制的心肺听诊模拟仪[J].信息技术,2011(3):162-164.
[5] 张雅丽,李卫萍.电脑模拟人在心肺听诊教学中作用的探索与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8):234-235.
[6] 古赛,冯梅,王丕龙.采用电脑模拟人以促进诊断学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9,(6):703-705.
[7] 余国龙,杨天伦,张冬梅,等.心肺、腹电脑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92-96.
[8] 赵佳,昝程,许士奇,等.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模拟听诊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