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

2020-08-21 09:47:52吉田健,熊英姿
上海质量 2020年7期
关键词:莱斯精益浪费

编者按

精益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强大的提升生产力的方法。今天的精益是两个不同但听起来相同的管理概念——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的混合体。本文介绍了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这两个概念的缘起、内涵、关联和关键要素,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精益方法。本文原载于2020年1月的《质量文摘》,作者吉田健(Takeshi Yoshida)作为 Lifecycle Pte公司的首席教练和创始人,擅长行为指导、流程辅导(设计思维、精益创业)和组织开发。

“精益”是一个使用方便的术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定义来使用它。可能是因为听起来更酷的原因,人们经常用“精益”代替“效率”。

精益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强大的提升生产力的方法(这可能要归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化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然而在摒除炒作因素之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精益到底是什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知道或不使用被证明有效的工具将成为一个极大的劣势。

人们应该学习和实践精益。但是有一个问题:今天的精益是两种不同但听起来相似的管理理念——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的混合体。精益创业是近十年来形成的,它的灵感来自于精益生产,因此与精益生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精益创业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和受众。精益生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复苏,这个过程得到了一些美国工业工程师的帮助。下面让我们来澄清这几个概念。

精益生产

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丰田家族丰田英二的支持下,车间工程师大野耐一不断晋升,建立了后来的丰田生产体系(TPS),后来又被称为精益生产。

与此同时,大约在1950年,在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联盟的要求下,美国两名工业工程的特立独行者爱德华兹·戴明和约瑟夫·朱兰乘飞机来到日本。在美国,他们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主流的关注,到那时精益生产的概念才出现。但在日本,这个理念很快就被接受了。戴明和朱兰的教导虽然有重叠,但在方法上有所不同,戴明的方法更多的是统计方法,而朱兰更侧重于管理。

大野耐一肯定是丰田生产体系背后的功臣,但不仅仅是他,那些现场(如工厂车间)的工程师们都如饥似渴地吸收并应用了许多新理念和新发现。他们带来了从战前的大规模生产到战后精益生产的根本性转变。自下而上的精益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了。

定义和关键要素

维基百科关于精益生产的总结比较精确:“精益生产是在不牺牲生产力的前提下,在制造系统中使浪费(muda)最小化的系统方法。精益还考虑了由于超负荷(muri)和工作量不均衡(mura)而产生的浪费。从消费产品或服务的客户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户愿意为之付费的任何行为或过程。”

虽然像零库存管理(JIT)这样的实践是专门针对制造业的,但是许多精益生产的概念也适用于其他行业。以下是主要的几点。

(1)看板管理

看板(Kanban)引入了一种实践,可以让团队的工作进展在车间公开可见。在后来的精益创业和敏捷方法论中,看板被采用为核心概念。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即使在scrum和sprint开发程序还没有到位之前,只要运行看板实践,生产力就会有明显提高。持久的、可视化的、信息共享的概念非常简单,但非常强大。

(2)浪费、超负荷和不均衡

消除浪费是精益的核心。生产不能立即销售的产品,是一种明显的浪费。另外,不必要的流程、停工时间、闲置的库存,甚至生产质量过高的产品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在精益中,仅仅制造一个好产品是不够的,必须以不浪费的方式生产。

超负荷更容易在过程中产生,它带来了“松弛”的概念。与人们的直觉相反,松弛对精益有利。当我们想到“松弛”时,通常会觉得这也是一种浪费,因此希望进行“优化”——减少松弛,尽量使流程彼此接近——这是超负荷的首要原因,会导致瓶颈产生。流程需要有弹性,而松弛就是弹性。因此,流程优化就是构建和动态调整多少松弛时间(当然,过多的松弛确实在浪费)。关于这个问题上,埃利亚胡·戈德拉特的《目标》进行了很棒的讨论。

最后是不均衡。精益对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诸如六西格玛等其他质量管理方法。比如,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缺陷,还包括消除流程中的不均衡(如速度和数量)。均衡化(Heijunka)意思是“使生产保持均衡”,因此,它是消除超负荷和不均衡的一个组合概念。

(3)现地现物

现地现物(Genchi-genbutsu)的意思是,当事故或故障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去看现场,也就是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地方。说起来简单,但在大型组织中,即使是日本的公司,总部经理有时也不能正确处理他们的优先事项。

(4)现场

现场(G e m b a)和现地(Genchi,即事件发生的地方)的意思是一样的。在精益生产的术语中,现场被用来教导尊重生产线经理和一线工人的重要性。他们最熟悉制造过程,最有可能提出持续改善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可以跃迁到创新。

(5)改善

改善(Kaizen)中,字符“kai”的意思是“修改”,“zen”的意思是“更好”。改善这个词和改良(kairyo)有一个微妙的区别。改善的含义是更小的、增量的改进,更多地关注于行为的改进(如做事的更好方式)。改良中的“ryo”虽然也意味着“更好”,但更多关注于功能上的改进(如产品或制造设备)。改善鼓励每天进行小的改进,因此等同于持续改进。

(6)革新

革新(Kakushin)在日语中的意思是革命性的新,是创新的有力表达词汇。另外,革新在日本的组织中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口号,他们的一致性文化使员工在改善方面做得很好,但几乎没有给爱因斯坦式的疯狂想法留下生存的空间。

精益创业

起源

提到这个概念,就必须去看埃里克·莱斯的著作《精益创业》。精益的这个分支起源于200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讲师史蒂夫·布兰克给莱斯上过课,并投资了他的创业公司。因为那次创业经历,精益创业诞生了。布兰克是2005年出版的《顿悟的四个步骤》的作者,毫无疑问,这本书是莱斯后来那本书的灵感起源。

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的区别

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实际上是两码事,它们的目标、解决方案、用户和模式都有根本上的不同。精益生产是关于“如何更好地建造”,而精益创业是关于“建造什么”。前者更多的是针对已有的大规模生产企业,而后者则是针对在未经检验的市场中开发新产品的初创企业(见表1)。

表1 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的区别

定义和关键要素

莱斯将初创公司定义为“在极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组织”。他是在船到桥头之时提出了精益创业:莱斯在网络泡沫破灭后开始运营他的初创公司,当时市场资金紧缺,但互联网已经站稳了脚跟,机遇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找到适合市场的产品,且以快速和成本低廉的方式找到它,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

精益创业是“尝试和失败”这句古老格言的现代更新版。精髓在于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概念。在传统的产品开发周期中,产品发布是最终状态和目标,因此“哎呀,让我再试一次”并不存在。如果产品没有成功,它要么被抛弃,要么开始一个新的产品开发周期。这种传统的模式是耗时的,一旦失败,代价昂贵。精益创业是革命性的,因为它让失败变得便宜、迅速,而且最重要的是,变得更受欢迎。

(1)建造-衡量-学习

莱斯强调“学习是创业的基本要素”。首先,要有一些假设。“我有一个很棒的产品创意”是一个假设,它需要被验证。检验假设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实验。一个简单版本的真实产品代表了实验需要的假设,因此,就构建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

使用最小可行性产品进行测试,并对结果和其他发现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你知道假设是否有效,是部分有效还是无效,莱斯称之为“有效学习”。这整个周期,即从假设到验证学习,在精益创业中被称为“建造-衡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

在实验中进行的有效学习不应该只是回答“应该建造这个产品吗”这一问题,还要回答“我们能围绕这些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业务吗”。莱斯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检验“我有一个很棒的产品创意”这个假设。

·价值假设:这个产品会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吗?

·增长假设:新客户将如何发现该产品?

(2)调整、坚持或转移

在第一次最小可行性产品尝试中,“伟大的产品理念”不太可能同时通过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因此,接下来是“建造-衡量-学习”的迭代。调整,再试一次;坚持,再试一次。如果还是不行,要有勇气结束。与此同时,如果有更好的主意出现,就转移注意力。

再强调一次,重要的不仅仅是证明你的产品的价值,而且要找到一种方法围绕它建立业务。产品包装、标签、用户说明和社区支持等产品之外的项目也是重要的产品属性,这些都是需要实验和验证的东西。

精益:混合

精益作为一个单一的术语,是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以及两者之间关联事物的混合体,所以没有关于精益的正式定义。甚至维基百科网站也没有专门对精益的描述,它的页面只有一个精益各个分支的列表。

然而,通过观察,我认为人们通常将精益与以下三个核心理念联系在一起。

·减少浪费: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活动,消除任何对价值没有贡献的东西;

·迭代:“建造-衡量-学习”和持续改进;

·本地活动:现地、现场,并可以通过本地实验来确定产品策略。

对于那些已经学习并内化了精益生产和精益创业的主要工具和流程的精益专业人士来说,他们将哪种精益流程应用到项目中并不重要。精益生产并不是大型工厂的专利,正处于规模化阶段的创业公司也可以使用精益生产。同样,拥有大型制造商的产品开发部门也没有理由不使用精益创业。关键是内容,而不是标签。即使在精益和敏捷之间,界限也很模糊。只要利用你的优势就行了。

在我看来,精益英文单词中首字母“L”代表学习。与精益相关的核心关键词也应是“学习”。“精益的每一项活动,无论是精益生产还是精益创业,都需要探究和学习,而这正是学习型组织的意义所在。”与精益极其相似的敏捷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我大力提倡精益和敏捷的原因。

猜你喜欢
莱斯精益浪费
莱斯安全阀门(天津)有限公司.
流程工业(2022年11期)2022-11-30 06:51:12
不浪费
东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4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 06:04:56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34
莱斯·布朗的故事将改变你的生活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浪费等于扔钱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9
创业从精益开始
兼收并蓄 借鉴创新——美国莱斯大学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