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赵望进(山西省文联原副主席、山西省书协原主席)
一
1960年,我考入山西大学。那时姚奠中先生是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为我们教授古典文学,他的课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因为他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而且有漂亮的板书。在讲唐诗宋词时,他总是先把要讲的用粉笔竖写在黑板上,苍劲的行书,得当的布局,黑底白字,非常美观。尔后,边讲边用粉笔或点或圈,以此标明诗意、警句和韵律,引人入胜。同学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欣赏了书法,并通过欣赏书法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
当时,我是班长,酷爱书法,常常在他家里看他写字,向他请教。一次他给“山大粮店”写牌子,我给他压纸研墨。他从笔筒中随手抽出一支大楷笔,用牙轻轻咬开笔尖,在水里泡开,又调了淡墨,他说:“写牌子要用轮廓,能看清楚就行了,不需要浓墨书写。要不,写四个字得磨半天墨。”由于那时正值极度困难时期,纸张十分紧缺,索性就写在发灰的有光纸上。虽然每个字只有碗口大,但十分清晰、稳重。几天后,用红油漆将“山大粮店”四个字描在白油漆刷过的木匾上。牌匾虽然不大,但字很有分量。
二
1961年国庆节,我与几位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策划了“山西大学首届书画展”,地址在教工俱乐部。当时参展的有著名书画家、学校教师赵延绪、杨秀珍、宋光祥等。
姚先生很支持这次活动,把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也拿出来参展。为了使展览主题突出,避免平铺直叙,我们提议把十几张有光纸粘接到电影屏幕那么大,请姚先生写一首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这首词是关于国庆的,内容很适合。
我们把姚先生请到展览现场,把纸铺好,只见姚先生拿着一支斗笔,站在纸前端详,微微点头,计算了一下字数和行数,将斗笔在墨汁盆里反复蘸着,默不作声。片刻,他说:“开始吧。”边说边脱掉鞋子,立于纸上,弯腰疾书,每字一尺见方,飞流直下,42个字一气呵成,章法布局得当,字意、笔意表现得恰到好处,大气磅礴。围观的同学和老师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姚先生席地书写毛泽东词的消息不胫而走,老师同学纷纷来参观,教育厅和文教部的领导也来到现场观赏。
1996年,全国书法家在壶口举行笔会,以白色“的确良”布作“纸”的30米长卷铺于岸东的石板上,姚先生开笔,写下了“河山壮丽”四个大字。
我认识先生五十多年来,他仅仅这么写过两次。
三
在高中和大学一年级时,我常常写“仿毛体”,临摹得很像。同学和老师都夸奖我写得好,然而姚奠中先生却不这样看。1962年重阳节,迎泽公园举办菊花展览,同时在藏经楼里也有书家云集,以书以文会友。我和几位同学本来是去看热闹的,却被他们把我拉了进去冒充“写手”。我紧张极了,发抖的手拿起笔来写下“江山如此多娇”六个仿毛体字。山大艺术系的一位老教师听说是山大学生写的,专门找到我,并对我赞赏有加。可是,姚先生却把我叫到家里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你写得再像,最多是个‘仿毛体’,你自己的东西呢?学习书法临摹是必要的,是基本功,但只摹一种不行,再好也不能成为家,必须取法乎上,转益多师。”从此以后,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始深入学习隶书,经刘永德先生介绍在省博物馆买了《石门颂》和《曹全碑》。我从这两通碑开始,广泛读临汉隶,旁及清隶。在学习汉隶和清隶的基础上,想写出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在习隶的过程中摇来摆去,一个阶段一个特点,有时过于柔,有时过于死。
在1988年搞第一次展览时,姚先生同姚青苗、罗元贞教授前去观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功力还不够。”2000年在晋祠展览时,先生偕师母专程前往。他看了我的隶书十六条屏《长恨歌》后,指出有的字不规范,我说:“邓石如就这样写。”他说:“邓石如常写错字,不要认为是名家的就都正确。”后来,他用四百字的稿纸写了一遍《长恨歌》给我,成为我学习的范本。
姚先生是既重视传统,又敢于突破传统、不为名人所束缚的探索者。他常常鼓励我们要“追慕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成一家”。姚先生对我的教诲太多太多,是我人生成长的引路人。
姚奠中 篆书《中庸·第十四章》节录